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生产技术.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051435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doc(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编号:2092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食品加工与管理专业必修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本课程较系统地讲授了物质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分析化学概论、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一)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二)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尤其是有效数字、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三)使学生掌握酸碱滴定及酸碱滴定分析技术。(四)使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技术。(五)使学生了解物质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六)使学生了解酸碱平衡与氧化还原平衡二、教学基本要求贯彻高职高专教学的“够用、实用”原

2、则,在具体内容讲述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并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关的理论知识与常用的滴定分析方法即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的实操技术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能够立即理解并运用到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操作的方法与技巧中;通过实训使学生重点掌握酸碱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的技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重视实践,重视应用,重视理解,切勿死记硬背。课程考试既要检测理论掌握水平,也要衡量实际操作能力。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熟练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酸碱滴定及酸碱滴定分析技术、氧化还原滴定及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技术,能够初步设计常见

3、酸碱滴定分析方法、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方法的技术方案。2、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分析化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尤其是有效数字、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以及酸碱平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应用。3、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物质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时数及学时分配建议序号部分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备注理论实训合计1绪论绪论112第一部分物质结构443第二部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664第三部分分析化学概论775第四部分酸碱平衡556第五部分酸碱滴定法612187第六部分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76138总计361854五、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 教学内

4、容:对作为基础学科的化学进行总体的简要介绍化学科学的的定义、分类及其地位并介绍了无机分析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掌握:化学科学的的定义、分类了解:化学科学的地位、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物质结构教学内容: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自旋量子数),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保里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多电子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其与周期表的关系,元素三大基本性质(原字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教学要求:掌握: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自旋量子数),核外电子排布规

5、律(保里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了解:多电子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其与周期表的关系,元素三大基本性质(原字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第二部分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讲解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机理,介绍化学反应的两大速率理论(有效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讲解三大因素即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讲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分压定律、标准平衡常数;讲解三大因素即浓度、温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要求:掌握:三大因素即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标准平衡常数;三大因素即浓度、温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反应

6、机理,化学反应的两大速率理论(有效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分压定律第三部分 分析化学概论教学内容:介绍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讲解分析方法的分类、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讲解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误差的分类,介绍提高分析果准确度的方法;讲解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讲解滴定分析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滴定分析法的分类与滴定方式,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介绍滴定分析中的有关计算教学要求:掌握: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误差的分类,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滴定分析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标准溶液、基准物质、滴定、滴定终点、理论终点等),滴定分析法的

7、分类,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提高分析果准确度的方法;滴定方式的分类,滴定分析中的有关计算第四部分 酸碱平衡教学内容:讲解酸碱质子理论中对酸碱的定义,酸碱反应的实质,水的质子自递反应,表示酸碱强弱的平衡常数;介绍三大因素即浓度、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对质子转移平衡即酸碱平衡的影响;讲解水溶液pH值的计算,强酸强碱以及一元弱酸弱碱pH值的计算,介绍质子条件式;介绍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及其pH值的计算,讲解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教学要求:掌握:酸碱的定义,酸碱反应的实质,表示酸碱强弱的平衡常数;水溶液pH值的计算,强酸强碱以及一元弱酸弱碱pH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缓冲

8、原理,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了解:水的质子自递反应;三大因素即浓度、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对质子转移平衡即酸碱平衡的影响;质子条件式;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第五部分 酸碱滴定法教学内容:讲解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其变色范围,介绍混合指示剂及其常见类型;以强酸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弱碱滴定为例讲解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介绍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以及CO2对酸碱滴定的影响;讲解采用直接滴定法进行混合碱的分析:烧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纯碱中Na2CO3和NaHCO3含量的测定,介绍了蒸馏法、甲醛法等其他滴定方式教学要求: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其变色范围;强酸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弱碱滴定的基本

9、原理,介绍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采用直接滴定法进行混合碱的分析:烧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纯碱中Na2CO3和NaHCO3含量的测定了解:混合指示剂及其常见类型;CO2对酸碱滴定的影响;蒸馏法、甲醛法等其他滴定方式第六部分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教学内容:讲解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基本概念,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讲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电势突越与滴定曲线及其影响因素,氧化还原滴定法常用的3种指示剂(自身指示剂、显色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重点讲解高锰酸钾法、碘量法等两种氧化还原滴定法,简单介绍重铬酸钾法,并以实际例子讲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有关计算教学要求:

10、掌握: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尤其是间接碘量法)等两种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及其应用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电势突越与滴定曲线及其影响因素,氧化还原滴定法常用的3种指示剂(自身指示剂、显色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直接碘量法与重铬酸钾法的原理及其应用六、实训教学方法实验一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实验目的:认识分析化学中常用量器,练习其基本使用方法;掌握滴定分析中常用仪器的正确操作技术,练习正确读数实验步骤:(一) 滤纸的折叠及安放(二) pH试纸检测未知溶液pH值,并记录pH值(三) 酒精灯加热(四) 用100mL量筒量取40mL未知溶

11、液,记录体积V1(五) 分别用移液管、吸量管准确量取10mL 未知溶液于小烧杯中,记录体积V2(六) 将小烧杯中20mL 未知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用蒸馏水稀释并定容,记录体积V3(七) 滴定(1)检查是否能灵活控制,装满蒸馏水检查是否漏水(2)用溶液润洗2次,5mL每次;加入操作溶液于0刻度以上,检查是否有气泡(3) 调节液面至0刻度处,静置12min,记录读数V始(4) 练习滴定操作(锥形瓶中放入蒸馏水),放下一定体积(1015mL)的溶液后,记录读数V终,则放下液体的准确体积V(溶液)= V终 V始。重复3次。实验结果:(1) 未知溶液的pH值:pH = (2) V1 = (3)

12、V2 = (4) V3 = (5) 滴定实验数据记录:滴定次数V始 (mL) V终 (mL)V溶液= V终V始 (mL)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评价标准:根据自己所作的实验结果实事求是的正确记录各项数据,V溶液 应在1015mL之间,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实验二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比较实验目的:掌握酸碱滴定原理;学会配制标准溶液及正确判断滴定终点;学习滴定操作实验步骤:(一) 0.2 mol/L HCl 溶液的配制(100 mL)计算(已给出2mol/L HCl 溶液),量取V1 mL,稀释、定容(二) 0.2 mol/L NaOH溶液的配制(500 mL)计算,称量m (g)的NaOH,溶解,

13、转移,稀释、定容(三) 酸式滴定管洗涤(2次,5 mL/次) ,装满HCl溶液,调节液面(至零刻度处),记录V始 ,放出约20mL HCl溶液于锥形瓶中,记录V终 ,锥形瓶中HCl溶液的准确体积VHCl =V终V始(四) 碱式滴定管 洗涤(2次,5 mL/次),装满NaOH溶液,调节液面(至零刻度处),记录V始 ,锥形瓶中加入50 mL蒸馏水和2滴酚酞,滴定,锥形瓶中溶液出现微红色,且30s不褪色,记录V终 ,则消耗NaOH溶液的准确体积VNaOH = V终 V始 (五) 重新装满酸式、碱式滴定管,重复以上操作23次,分别纪录数据实验结果:1 酸碱溶液的配制(1) 2mol/L HCl 溶液的

14、量取体积V1 = (2) NaOH固体的称量质量m = 2 酸碱溶液浓度的比较滴定次数V始(mL) V终(mL)V溶液=V终V始 (mL)HCl溶液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NaOH溶液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滴定次数VHCl(mL)VNaOH(mL)CHCl / CNaOHCHCl / CNaOH的平均值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评价标准:CHCl / CNaOH的平均值理论上应在1上下浮动实验三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实验目的:学会用基准物质标定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进一步掌握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一) 基准物质KHC8H4O4的计算与称量计算,采用电子天平称量3份样品,分别纪录m1,m2,m3(二) 样品的处理称量好的样品放于250mL的锥形瓶中,用标签纸做好记号,加50mL蒸馏水,温热使之溶解,冷却,加酚酞指示剂2滴(三) 滴定润洗碱式滴定管,5mL/次,共2次,装入NaOH 溶液于0刻度以上,调节液面,记录V始 滴定,滴定至溶液出现微红色,且30s不褪色,达到终点,记录V终 ,则 VNaOH=V终 V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