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新课标要求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048650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新课标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新课标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新课标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新课标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新课标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新课标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新课标要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新课标解读第二学段 学段目标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 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

2、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 过程与结果。 4. 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授课:XXX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

3、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内容目标(一)数的认识 1.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 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3. 会运用数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 知道 2,3,5 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 1-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 10 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能找出 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5. 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4、在 1-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 最大公因数。 授课:XXX 6. 了解自然数、整数,奇数和偶数,质(素)数和合数。 7.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参见例 26);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8. 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 9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二)数的运算 1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5、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会应用运算律进 行一些简便运算。 4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5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6能解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授课:XXX9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10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三)式与方程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

6、字母表示数。 2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3. 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如 3x+25,2x-x3),了解方程的作用。 4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四)正比例、反比例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3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关系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五)探索规律 探求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二、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 1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

7、线。 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4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授课:XXX5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 6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7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8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9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二)测量 1能用量角器量指

8、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 30,45,60,90角。 2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知道面积单位:千米 2、公顷。 4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6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 3、分米 3、厘米 3、升、毫升),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感受 1 米 3、1 厘米 3 以及 1 升、1 毫升的实际意义。 授课:XXX7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9、,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体验某些实物(如土豆等)体积的测量方法。(三)图形的运动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 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能在 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 3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四)图形与位置 1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能根据物体相对于

10、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位置。3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4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知道数对(限于正整数)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三、统计与概率 (一)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授课:XXX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 2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 3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4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5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6能解释统计结果,根

11、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参见例 42)。 2通过实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 小作出定性描述,并和同学交流(参见例 42)。 四、综合与实践 1. 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在给定目标下,初步体验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 授课:XXX4. 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所用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线和角 单元学习目标: 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指定大小的角。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授课: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