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模范检察官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05629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模范检察官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模范检察官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模范检察官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模范检察官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模范检察官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模范检察官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模范检察官先进事迹材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范检察官先进事迹材料模范检察官先进事迹材料 模范检察官先进事迹材料 金启和同志1980年从事检察工作后,一直奋战在反贪第一线。为了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履行一名人民检察官的神圣职责,他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就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仍经历了四次抉择、四次考验 第一次抉择是在2020年。这一年金启和52岁,年龄到“杠”,从反贪局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按理说,忙了、累了这么多年的金启和,这时完全可以为自己选择一个相对轻松一点的岗位,过过轻松一点的日子。但他毅然要求留在反贪局做一名普通的检察员。从反贪局长退居二线的老金办起案子来,还是那么投入,那么用心,难办的案子总是抢着办,同事们加班加点时总

2、能看到他的身影。 第二次抉择是在2020年。当时,金启和同志的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咳嗽越来越严重,人也消瘦了许多。同事们怕他有个意外,多次劝他去检查一下,可老金总是说:“没事的,老毛病,少抽根烟就行了。”直到院领导下了死“命令”,他才走进了医院,作了一次检查。这次检查的结果是:非传染性肺结核。院领导考虑到他的年龄与健康状况,一边建议他去大医院作复查,一边安排他回家休养。可老金只在家呆了十天,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说,“还有5个案子没办结呢,在家哪里呆得住啊。”这一年,由于金启和同志办案成绩突出,被台州市人民检察院荣记了个人三等功。 2020年6月给XX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写信人是一名在押犯,叫

3、陈志强。信中陈志强告诉XX,他正在XX高坪监狱第七监室服刑,其妻离去,留下一仅1岁女儿,由其体弱多病母亲和年迈养父照顾。在法制日报上看到XX的“爱心“事迹后,一直放心不下自己女儿的他报着求助的心理于请求XX帮助照料年幼的女儿。本着救助社会失足青年,XX主动回信,要求他安心服刑,认真改过自新,争取重新做人,并到其家里了解了相关情况。后来,XX多次到其父母和女儿现居住地南充探望,带去家庭生活用品,并明确表示,在陈志强服刑的八年时间里,将会一如既往的关心照料其女儿的学_生活。还多方为其年迈的养父联系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这个家庭,帮助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可是,就在金启和同志日复一日地潜心办案

4、时,他的病情也渐渐地加重了。在2020年的8、9月里,金启和在办案时几次咳出了血,同事劝他去医院再查查,可老金就是不肯放下手中的工作。没办法,同事们只能向院领导作了汇报。10月的一天,院领导听说台州市中心医院来了一位上海专家,就硬是带着老金去做检查,结果被确诊是“肺癌晚期”!这时的金启和才不得不住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第三次抉择是在2020年年初。院里开展一般干部双向选择,院领导到病房征求金启和的意愿。老金不假思索地回答:“还是回反贪局吧,再让我办几个案子。”乐观接受治疗的金启和以为自己很快可以回到工作岗位,再穿上喜爱的检察制服,与同事们一起办案。他咬着牙、忍着痛,坚持锻炼身体。他对妻子说:

5、“身体好了,我还回院里上班。”然而,这一次金启和没能如愿,盼着老金早日回来的同事们没能如愿。他的病情开始恶化。5月2 日,金启和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金启和同志这一生所作的最后一次抉择是在他去世前两天。院领导见老金的身体每况愈下,心情非常沉重。金启和的老伴一直身体不好,又没有养老金,儿子与媳妇也没有固定的工作,日子过得很清贫,眼下的老金心里肯定有许多放不下的事。可当院领导去看望老金,特地询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时,老金却闭口不谈这些,只是含着眼泪说:“自己为检察事业努力了几十年,希望还能穿着检察服火化!”听到老金说的这句话,在场的一位女同事禁不住哭了!这就是金启和同志最后的抉择,对党、对人民、对检

6、察事业至死不逾的忠诚! 金启和同志无论是身为反贪局长,还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检察官,他都努力践行着“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检察工作宗旨。他就像一名恪尽职守的哨兵,时时刻刻守望着公正,守望着法律的尊严,守望着党的廉政事业! 老金平时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但办起案来却是最较真的。案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他都要想个究竟,搞个明白。拿他自己的话说,“案件中的事没有儿戏”。 2020年,反贪局接到举报,反映路桥区桐屿街道工办主任郑某存在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但局里刚准备组织人员对这一举报事实开展秘密调查,那郑某拿着一万元赃款来检察院投案自首了。负责主办这一案子的金启和并没有因此放弃调查,他感到问题并不会这么简单。第

7、二天,老金依然带着两位同事到桐屿街道进行走访调查,经过认真分析后认定,郑某不是一个能主动交待犯罪事实的人,这一投案自首的举动,显然是企图避重就轻、蒙混过关。果然,经过半个多月的严密侦查,金启和和他的同事们终于查清了郑某贪污、受贿12万元的犯罪事实,郑某受到了法律应有的惩罚。 金启和同志对腐败犯罪深恶痛绝,只要有了犯罪线索,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他都要一查到底,决不放弃。2020年,老金负责主办路桥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原总工程师金某受贿案。这个案子涉及29名行贿人,案发后不少涉案人躲了起来,这给案件的侦查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但金启和决意要查个明白。他带着同事一个个地找,一个个地做其家人的思想工作。

8、在那段日子里,他根本没了休息时间,节假日及晚上前半夜的时间全搭了进去,硬是将一个个涉案人劝了回来,将金某涉嫌受贿犯罪的证据一一作了固定。最后,法院认定金某在7年时间里、受贿49次共计9万余元的犯罪事实,判处金某有期徒刑6年。 金启和当反贪局长时常对局里的干警说,“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反贪的岗位上,如果我们让腐败分子消遥法外,那是我们的失职,这是千万不可以的”。在他退居二线前,一名涉嫌挪用、贪污100余万元公款的村干部吴某外逃了。金启和的心里从此多了一件事,每逢节日,老金都要去吴某家里做他亲属的思想工作,让家人规劝吴某投案自首。吴某逃了6年,老金劝了6年。他对同事说,“拿了老百姓的钱一跑了之这怎么

9、行,不把它追回来我们无法向村民们交代”。就在老金被查出“肺癌晚期”的前几天,吴某终于来检察院投案自首了。吴某挪用公款的证据,隐藏在大量的原始财务单据中。为了找出相关的证据,老金跑了14趟银行。有时一天下来,要翻看100多本账本,叠起来足有两人高。那时,金启和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闷在仓库里翻着一册册厚厚的帐本,他的脸上常常冒着虚汗。可老金始终不露声色,在他的坚持下,终于在涉案的125笔帐目中查清了吴某在5年里共13次挪用、贪污公款达145万元的犯罪事实。这是金启和同志28年的检察生涯中所办的最后一个案子,也是作为一名检察官向党和人民交出的最后一份答卷!他的同事陈子寿说:“老金是拿自己的生命作赌注

10、,完成这一案件的侦查工作的。” 查办贪污贿赂案件情况复杂,不少案件要想办得彻底,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是难以做到的,而金启和同志做到了。他先后主持查办或主办的130余起反贪案件,件件办成了铁案,有的还成了精品案件。 金启和同志身为一名反贪干警,一名人民的检察官,他时刻着自己的_,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他严格执法、用心办案的同时,他不时地告诫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私情所扰、被私利所惑!他把“公正执法”视为自己的政治生命! 为了坚持公正执法,金启和同志在人情、私利面前没有给自己留过半点的余地。他虽然性格开朗,兴趣广泛,但他很少出去应酬,交朋友也特别谨慎。他说,酒肉饭吃多了,朋友交多了,难免会有失去

11、警觉的时候。同样,金启和对自己的家人、亲戚也不给这个情面。 林立德是老金的外甥,读初中时,曾寄住在舅舅家,跟老金感情很好。前些年,林立德犯了点事,想让老金帮助说个情,没想到老金断然拒绝。最后,林被路桥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坐了一年半的牢。出狱后,林立德有3年不上舅舅家串门。 XXX同志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求真务实,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的应具备的思想觉悟和优秀品格。 2020年6月给XX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写信人是一名在押犯,叫陈志强。信中陈志强告诉XX,他正在XX高坪监狱第七监室服刑,其妻离去,留下一仅1岁女儿,由其体弱多病母亲和年迈养父照顾。在法制日报上看到XX的“爱心“事迹后,一直

12、放心不下自己女儿的他报着求助的心理于请求XX帮助照料年幼的女儿。本着救助社会失足青年,XX主动回信,要求他安心服刑,认真改过自新,争取重新做人,并到其家里了解了相关情况。后来,XX多次到其父母和女儿现居住地南充探望,带去家庭生活用品,并明确表示,在陈志强服刑的八年时间里,将会一如既往的关心照料其女儿的学_生活。还多方为其年迈的养父联系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这个家庭,帮助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老金的亲家公叫刘显法,两人有空时喜欢一起喝点小酒,聊聊天。一次,刘显法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出了点经济问题,正巧老金是案子的主办人。亲家公请老金关照一下,尽量从轻处罚,可老金没有答应。刘显法多次领教过老金

13、的这般“无情”,也只能认了。他说,“金启和是个认死理的人,一遇到案子的事,不要说求他放一马,连问问案情也不行”。 面对说情送礼,金启和丝毫不含糊。他和老伴陈珠凤结婚34年,俩人唯一一次吵架就是为别人送礼的事。那天,陈珠凤正在家里做饭,听到有人敲门,开始她并没太在意,等洗了手中的菜开门一看,敲门的人已经走了,只见门外放着几袋荔枝、桂圆。她追出门去,依然不见人影,只得把东西拿进来再说。老金下班回家,得知老伴收了别人的礼物后,就把老伴责骂了一顿。陈珠凤心里感到很委屈:“我连谁送的都不知道,还给谁啊能不受影响吗”就这样,他坚持留下来,和队员们一起在值班室里一边守着电话,一边相互祝福着新年,度过了又一个特殊的团圆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