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教案课程名称 地籍 管 理 学时安排总学时:72 其中课堂讲授42学时;实验30学时授课对象 国 土 资 源 管 理 专业 一 年 级 16 班教材说明与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孙忠才 主编 土地管理学总论 .中国大地出版社 .1999年 资料: · 林增杰 主编 地籍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 樊志全 主编 土地登记理论与方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 樊志全 主编 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 樊志全 主编 土地确权理论与制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教学目的和要求 地籍管理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地籍管理的基本概念、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以及地籍管理的基本过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有关地籍的基本概念2、地籍管理3、权属调查4、土地登记难点:1、地籍调查的方法、步骤2、宗地图的绘制3、土地分等定级4、土地确权. 地籍管理(章节备课) 章 节第一章 绪 论 (理论课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全面掌握地籍和地籍管理的含义、特性与基本内容,了解地籍管理的原则和管理手段.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重点: 1.地籍的概念与特性 2.地籍管理的概念与内容难点: 地籍管理内容间的关系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一、地籍1.地籍的概念2.地籍的类别二、地籍管理1.地籍管理的原则2.地籍管理的内容3.地籍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讲授为主辅以幻灯投影.理论课4学时.作业1. 什么是地籍2. 地籍的特点3. 什么是地籍管理?它有哪些内容,各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参考资料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国土资源报等期刊地籍管理(章节备课)章 节 第二章 地籍调查 (理论课10学时;实验10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全面掌握地籍调查和宗地图绘制的原理与应用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重点:1.地籍调查的概念与内容2.地籍调查的方法3.初始地籍调查的程序4.变更调查的程序5.权属调查的程序难点: 1.权属调查的程序2.调查中特殊问题的处理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第一节 地籍调查概述1.地籍调查的概念与意义2.地籍调查的类型和主要内容3.地籍调查的基本程序4.城镇土地分类体系 第二节 土地权属调查程序 1.土地权属调查的任务和内容 2.土地权属调查的的基本程序3.宗地和界址点编号4.宗地图的绘制5.权属调查程序和方法 第三节 变更地籍调查概述1. 变更地籍调查的概念2. 变更地籍调查的种类和特点讲授为主 理论10学时,实验10学时,运用幻灯投影作业1.什么是地籍调查?2.城镇地籍调查要经过哪些程序?3. 土地权属调查的的基本程序4. 宗地草图的概念和内容5. 什么是变更地籍调查,它的种类和特点有那些?地籍管理(章节备课)章 节第三章 土地分等定级 (理论课8学时.实验8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全面掌握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依据,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重点: 1.土地定级的程序2.农用地分等的程序3.土地分等定级的因素分值计算难点: 土地分等定级分值计算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第一节 土地分等定级概述 1.土地分等定级的概念和作用2.土地定分等定级的类型3.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城镇土地定级1.城镇土地的特点2.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层次体系3.城镇土地定级的方法4.现阶段城镇土地定级的技术路线5.城镇土地定级的程序第三节 农用土地分等1.农用土地分等工作程序2.农用地分等技术要求3.农用地分等技术方法4.农用地等别划分第四节 城镇土地分等1.城镇土地分等的工作内容2.城镇土地分等的主要工作过程第五节 农用地定级1.农用土地质量观2.农用土地定级作用3.农用土地定级的技术方法4.定级单元划分5.修正法定级指数计算6.因素法定级指数计算7.样地法定级指数计算讲授为主:理论课8学时,实验8学时,运用幻灯投影作业1.城镇土地定级采用什么程序?2.农用地分等采用什么程序?地籍管理(章节备课)章 节第四章 土地登记 (理论课12学时;实验8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土地登记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重点: 1.土地登记的概念2.初始土地登记的程序3.变更土地登记的程序难点: 1.初始土地登记的程序2.变更土地登记的程序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第一节 土地登记概述1.土地登记的概念2.土地登记的法律依据3.土地登记的种类 4.土地登记对象5.土地登记内容第二节 初始土地登记程序1.土地登记申请2.地籍调查3.审核批准4.注册登记、颁发证书第三节 变更土地登记 1.变更土地登记的概念与特点2.变更土地登记的类型3.变更土地登记的程序讲授为主运用幻灯投影理论课12学时, 实验8学时作业1.初始土地登记采用什么程序?2.变更土地登记采用什么程序?地籍管理(章节备课)章 节 第五章 地籍档案管理 (理论课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地籍档案管理的相关概念, 地籍档案的收集与整理、保管和利用, 地籍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 地籍档案的概念、地籍档案管理的概念难点: 地籍档案的整理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第一节 地籍档案管理概述1.地籍档案定义2.地籍档案的特点3.地籍档案的作用4.地籍档案管理的任务和内容第二节 地籍档案的收集与整理1.地籍档案的收集2.地籍档案的整理第三节 地档案的鉴定和统计1.地籍档案的鉴定2.地籍档案的统计第四节 地籍档案的保管和利用1.地籍档案的保管2.地籍档案的利用自学为主教学视频和讲授为辅 理论课4学时作业1.什么是地籍档案?2.什么是地籍档案管理?地籍管理(章节备课)章 节 第六章地籍信息化管理(理论课4学时, 实验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数字化地籍的基本知识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重点: 1.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2.信息数据的结构与分类难点: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与土地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第一节 地籍信息化管理概述1.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概述2.图形初始数据采集与建库3.信息数据分类与结构4.系统软件设计第二节 地籍图件的信息化第三节 地籍变更数据管理第四节 地籍信息查寻 讲授与实验同步 理论课4学时.实验4学时 作业 1.什么是地籍管理信息系统?2.地籍数据信息分为哪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