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082606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9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七 单元计划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教学目标: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2. 深入阅读,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少年周恩来的志向,并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2、。 3.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特别是在写作和修改作文方面的收获。4. 通过读好乌塔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特点。5. 教师还应根据文后的提示,讨论从课文中发现的书信的格式、写法。教学重点: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2. 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已见。 教学难点:1. 要通过反复朗读,抓关键词语揣摩其含义。 2. 教学后,可以让学生谈谈课文哪些部分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畅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单元课时安排: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课时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课时27 乌塔 1课时28 尺有

3、所短寸有所长 1课时语文园地七 3课时合计: 10课时课 时 计 划教学内容或课题: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教具与学具:生字卡片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一

4、)初步谈话,理解课题。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回头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一)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二)观看录像,感受情景。看有关周总理小时候的录像资料,特别是讲他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的情景。(三)检查预习,反馈交流。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范、巡”是前鼻韵。“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3反馈交流,词

5、语方面重点检查“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铿锵有力、诸生“等词语的意思。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5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五)课堂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识字教学不能放松。在读通、熟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周恩来之伟大。让学生入情

6、入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布置作业:1.预习作业:熟读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抓住故事进行描述的。2.课后作业:写生字;朗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板书设计: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后反思:课 时 计 划教学内容或课题: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

7、习的收获。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点拨教学和朗读教学教具与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一)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的第一部分。思考: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尤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尊重学生自身的体会,不要强求学生所有的体会都一样。教师相机的作出指导。如:从“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体会到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

8、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体会到周恩来是一个善于观察周边的事情。全班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自由读第二部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学生读完课文后,想象当时的情景,四人小组演习当时情景。给学生提供当时的情景: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警察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学生演完后,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这样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贫穷落后,受到列强的欺凌。深刻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为中华

9、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学生想一想当时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沉思什么呢?写一写当时他沉思什么?全班交流写的内容。读这部分,你从周恩来小时候身上体会到了什么?(四)课外延伸。阅读关于写周恩来总理故事的书,从而进一步了解伟人。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本等形式,展示学习的收获。从朗读中感悟周恩来的态度。场景再现,提供便利条件让学生更深层次了解当时“中华不振”的局面。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总结学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创设由内化到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布置作业:1.预

10、习作业:了解课文内容。 2.课后作业: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反思:课 时 计 划教学内容或课题: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点

11、拨教学和朗读教学教具与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一、拓展阅读,理解诗句1.教师出示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手迹的图片。2.学生自由读“阅读链接”中的短文。3.教师提供“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注释,请学生试着说说诗意。4.联系课文内容谈谈阅读后的感受。二、自主习作,小组交流1.自拟题目,把自己阅读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材料想到的写下来。2.把自己写的内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三、布置综合性学习1.我们已经了解总理小时候的故事,让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更多人成长的故事吧。2.分小组,说说你想了解那些人成长的故事,你打算用什么渠道去了解。说说你想用什么方式来展示你了解的故事。从朗读中感悟英雄的气魄。场景

12、再现,提供便利条件让学生更深层次了解总理的成长故事。布置作业:1.预习作业:读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了解课文内容。 2.课后作业: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反思:课 时 计 划教学内容或课题: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幅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学习结合上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记叙事情的思路,学习简单的记叙、描写、议论的方法。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从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事件中受到启发,培养一丝不苟地认真修

13、改自己习惯。感受和理解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诚宽厚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1.掌握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2.学习叶老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真诚的待人态度。教学难点:理解夹叙夹议的表述方法。教学方法:引导探究,自读自悟,讨论解疑 教具与学具: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一、谈话导入1.师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2.两位作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通过读课文来了解。3.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4.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试读课文,自学生宇新词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正音巩固生字、新

14、词,引导学生结合积累,运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 推荐 眼帘 删掉 规范 燥热 融洽 黄昏 客厅 余晖 蕴含 摇曳 莫名其妙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读词语和生字卡片。4.重点指导书写:篇、翻、糊,几部分要写紧凑(课件演示)。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2.组织朗读比赛,要读得正确、流利。利用各种识字方法记忆各类生字词。布置作业:1.预习作业:读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画出课文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课后作业: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板书设计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叶圣陶) 修改文章 一丝不苟(改、断、删、增)作品 请我做客 平易近人人品给我印象堪称楷模课后反思:课 时 计 划教学内容或课题: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