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第一节第二框.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073045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课第一节第二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四课第一节第二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四课第一节第二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四课第一节第二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四课第一节第二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课第一节第二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课第一节第二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第一节第二框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的教学设计北京化工大学附中 张明杰 100029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掌握内外因辩证关系的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理解个人成中为什么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正确对待机遇,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的态度是什么。怎样正确分析外因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分析说明深化改革,坚持自力更生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方法论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方法论的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学会运用。思想觉悟目标:通过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方法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正确对待内外因,帮

2、助学生解决个人成长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主观努力与外部环境的问题,如何正确对待顺境逆境问题,机遇问题。教学重点在个人成长中要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教学难点在个人成中华总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媒体显示)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图导入新课:(媒体显示)“鲇鱼效应”“鲇鱼效应”:过去挪威人出海捕沙丁鱼,回到港口,往往死鱼满舱,而死鱼卖价大跌,一些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川舱里放几条鱼,由于鲇鱼生性好动,四处奔游,造成大量的沙丁鱼见到几个“异己分子”便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增强了机体的活力,因而死亡率降低,渔民的经

3、济收益就大大提高了,其后人们把这种利用鲇鱼增加沙丁鱼活动频率,延长其存活期的现象,称之为“鲶鱼效应”。“鲶鱼效应”蕴含的哲理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鲶鱼效应”中,鲶鱼是沙丁鱼因紧张而拼命游动,增强了为生存而竞争的潜在意识,激发了沙丁鱼体内的活力,延长了沙丁鱼的存活期。这一聪明之举正是重视外因,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灵活运用。所以,内外因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讲授新课:二、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板书)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个的故事:伤仲永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一)在个人成长过程中,

4、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板书)(媒体显示)视频东京审判梅汝骜争取中国法官座次(媒体显示)梅汝骜取得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梅汝骜顶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和对中国的歧视,站在祖国的立场上,坚持不懈,据理力争,最终获得胜利,为中国争取到了应有的座次。在这个艰苦的过程中,他自己的主观努力是至关重要的。那么,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个人的成长中,首先:l、要重视内因的作用(板书)(媒体显示)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媒体显示)成语动画孟母三迁孟子的父亲早逝,母亲带着年幼的孟子守丧在坟地,孟子却学出丧人的口嚎声,无奈之下,

5、孟子的母亲就把家搬到集市,孟子又学到摊贩的叫卖声。孟子的母亲觉得这样不好,就搬到一所学堂旁边。孟子听到读书声,就跟着读书。此则成语反映了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发言在个人的成长中,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2、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媒体显示)漫画:“机遇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名言:“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法国生物学家 巴斯德想一想:以上材料说明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生活中也确实有这样一些强者,他们把握住了某一稍纵即逝的机会,或者说是“机遇”,从而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试想,弗莱明如果不是一个细菌学专家或他对葡萄球菌没有经历数年的研究,或者他粗心大意把发了霉的培养液随手倒掉了,那他还能成为青霉素

6、的伟大发现者吗?因此,能否把握机遇,往往成为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但是,机遇毕竟只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它在事物发展中不起支配和主导作用。主观努力才是内因,只有通过长期的主观努力,才能培养和具备善于捕捉和利用机遇的能力。机遇的出现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讲都是非常公正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把握住。漫画中的人物,不做主观努力,不抓住机会。即使机会来了,他也抓不住。正如巴斯德所说“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因此,机遇只是外因,主观努力才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把握住一切机会,以取得学习和事业的成功。所以,(1)正确看待机遇,善于捕捉和把握(板书)人生道路上

7、,顺利的境遇能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逆境会给个人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能不能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都归结为顺境和逆境的作用、影响呢?(媒体显示)辩论:梅花香自苦寒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顺境、逆境都是外因。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都归结为顺境和逆境的作用,是不正确的。逆境虽然会给个人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但只要充分发挥内因的积极作用,与逆境抗争,变不利为有利,有利于个人的成长。顺境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但如果不发挥内因的主动作用去充分利用它,它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相比之下,顺境下,仍然能发愤图强的,尤为可贵。所以,不是逆

8、境还是顺境会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一内因,正确对待顺境还是逆境这些外因。所以,(2)正确对待自己所处的现实条件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须和外因结合起来。(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板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我国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得了成就。材料中的内因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必须首先充分重视内因。这个内因就是始终把立足点放在我们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依靠我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

9、领导下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度过难关的,所以如果我们自己不努力奋斗,再好的机遇,再有利的国际环境也是会白白错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也就只能成为一种美好愿望。1、深化改革,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板书)(图片)中美签署入世协议议一议:为什么中国经过十三年的艰苦谈判,都希望加入WTO?是不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发展问题就解决了?(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主要靠我国人民自己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这是决定四化大业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但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可能孤立于世

10、界之外。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世界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世界。我们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利用国外的资金、资源、人才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的目的是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当然,在实行对外开放中还要抵制资本主义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有害的东西的侵蚀。2、扩大对外开放(板书)自力更生与实行对外开放辩证统一关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自力更生是发展经济的立足点,是实

11、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其次,应该清醒地看到,“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有那么一些人还是老殖民主义者的头脑,他们企图卡住我们穷国的脖子,不愿意我们穷国得到发展。所以,我们一方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另一方面,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3、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板书)本课小结:学生做归纳,老师总结。(媒体展示)板书设计:二、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一)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1、要重视内因的作用2、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1)正确看待机遇,善于捕捉和把握(2)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1)深化改革,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2)扩大对外开放3)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2007-01-04 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