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概论知识点.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06280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技术概论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技术概论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技术概论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筑技术概论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筑技术概论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技术概论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技术概论知识点.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 建筑的构成要素包括:功能要素、物质技术要素和空间要素2. 建筑技术,就是以合理、有效、满足人居住舒适为原则,通过对建筑的限定,为人创造一个舒适并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3. 建筑,是由墙体、楼地层、屋顶、门窗、电梯和基础6部分构成的。遵循一种逻辑、法则和模式,构成了各种体系;建筑构成的体系有:结构体系、墙体系、设备电气体系、环境体系、能源体系、智能网络体系4. 建筑功能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复杂化5. 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和建筑设备是建筑的物质技术要素6. 功能要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功能要求都需要有相应的结构方法来提供与功能相适应的空

2、间形式。例如,为适应蜂房式的空间组合形式,可以采用内隔墙承重的梁板式结构;为适应空间灵活划分的要求,可以采用框架承重的结构;为求得巨大的室内空间,则必须采用大跨度结构7. 建筑材料的特性包括以下五种:物理特性、力学特性、化学特性、使用特性、加工特性8. 建筑材料的功能包括结构功能、装饰功能、保护功能、室内环境调节功能9. 通常将水泥、钢材及木材称为建筑工程三大材料10. 建筑施工技术的核心是研究确定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11. 钢筋混凝土是现代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和主体的基本结构材料12. 建筑空间,是人们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从自然空间中构成的,但一经构成之后,这种空间就改变了性质由原来的自然

3、空间变为人造空间13. 构成建筑空间主要服务于两重目的:其一,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其二,是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14. 建筑功能是建筑的目的,是主导因素,它对物质技术要素和建筑空间要素起决定作用,不同的功能,要求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也会产生不同的建筑造型15. 建筑技术构成的条件必须满足: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功能条件、建筑的用途和规范法规16. 建筑室内气候指的是由空气湿度、气流以及壁面的辐射热等综合组成的一种室内环境,它是建筑环境科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17. 微气候是指在建筑物周围地面上及屋面、墙面、窗台等特定地点的风、阳光、辐射、气温与湿度条件18. 近年来,人们更加感到研究室内空

4、气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原因有:(1)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环境之一,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能够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2)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益增多,人们在室内接触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比以往明显增多;(3)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与污染物接触的机会19. 空调系统导致不良建筑综合症(SBS)的主要途径:(1)新鲜空气量不足;(2)空调系统新风采集口受到污染;(3)过滤器失效;(4)气流组织不合理;(5)水致空气污染;20. 建筑室内物理环境包括建筑热工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以人的视、听、触觉为基础,利用建筑的墙体、顶棚、地面,进行建

5、筑保温、隔热、防潮、建筑节能、厅堂音质、噪声控制、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室内物理环境21.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建筑与自然共生;(2)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3)循环再生型的建筑材料;(4)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5)使建筑融入历史或地域的人文环境22. 建筑绿化,是指用花、草、树、木等植物在建筑的内部及外部空间进行绿化配置,由此来改善和美化建筑环境23. 建筑绿化分为人工绿化和天然绿化24. 建筑绿化的功能与作用:(1)改善建筑是内外环境,净化空气、防止污染、调节气温、减少噪音;(2)满足人们的使用及观赏功能;(3)丰富建筑的表现力2

6、5. 图纸是工程师们进行交流的语言,也是承载着设计思想的媒介第二章1. 建筑的设计媒介是建筑作品的表达途径2. 建筑的设计媒介从形式上大体可分为三类:文字、图纸和模型3. 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建筑设计媒介技术,最常见的建筑设计说明文字是设计说明4. 从内容上,图纸可以分为设计图和表现图5. 用模型表达建筑设计是最直观有效的方法6. 清代的“工部营缮所”设“样房”和“算房”,其中“样房”负责拟草图、绘制按比例的施工图和制作模型7. 宋代的“界画”就是当时的建筑图8. 室内外表现图一般采用的比例尺度在1:5001:50之间9. 陶土、木材、纸这些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材料外,玻璃、塑料等工业产品被广泛运

7、用到建筑模型制作上10. 设计总说明的内容:(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包括项目立项文件、土地使用权属证明、场地红线图及有关规范和文件;(2)工程设计的规模、范围和概况11. AutoCAD是成熟的专业绘图软件12. 3dMax是功能强大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13. Photoshop是图片编辑处理软件第三章 建筑材料1. 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它所包含的门类和品种极多,一般将水泥、钢材、木材称为一般建筑工程的三大材料2. 按照材料的化学组成成分,可以将建筑材料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1)无机材料,包括非金属材料(天然石材、烧土制品、玻璃及熔融制品、凝胶材料、

8、砂浆及混凝土、硅酸盐制品)、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2)有机材料,包括植物质材料(木材、竹材)、沥青材料(石油沥青、煤沥青)、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胶粘剂、有机涂料);(3)复合材料,包括金属-非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金属、金属-有机金属3. 按照材料的使用功能,建筑材料可以分为建筑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建筑功能材料及建筑器材4. 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5.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空隙在内的体积,在测定有孔材料的实体积时,须将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排液置换法)测定6. 表观密度,原称容重,也称为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

9、的质量7. 材料的表观密度的大小,与其含水情况有关,应予以注明,通常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气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8. 堆积密度,仅适用于散粒材料(粉状或粒状材料)的一个指标,为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9. 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10. 材料中固体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称为密实度,材料的密实度+孔隙率=111. 对于同一种材质的材料,如其孔隙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则这种材料的强度与孔隙率有显著的相关性,即孔隙率越大,则强度越低12. 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某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13. 空隙率的大小反应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在混凝土中,空隙率可作为控

10、制沙石级配及计算混凝土砂率的依据14. 建筑材料大多为亲水性材料,如砖、混凝土、木材;少数材料如沥青、石蜡等为憎水性材料,憎水性材料有较好的防水效果15. 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16. 吸水率是指材料浸水后在规定时间内吸入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或材料体积的百分率。工程建筑材料吸水性的衡量一般均采用质量吸水率17. 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亲水、憎水性有关,还与材料的孔隙率的大小、孔隙特征有关18. 对于细微连通孔隙,孔隙率越大,则吸水率越大;封闭孔隙,水分不能进入,粗大开口孔隙,分水不能留存,吸水率均较小。因此,具有很多微小开口孔隙的亲水性材料,其吸水性特别

11、强19. 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常用含水率表示20. 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的含水率称为材料的平衡含水率21. 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22. 对于经常处于水中或受潮严重的重要结构物的材料,其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85;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物的材料,其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523. 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性(或不透水性),材料的抗渗性常用渗透系数表示24. 抗渗性也可用抗渗等级表示,抗渗等级是以规定的试件、在标准试验方法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来确定,以符号Pn表示,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划分为P4、P6、P8、

12、P10、P12等五个等级,相应表示能抵抗0.4、0.6、0.8、1.0及1.2MPa的静水压力而不渗水25. 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无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材料的抗冻性26. 影响建筑材料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有:(1)材料的组成与结构;(2)孔隙率;(3)孔隙特征;(4)含水情况27.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强度28. 根据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材料强度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29. 比强度,为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它描述了单位重量材料的强度,其值越大,表示该材料具有越好的轻质高强属性30. 变形性质是指材料在荷载作用下

13、发生形状、体积变化的有关性质,主要有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徐变和松弛等31.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当外力除去后可以完全自行消失的,称为弹性变形32. 材料的变形在外力除去后,不能自行恢复到原有的形状,而是保留残余变形,这种变形称为塑性变形33. 材料在破坏前有显著塑性变化者,称为塑性材料,如低碳钢、塑料及沥青34. 材料在破坏前无显著塑性变化者,称为脆性材料,如石料、烧土制品、混凝土及生铁35. 固体材料在长期不变的外力下,变形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36. 产生徐变的原因,是由于材料中某些非晶体物质,具有类似液体的黏性流动而造成的,而晶体材料的徐变则是由于在剪切力作用下

14、,出现晶格错动或滑动而造成37. 徐变的发展与材料所受的应力大小有关,此外还与环境的温度、湿度有关38. 材料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如总的变形不变,而其中的塑性变形部分逐渐增加,弹性变形部分逐渐减少,因而引起弹性应力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39. 产生松弛的原因,与产生徐变的原因相似,一般材料的徐变越大,应力松弛也越大40. 材料的静力强度,是指材料在静荷载所产生的应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它是以材料在静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的极限应力值来表示的41. 材料在持久载荷作用下的强度,称为持久强度。结构物中材料所承受的荷载,一般都是持久荷载42. 材料抵抗冲击或振动等荷载作用的性能,

15、称为冲击韧性或冲击强度。冲击韧性的大小,以材料试件破坏时消耗于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功来表示43. 材料在受到随时间而交替变化的荷载作用时,所产生的应力也会随时间作交替变化,这种交变应力超过某一限度而且长期反复作用即会导致材料的破坏,这个极限称为材料的疲劳极限,疲劳极限是通过实验确定的44. 材料抵抗其他较硬物质压入的能力称为硬度,材料的硬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材料的耐磨性和加工的难易程度45. 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破坏作用,这些破坏作用一般可以分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46. 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各种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下,仅就不易破坏也不易失去其原有性能的

16、性质。耐久性是材料的一种综合性质47. 材料的外观特性,包括色彩、质感、线型48. 我国建筑的色彩处理方法和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方法和技巧:(1)根据建筑的性质,明确区分色彩,如宫殿、庙宇为了显示富丽堂皇、璀璨夺目,常采用强烈的原色,屋身采用朱红色、屋面采用黄色或绿色的琉璃瓦;(2)运用对比色以达到强调某种艺术气氛的目的,由色的对比衬托质的对比;(3)以各种色彩的和谐创造建筑的风格和环境;(4)各种色彩使人能产生不同的感觉49. 质感,是材料表面的粗细、软硬程度、凹凸不平、文理构造、花纹图案、明暗色差等给人的一种综合感觉50. 线型主要是指立面装饰的分格缝与凹凸线条构成的装饰效果。分格缝的大小应与材料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