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及细胞学特性观察.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077707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及细胞学特性观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及细胞学特性观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及细胞学特性观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及细胞学特性观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及细胞学特性观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及细胞学特性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及细胞学特性观察.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及细胞学特性观察 作者:赖宽 曾凡钦 魏菁 郭庆 何嘉辉 谭国珍 李伯有 【摘要】 【目的】 体外培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损部位角质形成细胞(KC),观察其细胞学特性。 【方法】 原代培养SLE皮损和正常皮肤的角质形成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特点,免疫荧光法进行角蛋白检测并计算细胞纯度;两步消化法纯化细胞;CCK-8(cell counting Kit-8)评价细胞的增殖情况,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生长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 使用K-SFM(serum-free keratinocyte medium)无血清培养基能成功体外培养

2、SLE皮损的角质形成细胞,呈铺路石样。结合人工纯化,能达到 95%的纯度;与正常对照相比,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较迟(7 d vs. 4 d),但进入后增长迅速,S期比例为: ( )% vs. ( )%(P 【关键词】 SLE; 角质形成细胞; CCK-8; 凋亡; 细胞周期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yt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keratinocytes (KC) from les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patients in vitro.

3、【Methods】 KC from lesions of SLE patients and healthy people (control group)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nd identified by detecting Pan cytokeratin with immunofluorescence. Features of the keratinocytes were analyzed with invert microscope. Two-step digestion when passaging was used to purify cell line.

4、 CCK-8 was used to assay growth kinetics of the keratinocytes and come up with a growing curve after continuous analysis for two weeks. Cell circle and apoptosis were observ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KC was cultured in vitro successfully. Concerning passage 2, over 95% of the cells from primary

5、 culture were positive for cytokeratin. Comparing with KC from healthy people, KC from SLE lesions needed more time (7 d vs. 4 d) to reach exponential growth phase (EGP), but grew faster in EGP. Both cell count at S phase and apoptosis rate of KC from SLE lesions elevated, when comparing with that o

6、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Keratinocytes from lesions of SLE patients are abnormal cytologically. It might be a vital cause of skin lesion of SLE, and a priming of SLE. 皮肤损害具有特征性而常见。据统计,55% 85% SLE患者出现皮肤损害1,这种损害出现得早2,往往在系统损害发生之前就出现,故为狼疮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SLE可出现多种皮损,主要为红斑,包括常见的碟形红斑、播散性红斑,肢端红斑等,发病机制尚未明朗

7、,相关研究少。对狼疮皮损发病机制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解析狼疮的发病机理,为狼疮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本课题组之前通过蛋白组研究发现3: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表达多种异常蛋白,推测与狼疮的发病相关。红斑狼疮皮肤损害究竟是继发症状还是始发、独立的致病因素,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本实验通过原代培养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的角质形成细胞,观察其细胞学特性,发现SLE患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存在异常,可能为狼疮皮疹发生的重要原因,也可能与狼疮的发病密切相关。 1 材料和方法 材 料 标 本 10例SLE皮损标本取自我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均为确诊SLE的女性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1982年诊断标准),且具

8、有皮肤损害(红斑),平均年龄(S = )岁,标本均取自背部,狼疮带试验(lupus band test,LBT)阳性;10例正常表皮标本取自我院门诊手术室,为接受手术治疗的脂肪瘤或粉瘤女性患者,平均年龄(S = )岁,标本也均取自背部,表皮健康。患者知情并同意。 主要设备 美国Shellab CO2培养箱;日本Nikon 荧光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仪(FACScan,BD Biosciences); Labsystems Dragon酶标仪(Wellscan MK 3)。 试 剂 Dispase(分散酶)、K-SFM(serum-free keratinocyte medium)购自美国GIBC

9、O公司;鼠抗人角蛋白一抗(mouse anti-Pan cytokeratin)及荧光二抗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CCK-8(cell counting kit-8)购自日本同仁公司;凋亡检测试剂盒购自奥地利Bender Medsystems公司。 方 法 角质形成细胞的原代培养 标本去除皮下组织后剪成8 mm 3 mm大小,稀释5倍的双抗PBS(含青霉素/链霉素,500 U/mL)浸泡1 h后,PBS清洗3次。加入 U/mL dispase中4 消化过夜。第2天剥离表皮置于 g/L胰蛋白酶 + g/L EDTA(1:1)中消化10 min,含100 mL/L FBS(fetal bovine s

10、erum,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终止消化,反复吹打后过筛,得角质形成细胞悬液,低速离心(1 000 g, 5 min),K-SFM重悬后,按1 105/mL浓度接种6孔板,置于37 、5% 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细胞传代及纯化 细胞培养至 70%融合时予传代,先用 g/L胰蛋白酶预消化6 min,在成纤维细胞、老化的角质形成细胞(贴壁能力差)被消化而浮起,具活力的角质形成细胞(贴壁能力强)收缩、变圆,但尚未浮起时,吸走消化液,以去除成纤维细胞及老化的角质形成细胞;然后再用 g/L胰蛋白酶 + g/L EDTA(1 1) 混合液消化3 min, 90% 角质形成细胞浮起时,含血清(FBS

11、 100 mL/L)完全DMEM培养基终止消化。经PBS洗涤后,K-SFM重悬,调整细胞悬液浓度,接种、传代。 角质形成细胞的鉴定及纯度计算 胰酶消化第一代原代细胞接种于48孔板,于指数生长期进行免疫荧光检测:40 g/L多聚甲醛溶液固定细胞后,10 mL/L的triton处理5 min,30 mL/L BSA(bovine serum albumin,牛血清白蛋白) 37 封闭半小时后加抗人角蛋白一抗(mouse anti-Pan cytokeratin),4 过夜,PBS洗3次,二抗孵育1 h,DAPI染色5 min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纯度评价:随机取5个互不重叠的高倍视野(200

12、 ),分别于绿色和蓝色荧光下,计算(胞浆)免疫荧光阳性细胞数和总的细胞数(细胞核数),并根据结果计算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例。 生长曲线 第二代角质形成细胞以5 103/孔接种于96 孔板,每孔加CCK-8 10 L,37 孵育3 h后,酶标仪检测D (450 nm)。每48 h检测一次,连续14 d于同一时间点进行观察,每组设4个复孔。 细胞周期及凋亡 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第二代指数生长期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首先按 104/cm2密度接种6孔板,培养至第7天时(70%融合)消化细胞,制备成浓度为1 106/mL单细胞悬液,70%冻乙醇 -20 过夜,第2天PI(碘化丙啶)染色后,

13、流式细胞仪进行DNA含量测定,细胞周期分析。凋亡检测则用binding buffer制成2 105/mL浓度细胞悬液,采用FITC标记的AnnexinV(钙磷脂结合蛋白)和PI双染后上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每组平衡实验3次。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以x s表示,使用SPSS 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 果 角质形成细胞的原代培养 原代培养约第24小时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角质形成细胞贴壁,同时可见少量蜘蛛状或树根状细胞(图1)。48 h小集落形成。集落逐渐增大,向外扩增、延伸,并互相融合,最终可连接成片,呈典型的“铺路石”状(图2)。达70%融合时,进行传代培养。传代后,细胞生长

14、加快。 角质形成细胞的鉴定和纯度计算 角质形成细胞胞浆显示亮绿色荧光(图 3)。荧光显微镜下计数并进行纯度计算,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和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 )% vs.( )%(t = -,P )。 生长曲线 对比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和正常对照组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曲线(图 4),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慢(7 d vs. 4 d),但进入指数增长期后,其增殖能力较正常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强,生长迅速(曲线斜率大)。 细胞周期及凋亡分析 与正常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相比,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 S 期细胞比例为:( )% vs. ( )% (t = ,P 3 讨 论 作为系统性红斑

15、狼疮最常见的损害之一,皮肤损害因出现早,且与病情密切相关4,在狼疮的诊断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皮损的状况可以直接反映狼疮的活动情况,为判断病情,也为疗效的观察提供了重要的临床线索。在狼疮皮损发病机制的研究方面,过去集中在免疫复合物的沉积5-6,及其继发的血管病变。本科室先前研究发现:皮损内沉积的DNA抗原与循环免疫复合物中的抗原并不完全相同7,提示皮肤组织的异常可能为引发红斑狼疮的独立因素,是狼疮引起皮肤损害,还是皮肤改变诱发了狼疮?值得深入研究。我们利用蛋白组技术对系统性狼疮皮损角质形成细胞的蛋白质进行全面分析发现3:与正常相比较,红斑狼疮患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中存在多种异常蛋白,提示红斑狼疮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存在异常,可能为狼疮皮损乃至狼疮发病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皮1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