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概说.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06413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艺术概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影艺术概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影艺术概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影艺术概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影艺术概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影艺术概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艺术概说.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于生活在二十世纪末的人来说,电影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每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要看无数的影片:有时候是坐在电影院里欣赏,有时候是通过别的渠道观看。但不管怎样,只要我们愿意,基本可以不受什么约束的看到电影。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电影相比于上世纪初而言无论在画面、音质方面也都要逼真和精美很多。然而,人们对电影的认识并不相同。有的人把它把它看作神圣的艺术,有的人把它当作一种娱乐,更有的人把它当作一种商品,一种工业化的生产。那么,我们这门课程中如何理解电影的概念呢? 据电影艺术辞典的解释,电影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象(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

2、,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象(以及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这是从技术角度对电影作出的解释。然而,对于一个普通的电影观众来说,他所关心的恐怕更多的不是电影的技术,而是由这种技术所提供给他的电影作品。因此,技术之外的另一种界定方式就是必要的。同一本辞典还有“电影艺术”这一条目是这样解释的:“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这两个解释概括了电影两个方面的内涵。在这里,为使大家能更好的欣赏电影,我们更多的是从艺术这一角度来解释电影,把它看作一门艺术。 我们对电影的理解是:电影是由记录在胶片上(或磁带、光牒上)经过编辑剪接的一系列活

3、动的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画面来塑造形象、表达意念、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仔细分析这个定义,我们可以了解电影的特性。首先,电影是一门艺术。既是艺术,电影就应该塑造自己的艺术形象,电影塑造形象的方法是一个个活动的画面。当然,这些画面并非互不相关,它们是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他们的前后顺序是经过电影的制作者按照自己讲述故事或表达意念的需要精心安排的。它也象其他所有的艺术一样,能够塑造形象、表达意念,再现和反映生活。 “电影是唯一可以让我们知道它的诞生时间的艺术。”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厅里,两个姓卢米埃尔的年青人当众展示了他们发明的电影放映机,并

4、向大家放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短片火车到站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可以想象,当人们从眼前的银幕上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会走会动时,他们的惊异程度。卢米埃尔兄弟因此名声大噪。(如图:1-1:卢米埃尔的手提电影放映机 )从这一天起,电影,这门年青的艺术形式就正式宣告诞生了。 描述:1-1.jpg 1-1 从最初的纪录手段到成为一门全方位的反映生活的艺术,电影在百多年的进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这之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电影一直影响着世界电影的发展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电影,包括香港电影为世界电影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描述:分割线.gif一电影艺术的确立 电影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只是把它看作一种记录

5、现实的手段,卢米埃尔兄弟用它拍摄了一些纪录性的短片:工厂大门婴儿喝汤火车进站等。这些影片都是对生活场景的忠实纪录,没有作什么艺术加工。如工厂大门一片中,镜头对准工厂大门,真实再现了工厂下班的情景:先是男女工人或步行或骑车相继离开,接着工厂主乘汽车离开,最后看门人出来,将两扇大门关上。 卢米埃尔兄弟所拍的这些影片严格说起来还没有把电影当作一种艺术,它们只是对生活的简单实录。卢米埃尔本人也说:“我所选择的题材,可以证明我想做的只是在下生活。”可见卢氏所信奉的记实性原则。卢氏的这一做法险些将电影这门新兴的艺术形式断送在襁褓之中。因为电影最初中引起轰动是因为观众对能从银幕上看见活生生的人物活动感到好奇

6、,他们来看电影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当好奇心满足之后,他们便开始对电影感到厌倦,认为它也不过如此,没有什么新东西。于是观看电影的人渐渐少起来。 真正突破电影记实性局限,将其与戏剧艺术联系起来,从而为电影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的是法国的乔治梅里爱。 梅里爱是法国一家专演魔术和戏剧的剧院经理。当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机问世后,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久,他就自己买了一部电影放映机,并在自家的庄院里建造了一座电影摄制场。从1897年到1012年,梅里爱在这个摄影场工作了15年,用舞台排演的方式拍摄了400多部影片。 和卢米埃尔兄弟的拍片原则不同,梅里爱注重电影的假定性,将戏剧因素引入电影,用电影来讲述故事。

7、其作品有灰姑娘贵妇人的失踪月球旅行记(如图1-2:乔治梅里爱月球旅行记法国 1902)海底两万里等。他的这些影片吸收了戏剧艺术的长处,将故事情节引入电影,把戏剧艺术的剧本、演员、服装、道具、化装、场景、机关装置、景幕划分等都系统的用于电影摄制之中,首创用人工布景来摄制电影,克服了电影诞生时仅仅作为记录手段的局限,增强了电影的艺术品格,为电影最终成为一门艺术作出了贡献。他的这些尝试在某种意义上拯救了电影。使观众不仅重新回到电影院,而且开始将它作为一门艺术来欣赏。 电影,这门年轻的艺术,从此走上了崭新的发展道路。 描述:1-2.jpg乔治梅里爱月球旅行记法国 1902二 无声故事片发展时期 成为一

8、门真正的艺术以后,1908年1927年,电影进入无声故事片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电影处于全盛阶段。涌现出一大批闻名于世的电影艺术家。他们在艺术上不断探索,拍出了一批流传于世的电影名作,极大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之中,贡献最为突出的要算美国的格里菲斯、卓别林和前苏联的爱森斯坦。 (一)格里菲斯 大卫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著名导演。其代表作为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 格里菲斯对电影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把电影从戏剧中解放出来,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其标志是把组成电影的基本元素由场景变成镜头,由此便产生了镜头的剪接,也就是蒙太奇。 前面说过,梅里爱在拍摄电影时,所拍的都是舞台剧

9、,也就是将摄影机固定在舞台前的某个位置,由始至终将舞台上的表演摄录下来。这种电影,事实上是固定视点的戏剧表演,未能脱离戏剧的束缚。 格里菲斯是第一个自觉运用蒙太奇手法来拍摄电影的人。奠定他电影艺术大师地位的是摄于1915年的一个国家的诞生。 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一部奇特的影片。诚如美国电影理论家约翰劳逊所说:“从未有过一部影片会在技巧的革(蟹)命性和内容的反动性之间存在着这样触目的矛盾。”影片表现出严重的种族主义倾向,颠倒黑白的描写美国南方的白人受到黑人的迫害,奋起组织三K党的故事。但它在艺术上的地位却不容忽视。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镜头为基本组成单位的长故事影片。全片由一千多个镜头组成,在蒙太奇手法

10、的运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在运用交叉剪辑技巧的平行蒙太奇,在设置悬念、营造惊险刺激的紧张气氛上获得了戏剧难以企及的艺术表现力。如著名的“最后一分钟救援”便首次出现在这部影片的结尾。卡梅伦全家被一群黑人士兵围困在原野上一座孤零零的小木屋里,三K党人闻讯前往救援时,银幕上交替出现黑人士兵围攻木屋的画面,卡梅伦全家拼死抵抗、焦急万分的画面,以及三K党马队疾驰而来,前往救援的画面。三组画面的交替出现造成了紧张激烈、宏伟壮观的救援场面。它牢牢抓住了观众的情绪,使他们一方面为濒临险境的卡梅伦全家担忧,一方面又暗暗盼望援兵能及时出现。最后,当援兵终于在最危急的关头及时出现,被困者获救时,观众心理上也获得了

11、极大的满足。这种“最后一分钟救援”的手法,直到今天仍被电影艺术家广泛使用。除此而外,一个国家的诞生在镜头的运用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它创造性的运用推、拉、摇、移、跟多种拍摄手法,将远景、全景、近景、特写等镜头和谐地连接起来,既注意整体场面,又注意具体细节,整体与局部相互协调补充,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如影片结尾表现卡梅伦一家被围困的情景。先用远景展现一座孤零零的小木屋,然后推至中景,表现屋里人紧张窥视屋外的情状,最后推成室内物件的特写。这种叙事手法,后来也成为电影叙事的经典手法之一。 一个国家的诞生为格里菲斯带来了巨大的声誉。1916年,他又摄制了另一部不朽之作党同伐异。与一般影片不同,该片

12、独出心裁的将四个故事组和在一起。这四个故事是:“基督的受难”,讲耶酥被人出卖,钉在十字架上;“巴比伦的陷落”,讲述宗教排斥和战争使巴比伦最后沦陷。 “圣巴托罗米节大屠杀”, 讲法国皇帝查理九世时代,人们在宗教上不能容忍异教徒而引致的宗教大屠杀;现代故事“母与法”讲一个工人被诬告杀人并判处死形,临刑前得到昭雪,终免一死。格里菲斯想用这四个故事来说明:仁爱给人类带来幸福,排斥异己则必然导致灾难。人们应宽容、博爱,不要互相仇恨和残杀。值得注意的事,影片的这四个故事不是分别从头到尾出现,而是以平行剪辑的办法同时出现。而且,故事的节奏是逐渐加快的。最初,四个故事各有一个完整的段落依次展现在银幕上,且四个

13、故事在切换时都插有一个母亲摇摇篮的全景镜头。随着剧情的发展,每一段落的长度逐渐缩短,四个故事交替切换的速率开始加快,摇摇篮的镜头也被取消了。当最后的救援开始后,四个故事便以镜头为单进行切换,节奏越来越快,剧情也越来越紧张,到最关键时一个画面可能只有半秒便一闪而过。这种快切的平行蒙太奇给人一种强烈而独特的感受。格里菲斯这样谈到他的意图:“四个故事在开始时是四条分别从山上流下来的河流,它们分散地缓慢而平静地流着;随后他们逐渐接近,愈流愈快;到最后它们汇合成一股惊心动魄、情感奔腾的急流。”这种在时间、空间和情节线间的大幅跳跃突破了戏剧美学的“三一律”而充分运用了电影在转换时空上的自由性,代表了格里菲

14、斯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 描述:1-4.jpg大卫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美国 1915(二)卓别林与喜剧电影的兴盛 查理卓别林(1889-1977),著名的喜剧电影大师,188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贫困的演员家庭,1913年进入美国好莱坞,从此开始他的电影生涯。 卓别林一生总共拍摄了80多部影片,其代表性的影片有淘金记(1925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时代(1936年)、大独裁者(1940年)等,他的影片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这个流浪汉一生命运多蹇,总是处在失业和失恋的困境里。在马戏团里,他爱上了马戏团的舞蹈演员,但她后来却爱上了走钢

15、索的小伙子,把他忘得干干净净;在城市之光里,他爱上了瞎眼的卖花女,乔装成富翁拿钱给她治病,自己却被抓进了监狱。待他出狱后,卖花女的眼已治好,他却不敢与之相认。当卖花女认出眼前的流浪汉就是曾经给过她帮助的“富翁”时,他尴尬得无地自容;在摩登时代中,身为工人的他更是被资本家的残酷剥削逼得发了疯,被送进了疯人院。但这个流浪汉仍然非常善良诙谐,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对这一形象的塑造倾注了卓别林对下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2悲喜剧结合的风格。 描述:1-3.jpg3大胆的夸张手法。 (三)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蒙太奇的实践虽然始于美国,但格里菲斯并未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和总结,首先提出并对蒙太奇理论作了深入研究的是以谢尔盖爱森斯坦为代表的前苏联电影艺术家。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就是爱森斯坦运用其蒙太奇理论拍摄的一部经典之作。 战舰波将金号拍摄于1925年,是为纪念1905年俄国革(蟹)命而拍摄的。影片描绘了俄国1905年革(蟹)命期间沙俄黑海舰队波将金号装甲舰水兵们的起义斗争。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都很引人注目,人们把它的问世看作是震撼世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