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耿马县华侨管理区水果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048806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耿马县华侨管理区水果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云南省耿马县华侨管理区水果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云南省耿马县华侨管理区水果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云南省耿马县华侨管理区水果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云南省耿马县华侨管理区水果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耿马县华侨管理区水果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耿马县华侨管理区水果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耿马县华侨管理区水果批发市场项目建议书耿马县华侨管理区2010年4月12日 目 录第 一 章 总论第 二 章 市场分析第 三 章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第 四 章 建设条件第 五 章 主要建设方案第 六 章 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第 七 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第 八 章 实施进度计划第 九 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 十 章 经济评价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耿马县华侨水果专业批发市场建设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耿马县华侨管理区管委会1.1.4 承办单位地址:耿马县华侨管理区1.1.5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2 项目编制依据及原则1.2.1 项目编制

2、依据1.2.1.1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1.2.1.3 耿马县水果产业化发展市场调查情况1.2.2 项目编制原则1.2.2.1 编制该项目项目建议书,以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及特色水果出口创汇为导向,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为标准,引导水果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结构优化及产业升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规范市场经济秩序。1.2.2.2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利用耿马县资源优势,拟定合理的投资规模,以达到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1.2.2.3 响应国家号召,努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结合耿马县华侨管理区水果产量多的特点及周边地区特色农副产品优势,着力进行水果等特色

3、资源产业化项目建设。1.3研究范围本项目建议书着重研究耿马县华侨管理区水果专业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的建设背景、有利条件、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并进行建设项目的测算及效益分析,提出较准确的投资依据。1.4指导思想根据云南省发改委有关精神,结合耿马县华侨管理区水果流通设施现状和现有的基础条件,建立畅通高效、安全卫生、交易方式先进的水果市场物流配送体系,适应华侨管理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保证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和安全,并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1.5项目遵循的原则1.5.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5.2是繁荣集管理区经济,增强发展后劲的需要。1.5.3是实

4、现城镇总体规划,建设配套公共设施的需要。1.5.4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的需要。1.6项目概况及发起缘由1.6.1承办单位基本情况本项目单位云南临沧市耿马县华侨管理区,耿马华侨管理区前身为耿马华侨农场,创建于1958年3月,曾先后隶属于云南省生产建设兵团、农垦总局,1978年8月接纳1892名越南归难侨后交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管理,1988年11月归口移交县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2009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6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华侨农(林)场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113号)的要求和“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

5、场”的改革目标,华侨农场实施全面改革,3月18日挂牌成立了耿马华侨管理区,为县人民政府派出的乡科级机构。管理区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和侨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干部人事按干管权限纳入地方统筹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县级发展规划,所有经费收支接受县级财政的指导、管理、审计和监督,管理步入正轨,基本实现改革和发展目标。目前,管理区辖14个生产队,总面积14.29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43万亩。全区总人口3551人,其中归难侨1988人,现有劳力1421人,离退休人员550人,机关管理人员27人。产业以甘蔗种植为主,水果、蔬菜、养殖等新兴产业为辅。2009年度全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383.1

6、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929.19万元,林业产值420万元,畜牧业产值851.34万元,加工运输业产值66.7万元,人均纯收入2927.5元。1.6.2发起缘由华侨管理区在农业上以甘蔗种植为主,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水果已成为当场的支柱产业,2009年,全管理区有六成以上的农户从事水果的种植,产量占全县水果产量的一半以上。随着管理区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水果种植面积2008年已达2000余亩,2010年预计5000亩规模。按5年丰产亩产5吨计,水果产量届时将达25000吨。随着水果种植的发展,经销也渐成气候,形成了加工经销链,产品出口到缅甸、泰国等国家,年出口创汇200万美元,果农户平年

7、增收6000元,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也随之进入倡导科技、信息及资源优化配置的时代,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业就推到国际市场竞争的平台上,传统的水果分散经营、提篮小卖要想与国外专业组织、跨国公司竞争,只有寻求一套适合市场需求的标准化栽培管理及经营措施的模式,采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及独特的营销策略,才能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华侨管理区目前没有一家专业批发市场,果农以街代县,无法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从而制约了水果产业的发展,建设水果专业批发市场显得尤为紧迫。为了进一步巩固扩大耿马县华侨管理区农业生产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步

8、伐,彻底解决流通不畅、保鲜滞后、信息不灵等问题,加速水果生产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使水果成为骨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县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根据耿马县“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耿马县拟在华侨管理区新建水果专业批发市场。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一期)序号项 目单位指标备 注1建设规模交易规模亿元3.2规模万公斤8002项目总投资万元38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370流动资金万元103项目占地亩20亩4项目建筑面积49335项目定员人206全年生产天数天3657人员工作天数天2518项目建设期年19设备装机容量KW50010收

9、入万元/年320正常年11总成本万元/年97.3正常年12税后利 润万元/年157.61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0.9214税后投资回收期年 6.5含建设期15盈亏平衡点%37.58第二章 市场分析2.1 市场分析2.1.1 耿马县华侨管理区市场现状。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近年来,耿马县华侨管理区正逐步加大市场建设的力度,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正在显现。专业市场正在形成,随着市场竞争和流通拓展,各类市场正在由综合经营向专业分工集结。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华侨管理区市场体系建设的规划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市场规模小、专业市场

10、少。2.1.2 耿马县华侨管理区市场现状。耿马县华侨管理区现有农贸市场一座,规模较小,这与华侨管理区是一个农业大管理区,水果特别丰富极不相称,不利于华侨管理区及周边地区大宗水果的销售,不能满足水果交易量日益的需要,急待建设。2.1.3 市场优势城镇人口、城镇规模的不断发展,为市场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水果市场的发展要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华侨管理区区位优势和农业大管理区及批发大管理区的地位,为建设农贸市场提供了有利的前提。华侨管理区公路运输网络,为方便集散水果提供了保证。耿马县是农业大县,水果众多,水果的外销量大,保证了市场有足够的水果销售来源。水果市场经营效益良好,经营门面

11、销售前景广阔。2.2 耿马县华侨管理区水果专业批发市场发展的前景分析2.2.1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商业及流通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长期以来商业独家经营,统购统销、封闭式、少渠道、多环节的商业流通体制被打破,基本上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开放式少环节的商业、流通新格局,市场空前高涨,商业稳步发展。2.2.2 华侨管理区是耿马县主要水果生产基地,产量25000吨,占全县产量的60%。现有的市场吸引周边村寨各族商户入驻,拥护不堪,很多商户进不了市场交易,日吞量2万公斤以上。水果专业批发市场项目建设不仅实现了“农户+基地+公司”经营格局,克服了市场滞销,物贱

12、伤农现象,而且形成了“内联千家万户,外接中外市场”机制,加粗拉长了产业链条,为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由此可见,该项目发展前景看好,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第三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3.1 建设规模该项目占地面积2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933m2,其中集中交易大棚建筑面积2000m2,独立门面交易区建筑面积1600 m2, 道路 场地硬化1000 m2,场地绿化1000 m2。固定资产总投资370万元,其中独立门面交易区160万元,分为两排两层,每层10间门面,二楼为商住;集中交易大棚140万元,道路及场地20万元,场地绿化费用8万元,水电等公用工程设施30万元,其它费用等12万元。3.2

13、建设内容3.2.1市场本市场为钢屋架结构,檐高5.5米,市场面积2000m2,屋架每栋100米长,跨度10米。地平为20厘米厚的混凝土。3.2.2场地道路市场内道路及场地路基按三合土碾压,路面为20厘米厚的混凝土,面积为1000m2。3.2.3配套设施市场两侧为独立门面交易区,每边10间,进深12米,宽3.3米,砖混结构,一楼用于交易,二楼用于住宿、餐饮、娱乐、检测、业务联系等。第四章 建设条件4.1 区域位置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北纬23212401,东经98489952间。山地面积约占92.4%,坝区约占7.6%。境内峰峦重叠,山川纵横,连绵起伏的耿马大山自北向南横亘中部,把

14、耿马截为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区,把孟定、勐简、河外、福荣分隔于耿马的北面。整个耿马地势自东向西呈梯级递降,一般海拔在1500米左右,最高3230米,最低孟定坝南定河出境口海拔450米,地理构造以断裂为主,形成了孟定、勐简凹陷带坝区,福荣、河外、耿马大山皱褶带山区。耿马地处热带、亚热带,北回归线横穿境内,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湿热,降雨丰沛,阳光充足,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农作物终年生长,树木四季常青,为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9,年均降雨量1045.7毫米,无霜期317天。耿马华侨管理区位于耿马县东北方向,地处东经992538,北纬233249,距耿马县人民政府所在地7公里,东西最大跨径4公里,南北最大跨径1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丘陵地形,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316毫米,6月份至10月份为雨季,11月份至翌年5月份为旱季,海拔1067.4米至1195.2米。全区辖14个生产队,国土总面积14.29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43万亩。全区总人口3551人,1433户,其中归侨1988人,981户,分别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印尼等国家。现有劳力1421人,离退休人员550人,机关管理人员27人。4.2 自然条件耿马华侨管理区属于澜沧江流域小黑江水系忙片河的上游,引区发源于流域西北部海拔1770m的高山,引区取水口位置:东经:99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