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习心得.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06391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学习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合肥学习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合肥学习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合肥学习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肥学习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学习心得.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略名师风采 感受课堂魅力第十六届小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有感城南镇中心小学 刘芳 五月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芳香的季节。19日早上6点,城南镇中心小学的二十多位中青年语、数教师,乘着大巴车来到省城合肥的行知学校,参加第十六届小学语文、数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行知小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一个批发市场的后面,通过手机导航七拐八绕地到达目的地。一进校园,就被整个校园的文化布置深深吸引。学校以传统经典、古代先贤、近代伟人、现代科技、名言警句、哲理故事为主,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上午,我们领略了贲友林老师执教圆的认识和讲座数学课堂:把门打开,它简约、智慧、大气,是一节朴实的好课。下午,全国小数

2、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强震球老师提供了示范课认识厘米和讲座“从约定到创造”谈教学设计,强老师通过看、比划、想、找、生成尺子、量、估,把厘米长度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同时也把新课标倡导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最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深深刻在了听课教师的心中。我对贲友林老师的这节课感受颇深,原来不借助多媒体数学课也能上得这么有声有色。一、以课前“研究学习单”为线索,勾勒课堂教学程序,简洁有效,既呈现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又把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贲老师从对十年前的圆的认识教学的思考,呈现了今天这样一堂不用课件的“家常课”。这种思考就如他报告中所说的“把随堂课上成研究课,

3、把研究课上成随堂课。”上课伊始,贲老师先呈现了圆的认识研究学习单。学生课前自主探索用圆规画圆。并让学生叙述:关于“圆”,我知道。于是,一方面,学生用圆规画圆的“好奇”会促使学生用圆规试一试、画一画,只是可能画得不“好”、不熟练;就如一学生上台展示时第一次就不成功,第二次成功画出了一个圆。当然,他们在画圆中并不一定能将画圆与圆的特征的认识联系起来,他们很纯粹地在“画”,从而为教师的有效调控提供可能。另一方面,提供了学生对圆的先前经验,有学生说:“我知道半径(直径)有无数条”,“外圈是圆的周长”这种经验为课堂的研究与展开提供可能。 其二,通过一组关联的画圆,深化对圆的认识。学习单的第二题,教师要求

4、学生先想一想怎样画,再画一画。(1)点A在圆上,(2)点A、B在圆上,(3)点A、B、C都在圆上(先在图中标出C点,再画出圆);这种层层递进的组题,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并深化了对圆的认识,实践应用着圆的特点和性质。二、教师赋予“画”以认识圆的意义与功能。审视画圆的过程、方法与注意点,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圆的特征,在画圆中进一步认识圆。我们都知道,“做中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感悟、理解知识,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知,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获得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贲老师以“画圆”为课堂教学的“主线”,通过“画”将圆的认识中有关知识有机地衔接起来

5、,不仅达成了教学目的,而且丰富、拓展了学习内容。教师通过“学习单”要求,展示学生画图的作品。通过评述画圆的作品,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等。于是,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睿智地引导到“定点”、“定长”,在画圆的过程中,经过师生交流,明确了半径、直径的意义;并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画圆的体验,留心观察,画圆时注意什么?简洁而有效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而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带圆规,在黑板上画圆有什么办法?这种从定义出发,寻求生活中画圆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生活工具画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无疑,学生在画圆中进一步认识了圆,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掌握了研究的方法。三、圆的认识的教学,教师可以不做什么?

6、教师该做什么?值得我们思考;贲老师圆的认识教学一课成就了学生的精彩。近几年来,课程标准下的理念充盛着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头脑,对数学教学改革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许多模糊的认识得到了澄清。在贲老师的课堂上, 我看到教师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顺应学生“动手画”的心理,课前的研究学习,让待学内容对学生敞开大门,倡导并鼓励学生主动地认识与学习。以往我们的课堂,常常是教师设计问题,“挤牙膏”似的师问生答。能否改为:学生通过对待学内容的研究学习,在小组与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分享各自的已有想法,在交流、交锋、质疑、补充、总结、提炼等过程中,学生丰富各自的已知。在课堂上,我们时常会听到:“我来解释同学说为什

7、么直径有无数条,因为”,我来补充:“因为直径有无数条,所以半径也有无数条” 。原先,学生感觉到“我知道一些”,通过交流,带给学生的感受是 “我知道得更多”。而教师穿插其中交流、点拨,引发再思考。这种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补充解决问题的情景充盈着课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见,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的精彩。当然,这源于贲老师捕捉课堂教学契机的意识和把握生成性资源的教学理念。把解决问题的权利留给学生,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实施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悟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操作、分析以及估计的能力,这些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于是,学生与老师和为一体,教与学合为一体,师生共同

8、构建了一堂简约、精彩的课堂。从贲友林、强震球等当代中国数学教学一线的领军人物的课,不难发现,专家们的课堂中都反馈出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都浓缩了大师们人格魅力,学识魅力,个性魅力,艺术魅力,令我们折服。 记得有一位画家曾经画过一幅小孩使劲拉牛的画,这幅画因为没画牛绳而被誉为名画。而其之子却不知其义添加了一根牛绳,使这幅名画成不了名画。听名师上课,犹如欣赏无绳的名画,形散而神不散,处处彰显智慧的魅力。 点线面体勾勒大千世界,加减乘除演绎无限苍穹。一天的学习观摩,我们的心装得满满当当,而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和智慧:我们学会了带着思考的呼吸,溶入教学的改革中;学会了带着智慧的憧憬,带着爱心,启迪智慧,点化生命,润泽灵魂。我们将循着大师的足迹,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用脚板思考,用脑袋走路,做一个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保持一种永远向上的姿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