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英文全称:Chinese Wechsler Intelligence • Scale for Children英文简称:C-WISC• 一、修订的背景 在新修C-WISC时,我国已有韦氏三套智力量表,如WAIS 1981、WISC-CR 1986、C-WYCSI 1986;为什么要再做修订呢?原因有: 1.希望解决三套智力量表的衔接性 ① 韦氏三套原版测验彼此之间本来衔接欠佳,这表现在同一受试用两个相邻量表测试,测得的结果不等值• ② 我国现有的修订本又是出自不同人之手,其衔接口自然更大 2. 希望今后编制一个能适用于从幼儿到成人的统一量表 在测验的编制上,考虑到了今后能向高、低年龄儿童延伸的可能性 3.希望建立全国城、乡两套年龄常模 4.测验的修订得到了林传鼎教授的同意及湖南省卫生厅的资助• 二、修订过程• 三、C-WISC的特点 1.中国化程度较高 除沿用韦氏测验的基本构架外,在测验内容上作了很大的改变:跟WISC-R相比,沿用项目仅占9.4%,新编项目占77.7%,修改原版项目占12.9%,使之更为适合中国经济、文化背景,符合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 2. 制订了城乡两套常模 更适合我国经济、文化背景 3. 手册内容详尽 ① 大量的信、效度资料 ② 因子智商换算法 ③ 简式用法 ④ 有关统计学资料 ⑤ 详细的评分标准 4. 工具设计新颖、做工精美 、 城市与农村版合二为一• 四、C-WISC的基本内容 以美国1974年的WISC-R为兰本而修订,沿用WISC-R的基本测验构架,理论上仍遵循Wechsler的言语、操作智力两分法分测验内容作了很大的修改• 具体包括下面一些测验内容 言语分量表 操作分量表 1.知识 7.填图 2.分类(WISC-R为相似性) 8.图片排列 3.算术 9.积木图 4.词汇 10.图形拼凑 5.领悟 11.编码 6.背数• 值得提出的二个问题 1.测验建构方面 言语测验中的背数测验为备用测验: ①在计算智商时一般不用,只计算前 5个测验。
② 背数测验作为备用测验,如在常规的 5个言语测验中有一个因故不能做可 代之③ 有其自己的功能:测短时记忆与注意④ 因子智商中要用到 2.测验形式上 用分类测验代替原先的相似性测验, 其优点在于:a.在功能上,除了测量相似性测验 能测量到的抽象、概括能力外,还 测量到了受试的分析、综合能力b.评分上:分类测验按分类正确与否 及概括水平二者进行,较相似性测 验更客观 c. 也更符合我国儿童心理发展的变 化规律 从具体→抽象; 从只知其然→知其所以然d.实施较容易,便于掌握 ① 二→三→四个客体; ② 从具体的颜色、形状、图形→抽 象的文字• 五、常模样本情况 见P21→样本的标准化 (一)大体情况 1.年龄 6-16岁,每一岁一个年龄组,共11组,每组城市300人,农村150人为了使各个年龄组内样本特征大体相似,实际取样及分数转换按半岁为一组• 2.男∶女=1∶1 3.城(县属镇以上)乡(县属镇以下)(有的区考虑集居人口多少),划分是相对的,划分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城乡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状况。
而经济、文化背景对智力有较大影响 4.父母各种文化职业均有一定比例,基本符合人口资料比率• (二)了解常模样本状况的目的 1. 帮助我们选用合适的测验 如年龄是否合适测验是否适合受试 (非汉文化,偏僻山区)2. 帮助我们对测验者的分数作出合理 解释 拿测试者的情况与常模资料相比,看 其处于什么一个位置如:a.年龄 10岁1个月与10岁3个月相比可能要差一点→属正常现象• b. 地 区 发达地区>落后地区c. 父母文化,职业的影响 一般而言,父母文化职业高的要比 父母文化职业低的要好些 d.受试者的文化状况 在成人:大学生、高中生应该处于什么一个智力水平,因此,有人提出用预计智商要估价受试者当前的智力水平如某大学生因脑外伤、做智力测验IQ为90,尽管其分数仍在正常范围,但我们仍然有理由说,他的智力可能受到了损害,因按理(预计)应在110分左右 在儿童:我们发现所处的“年级”对智力也有较大影响 一般而言,所受教育年限越高,智力也越高。
因为学校教育对智测成绩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言语智力 比如:7岁2年级学生智力>7岁1年级学生智力 因此,有人提出“年级”常模的概念• 六、C-WISC的信、效度分析 (一)测验的信度 有多种考验信度方法,如分半信度、重测信度及同质性信度,在这里主要介绍重测信度 1.定义:指两个时间先后两次测量所得结果的稳定性 2.影响因素 除受测验结构,实施方法、记分方法等影响外,还受下面因素影响: ① 受试因素: a.身体状况:疲劳,疾病等 b.心理状态包括情绪、个性、智力水平(高、中、低)、合作程度、年龄、动机 ② 主试者因素:测验技术熟练程度③ 测验本身因素:测题内容的熟悉、 记忆,对做题方式的熟悉(练习效应) ④ 时间因素 相隔时间长→练习效应小 相隔时间短→练习效应大 3.重测信度指标的评价① 相对稳定性——通常用相关系数来表示 r高→稳定性好 r低→稳定性差 要作相关显著性检验因r高低受样本影响,样本小,虽然相关较高,但不一定有显著性。
② 绝对稳定性——两次测验结果的相差值 不能相差太大现在提出要综合考虑 4.C-WISC的重测信度 1) 相对稳定性 城 市 农 村样本(混合样本) 151 74相隔时间 2-7周(平均26天) 2-7周(平均23天)各分测间相关 0.59~0.80 0.58~0.78 VIQ相关 0.84 0.81 PIQ相关 0.79 0.72 FIQ相关 0.86 0.77 2) 绝对稳定性 城 市 农 村各分测验平均相差 +1.1 +1.1 VIQ相差 +4.3 +4.3 PIQ相差 +11.0 +11.9FIQ相差 +8.0 +8.3• 5.在临床与科研工作中的意义① 在临床上,对受试重复测试时,要 考虑“重测效应”对测验结果的影响。
② 在研究工作中,为了正确判明“实验 效应”,要设计对照组用差值做比 较③ 重复测试时,为减少重测效应,可选 择平行版本做测试,如记忆甲、乙式• (二)测验的效度 1.C-WISC结果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研究发现,VIQ,PIQ、FIQ与学习成绩呈中等水平的正相关,r在0.2~0.5之间 这说明:智测结果对学习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一般而言,智力高的人,学习成绩较好;智力差的人学习成绩较差但不是绝对性的关系,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仅与智力有关,而且受一个人的情绪、个性、学习动机、学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只凭智测结果,就随便给一个学生贴标签 2.跟国内现有3套韦氏智力测验结果的比较 1)与WAIS-RC的比较 C-WISC与WAIS-RC两测验在16岁相重叠,可选其中任何一套测验 同一批被试,先后用两套测验测试结果发现:在成人智力测验上的得分系统性地高于在C-WISC上的得分,VIQ、PIQ、FIQ平均相差6、1、4分。
2)与C-WYCSI测验结果的比较 两套测验在6岁组相重叠 结果发现: ① VIQ C-WISC比C-WYCSI高6分② PIQ C-WISC比C-WYCSI低6分③ FIQ C-WISC比C-WYCSI高1.5分 从C-WISC与WAIS-RC及 C-WYCSI在重叠年龄测验结果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在高年龄段量表上的得分高于在低年龄段量表上的得分,国外3套韦氏量表也有类似情况,并且发现:我们3套韦氏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值较原版3套韦氏测验结果差异值有所缩小,这说明:C-WISC 与WAIS-RC,C-WYCSI难度衔接较好• 实际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了解这样差异及其大小,对于我们今后在追踪观察时,如先做C-WISC后做WAIS-RC或先做C-WYCSI后做C-WISC,所测得的智商值作出正确的估价是有帮助的 重叠年龄测验的选择问题: 在6岁组既可选C-WYCSI,也可选C-WISC;在16岁组既可选C-WISC,又可选WAIS-RC,那么到底选哪一种比较合适呢? 其原则是: ① 比较两套测验标准化程度:如取样代表性、信、效度的高、低等。
② 修订的时间:一般来说,新测验比旧测验好 ③ 受试的智力状况,高、中、低智力 一般而言,如果两套测验标准化程度,修订相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