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截面法砼工程加固技术相关规定.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06604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大截面法砼工程加固技术相关规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加大截面法砼工程加固技术相关规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加大截面法砼工程加固技术相关规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加大截面法砼工程加固技术相关规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加大截面法砼工程加固技术相关规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大截面法砼工程加固技术相关规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大截面法砼工程加固技术相关规定.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规定1 本方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和受压构件的加固。2 采用本方法时,按现场检测结果确定的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10。3 加固设计时,应核算原构件的应力水平k:k =S k / R k式中:S k原构件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R k原构件抗力的标准值。若按上式算得的k值超出表1.3的限值,应在加荷前进行卸荷。表3 原构件应力水平限值应力种类应力水平k的限值轴心受压、小偏心受压、斜截面受剪0.80大偏心受压0.904 当被加固构件界面处理及其施工质量符合本规范要求时,可按整体截面计算。5 采用增大截面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其承载力的计算,除应符合现行设计规范GB50010的基本假定外

2、,尚应符合本章节的补充规定和要求。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1 采用增大截面加固受弯构件时,应根据原结构构造和受力的实际情况,选用在受压区或受拉区增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外加层的加固方式。2 当仅在受压区加固受弯构件时,其承载力、抗裂度、钢筋应力、裂缝宽度及挠度的计算和验算,可按现行设计规范GB 50010关于叠合层即可满足承载力的要求时,也应按构造要求配置受压钢筋和分布钢筋。3 当在受拉区加固矩形截面受用弯构件时,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2.3 受弯构件加固计算图形式中:M弯矩设计值(包括加固前的初始弯矩);钢筋强度利用系数;取 =0.9;新增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新增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

3、构件加固后和加固前的截面有效高度;x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简称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原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原受拉钢筋和原受压钢筋的截面面积;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受压区边缘的距离;按受压区混凝土矩形力图的应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确定的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 =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0.9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b矩形截面宽度;构件增大截面加固后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系数,按本规范第2.4条的规定计算。4 受弯构件增大截面加固后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系数 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式中:1计算系数,当混凝土

4、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1值取为0.8;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1值取为0.7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取cu =0.0033;新增钢筋位置处,按平截面假设确定的初始应变值;加固前受弯构件验算截面上原作用的弯矩标准值;加固前,在初始弯矩Mok作用下原受拉钢筋的应变值。当增主筋与原主筋的连接采用短钢筋焊接时,可取ho1=ho;此时: 5 当按公式(2.3-1)及(2.3-2)算得的加固后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与加固前原截面有效高度ho1之比x/ho1大于原截面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系数 时,应考虑原纵向受拉钢筋应力 so尚达不到 的情况。为此,应将上述两公式中的 改为 so ,并重

5、新进行验算。验算时,so值按下式确定: 若算得的so ,则应按此验算结果确定加固钢筋用量;若算得的结果so 则表示原结果无需变动。6 对翼缘位于受压区的T形截面受弯构件,其受拉区增设现浇配筋混凝土层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3条至第5条的计算原则和现行设计规定GB50010关于T形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规定进行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计算1 受弯构件加固后的斜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当hw/b4时V0.25 (3.1-1)当hw/b6时V0.20 (3.1-2)当4hw/b6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式中:V构件加固剪力设计值;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按现行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值采用;b矩形截面的

6、宽度或T形、I形的腹板宽度;hw截面的腹板高度;对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对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起翼缘高度;对I形截面,取腹板净高。2 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受弯构件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受拉区增设配筋混凝土层,并采用U形箍与原箍筋逐个焊接时:2 当增设钢筋混凝土三面围套,并采用加锚式或胶锚式箍筋时:式中: c新增混凝土强度利用系数,取 值=0.7;新、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三面围套新增混凝土截面面积;s新增箍筋强度利用系数,取 值=0.9;新箍筋和原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同一截面内新箍筋各肢截面面积之和及原箍筋各肢截面面积之和; S或So新增箍筋或原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

7、的间距。受压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1 采用增大截面加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图4.1)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式中:N构件加固后的轴向压力设计值;构件稳定系数,根据加固后的截面尺寸,按表4.1的规定值采用;Aco和Ac构件加固前混凝土截面面积和加固后新增部分混凝土截面面积;新增纵向钢筋和原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新增纵向受压钢筋的截面面积;综合考虑新增混凝土和钢筋强度利用程度的修正系数,取 值为0.8。图4.1 轴心受压构件增大截面加固表4.1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 81012141618202224262830=78.510.5121415.517192122.5

8、2426=283542485562697683909704值 1.00.950.870.860.790.750.700.650.600.600.560.52注:表中为构件计算长度;b为矩形截面短边尺寸;d为圆形截面直径;i为截面最小廽转半径。2采用增大截面加固钢筋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时,其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系数应按加固前的控制值采用;2 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系数,按本规范第2.3条的规定取值;新增混凝土和原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平均值;原构件受压钢筋应力;so原构件受压钢筋应力;s受拉边或受压较小边的新增纵向钢筋应力;当

9、算得 ;分别为原构件受拉和受压钢筋截面面积;e偏心距,为轴向压力设计值N的作用点至新增受拉钢筋合力点的距离;原构件受拉钢筋合力点到加固后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 原构件受压钢筋合力点到加固后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o新增钢筋合力点到加固后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3 偏心距e应按现行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进行计算,但其增大系数 尚应乘以下列修正系数 :(1)对围套或其他对称形式的加固:(2)对非对称形式的加固:构造规定1新增混凝土层的最小厚度,对板不应小于40mm;对梁、柱,采用人工浇筑时,不应小于50mm,采用喷射混凝土施工时,不应小于50mm。2 加固用的钢筋,应采用热轧钢筋。板的受力钢筋直径不

10、应小于6mm;梁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柱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加锚式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U形箍直径应与原箍筋直径相同,分布筋直径应取6mm。3 新增受力钢筋与原受力钢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0mm,并应采用短筋或箍筋与原钢筋焊接;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31当新增受力钢筋与原受力钢筋采用短筋焊接时,短筋的直径不应小于20mm,长度不应小于5d,各短筋的中距不应大于500mm(图5.3,a)。32 当用单侧或双侧加固时,应设置U型箍筋(图5.3,b)。U型箍筋应焊在原有箍筋上,单面焊缝长度为10d,双面焊接为5d(d为U型箍筋直径)。注:当受构造条件限制必需采用植筋方式埋设U

11、型箍(图5.3,c)时,应采用锚固专用的结构胶种植;不得采用自行配制的环氧树脂浆或其他水泥砂浆。33 当用混凝土围套进行加固时,应设置加锚式箍筋(图5.3,d或e)。图5.3 增大截面配置新增箍筋的连接构造4 梁的新增纵向受力钢筋,其两端应可靠锚固;柱的新增纵向受力钢筋的下端应伸入基础并应满足锚固要求;上端应穿过楼板与上层柱脚连接或在屋面板处封顶锚固。材料选用1、外包混凝土建议采用GMA无收缩自流密实细骨料混凝土,可达到高强度、免振捣、无收缩、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好的效果。骨料最大粒径根据施工具体条件而定,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可从固特邦公司获得技术支持。2、新老混凝土的界面处理可参见N-J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及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的有关内容。3、植筋技术参见JN-Z植筋锚固胶及后锚固技术有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