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06234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论文关键词:大众化大学艺术教育 论文内容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领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面对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大学艺术教育如何将人文精神导入在国民的精神境界和话语系统中,实现艺术教育培养人的目标,是艺术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新问题,相应的,这就需要内在的动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在2002年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2017年在校生人数已超过2300万。面对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面对新技术浪潮的巨大冲击,大学艺术教育如何在国民的精神境界和话语系统中导入人文精神,以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全民的艺术素养,是艺术

2、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不仅有益于提升公众受教育的水平,更有益于文化的传承与创造。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社会生活中,艺术促进人类文化的形成,同时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它不断向文化的其他领域发射能量,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深处。艺术的创造、接受和欣赏,是一种高级的文化素质,而获取这种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健全的艺术教育。健全的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法的教育,也是一种更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对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对艺术

3、的真诚热爱 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对艺术的真诚热爱。美学家滕守尧认为:“对艺术的爱,就是对真、善、美的爱,必定是一种终极的和纯粹的爱。”1许多教育专家也认为,艺术教育,特别是健全的艺术教育,是带领人类走向真善美,产生高尚的爱并使人心和谐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必须予以发展和普及。的确,善是好人应具备的素质,爱心则是人类文明的升华。爱,一向是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为自己深爱的人画像,以此表达自己爱的感情;我们为周围的动植物画像,以此表示我们对它们的眷恋;我们观看和倾听艺术,是因为我们希望与艺术中所倾诉的爱进行沟通。我们走进艺术,是因为艺术使我们进入清风明月的纯粹与自由。正是有了爱,中国向世界发

4、出了心的呼唤,让世界走进中国,感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会徽、火炬无不凝聚着艺术家和设计者浓浓的爱国之情,体现着中华民族、中国精神以及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 我们知道,艺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和进化向世界走来,人类对艺术的需求和渴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体现,社会的分工不同,并不意味着人类本能的艺术追求因此而泯灭,只是我们的教育没有把人类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唤醒。目前,很多学生对艺术课不感兴趣,这与教师的素质和缺乏爱心有着直接关系。艺术是真诚的,艺术教育应该充盈着丰富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国画家李苦禅在论画笔记里写道:“艺术乃真善美之物。第一是真诚,不虚伪造作。再进一步则是美

5、,美得可以教化人以善,即为尽美尽善了。如果作者人格鄙劣,是无人格,实在与艺术没有缘分,枉言真美善!”因此,要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要建立爱心,摒弃“师道尊严”。只有敞开爱的胸怀,才能为学生打开充满阳光和鲜花的艺术圣殿的大门。 近几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需求的不断增长,面对愈演愈烈的艺考热,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黄宏不禁追问:“艺考生,你们对艺术的爱有多少?”不容置疑,艺术不仅需要天赋,需要文化素养,更需要对艺术的真诚热爱。“没有爱,人怎能进入艺术的殿堂?没有爱,我们如何进行艺术教育?没有爱的艺术教育家,怎能理解为什么艺术是如此纯真、如此幽默、如此感人、如此空灵、如此可爱?他们

6、只能以艺术为招牌,去谋取金钱、权势和虚荣。”2因此,要有效地实施艺术教育,只有对艺术的真诚热爱,才能使我们不断扩展、不断更新,不断进入新的世界。 (二)让艺术融入文化之中 从古至今,艺术一直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财富。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艺术往往成为其所属的那个民族、那个地区及那个时代文化的集中反映。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展现给全世界的正是一幅幅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画卷。悠扬的礼乐声中,全球40亿观众共同见证了古老东方文明的浩瀚与深邃。 作为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大学艺术课传授的应该是一种艺术文化。教育部在新制定的艺术课程标准中,将其定位为人文性课程,不再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

7、单纯的技艺,而是把艺术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略了艺术表达思想、情感,传达信息的功能,将艺术简单地从文化的整体结构中抽离出来。忽略了艺术的文化意义,无异于将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事实上,艺术的本质是人文的,艺术教育的本质也是人文的,其目的应该是提高人的人文素养。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全民美感(艺术观)和创造力,提升生活品质和人生意义。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要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就必须有理想,有超越个体的群体关怀,即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否则,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最多只能说是培训,

8、就难免出现“习艺愈勤、修养愈远”的流弊。为此,大学艺术教育必须还原,重新回到人文的范畴之中来。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和科学的分科越来越细,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也越来越多,而艺术教育的内容又是十分丰富的,大学不可能在有限的几年内为学生安排很多的艺术课程,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取舍。因此,应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并为他们终生享受艺术、热爱艺术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让艺术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目前,“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可持续发展”之提出,在于现代社会所存在的不断恶化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

9、。这需要我们反思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这种反思,我们只有依赖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本身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内涵,通过加强人文精神视角下的艺术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往往忽视人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现代教育真正希望的,不是人们急需的技术培训,而是素质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个体的扩展。就人生经历的角度而言,大学历程中带给人们的并不仅仅是获得某种专业上的知识、技能和特长,更重要的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一个社会缺少了开放型的或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人,就失去了精神上的勃勃生气,必然走向死板和停滞。 丰富的知识不等于良好的人文素养

10、。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各级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他们认为,一个全面的科技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不平凡的艺术修养,否则其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将会受到制约。许多实例都证明,杰出的科学家从来不是局限于其个人领域,通晓和熟悉艺术及整个人文科学,可以使科学家的视野更加开阔。实际上,科学与艺术的碰撞点往往便是奇迹出现的地方,艺术并非是认识的低级阶段,也不仅仅是对科学的一种补充。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创造出的真正认识自然和自身的强有力手段。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瑞士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默隆在青年时代都曾深受德国艺术巨匠波依斯和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的深刻影响,尽管他们并没有选择艺术作

11、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但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灵感,将艺术融入建筑。 笔者认为,一个没受过任何艺术教育的人,其知识结构终究是不完善的,这将直接制约其将来的持续发展。 (二)让艺术教育成为注重过程和途径的教育 教学过程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具体操作行为。雅思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3,然而,我们每天操作教学过程却从未认真研究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美育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各高校纷纷在课程中增加美育课,新增的美育课主要是艺术课。这些课主要采用选修的形式,既无教学大纲又无教学范

12、围,教师大多依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备课和组织教学,非常随意。其结果是:“有超过半数高校学生对自身审美素质发展表示失望,认为对自己的审美素质发展期望与实际发展差距巨大。”4究其原因,是我们为“教”而教,重结果、轻过程,以至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一般来说,真正的艺术教育是讲究途径和注重过程的,如果我们脱离了通过艺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途径,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而我们如果不重视艺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熏陶、培养和开发,那么很可能就无法实现艺术教育培养人的目标。艺术教育的途径和过程具体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包括教师、教材作品选择、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等方面。 1.教师。高等教育大众

13、化阶段,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有限的艺术课程,需要知识系统完善、能力突出和个性成熟的教师。在尊重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科学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具备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学生学习艺术空间的组织能力,具备兼收并蓄优秀教育思想和科学操作艺术课程的能力,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尊重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并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掌握课堂进度,引导学生抒发艺术主张,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理解艺术的活动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艺术奠定基础。 2.教材作品选择。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而非专业教育,应具有大学的特点,因为中学阶段也有专门的艺术课程。中学阶段的艺术课,主要是讲解作品或让学生亲自参

14、加艺术实践,如唱歌、绘画等,以帮助学生增加对艺术的感性认识和实践体验。大学阶段的艺术课程,则要突出帮助学生增加艺术美的理性认识,通过对经典艺术作品的分析,总结出鉴赏的规律。需要强调的是,在操作过程中,一是要选择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经典是经过历史筛选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举世公认的优秀之作。只有真正伟大的艺术才能引发学生们的艺术趣味,才能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感和艺术鉴赏力。二是这些杰作体现的人文主题和意味必须与大学生的情感生活建立生态关系。例如,在学生刚刚入学时,可尽量去欣赏和创作体现人类之间的“爱”或“友谊”的作品;在春天到来时欣赏和创作那些与“生命”有关的作品等。三是强调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感知和分

15、析,分辨和识别艺术作品中清与浊、大与小、高与低、短与长、疾与徐、哀与乐、刚与柔、稠与疏、虚与实等不同要素和不同事物之间“物物相需”的生态关系和由此而导致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过程。长期接受这种训练,就会通过慢慢熏陶和异质同构作用,影响学生的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一种与杰出艺术品同样的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结构。 3.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成熟都离不开对其自身的科学研究。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艺术教育学科,较少有有突破、有份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必须大力加强艺术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把有益于艺术教育的实践经验及时总结并进行理论上的提升,要大胆地走出去、请进来。有学者认为,大学教育只要教师在某一方面有专长,且道德操守没有问题,是都可以担当的只要在社会文化领域有贡献的人都有机会踏入大学校园授课。目前,国内有号召力的学术思想论坛大都来自高校课堂,而且更多的是学术交流。 总之,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日趋大众化的今天,要有效地实施艺术教育,需要内在的动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内在的动力就是主体对艺术的真诚热爱,外部环境就是积极有效的操作过程和实施途径。同时还要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势和宽广的视野,使课外艺术活动、社会艺术教育环境都能成为艺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便能随时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