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鹿的分类.doc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5.51KB
约12页
文档ID:548045759
中国鹿的分类.doc_第1页
1/12

中国鹿的分类中国是世界上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鹿是我国及其重要的自然财富我国是鹿类动物的发源地,野生鹿类资源丰富,曾分布极为广泛鹿类动物在动物学分类上隶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真兽亚纲(Eutheria)、偶蹄目(Artiodactyla)、反刍亚目(Ruminantia)、鹿科(Cervidae)动物目前多数分类学家认为,鹿科动物的共同特征是:眼眶前有眶下脉,足有蹄腺,肝脏无胆囊根据此类标准,世界上有40多种鹿,中国有16种鹿中国现存的鹿科动物共计9属,16种,其中鹿亚科7种,空齿鹿亚科3种,獐亚科1种,麂亚科5种种的分类如下:鹿科Cervidae一、獐亚科Hydropotiae1、獐属Hydropotes1.1獐Hydroptes inermis swindoe,1870二、麂亚科Mumtialinae1、毛冠属 Elaphodus1.1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 Milne-Edwards,18712、麂属Muntiacus2.1黄麂(小麂)Muntiacus reevesi ogliby,18392.2黑麂(毛额黄麂)Muntiacus crinifrons sclater,18752.3赤麂Muntiacus muntjak Iimmermann,17802.4菲氏麂Muntiacus feae Thomas & Doria,1889三、鹿亚科Cervinace1、斑鹿属Axis1.1豚鹿Axis porcinus Zimmermann,17802、鹿属Cervus2.1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ek,18382.2马鹿Cervus elephus Linnaeus,17582.3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 Przewalski,18382.4水鹿Cervus unicolor kerr,17922.5坡鹿Cervus eldi M’clellande,18423、麋鹿属Elaphurus3.1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 Milue-Eewards,1866四、空齿亚科Odocoileinae1、驯鹿属Rangifer1.1驯鹿Rangifer tarandus Cinneus,17582、驼鹿属Alces2.1驼鹿Alces alces Linnaeus,17583、狍属Capreolus3.1狍Capreolus capreolus Linnaeus,1758鹿科动物是我国蹄类动物的最大一科,其中麂属的大部分种类,以及獐、毛冠鹿、麋鹿、白唇鹿等均系中国特有或主要分布在我国境内的种类。

獐亚科Hydropotinae是小型的鹿类,是唯一雌雄均没有角的鹿獐属Hydropotes仅獐属Hydropotes inermis-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和江南各地,而朝鲜北部以及邻近的我国辽宁边境地区也有分布 麂亚科Muntiacinae是小型的鹿类,有小型的角,同时也有獠牙,角内弯,不分叉或仅分一小叉现存麂亚科仅有2属,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各地毛冠鹿属Elaphodus属,仅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一种,除可见于缅甸北部外,基本为我国南部的特产麂鹿Muntiacus种类略多,近年还有新种被发现,其中黑麂Muntiaus crinifrons和黄麂Muntiaus reevesi等为我国特产 鹿亚科Cervinace是中、大型的鹿类,雄性,有分叉的角,雌性无角,幼鹿身上有多花斑,有些种类花斑在成年后消失,有些种类则终生保留现存的鹿亚科仅有3属麋鹿Elaphurus仅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一种,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北,为我国特产,野生的早已灭绝斑麋鹿属Axis仅豚鹿Axis porcious一种,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目前在我国境内已经消失,在国外分布于南亚、东南亚。

鹿属Cervus是鹿亚科最大一属,其中梅花鹿Cervus nippon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水鹿Cervus unicdor分布在华南、西南;坡鹿Cervus eldi分布在海南岛;马鹿Cervus elaphus分布在东北、西北;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分布在青海、四川、西藏接壤处的高原地带鹿属中我国最著名的种类是梅花鹿和白唇鹿,其中梅花鹿以产珍贵的鹿茸而闻名,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野生的梅花鹿非常稀少,有些亚种野生者可能已经灭绝;白唇鹿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产,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高原鹿类,非常珍贵空齿鹿亚科Odocoileinae是非常多样化的一个类群,成员差异较大我国驼鹿属Alces仅驼鹿Alces alces一种,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鹿,驯鹿属Rangifer仅驯鹿Rangifer tarandus一种,是唯一雌雄均有角的鹿,驼鹿和驯鹿我国仅见于东北部分地区,数量稀少,其中驯鹿为半野生狍属Capreolus仅Capreolus capreolus一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中国现存16种鹿基本情况概述如下:◆梅花鹿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比较小;鹿有角,一般四叉。

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臀斑白色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季节不同,栖息地也有所改变雄鹿平时独居,发情交配时归群晨昏活动,以青草树叶为食,好舔食盐碱每胎1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点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俄罗斯头部略圆,颜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大而圆,眶下腺呈裂缝状,泪窝明显,耳长且直立四肢细长,主蹄狭而尖,侧蹄小雌兽无角,雄兽的头上具有一对雄伟的实角,角上共有4个杈,眉杈和主干成一个钝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离较大,位置较高,常被误以为没有次杈,主干在其末端6分两个小枝主干一般向两侧弯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横抱,角尖稍向内弯曲,非常锐利◆马鹿马鹿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共有24个亚种,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身体呈深褐色,背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斑点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茸角的第二叉紧靠于眉叉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马鹿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

9-10月份发情交配,孕期8个多月,每胎1仔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北非马鹿是大型鹿类,体长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200千克,雌性约150千克由于产地不同,马鹿的形态也有一些差异,在全世界共分化为24个亚种,中国的马鹿大约有7~9个亚种之多,大多是中国的特产亚种雌兽比雄兽要小一些 头与面部较长,有眶下腺,耳大,呈圆锥形鼻端裸露,其两侧和唇部为纯褐色额部和头顶为深褐色,颊部为浅褐色颈部较长,四肢也长蹄子很大,尾巴较短马鹿的角很大,只有雄兽才有,而且体重越大的个体,角也越大雌兽仅在相应部位有隆起的嵴突雄性的角一般分为6或8个叉,个别可达9~10叉在基部即生出眉叉,斜向前伸,与主干几乎成直角;主干较长,向后倾斜,第二叉紧靠眉叉,因为距离极短,称为“对门叉”并以此区别于梅花鹿和白唇鹿的角第三叉与第二叉的间距较大,以后主干再分出2~3叉各分叉的基部较扁,主干表面有密布的小突起和少数浅槽纹夏毛短,没有绒毛,通体呈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冬毛厚密,有绒毛,毛色灰棕臀斑较大,呈褐色、黄赭色或白色马鹿川西亚种,背纹黑色,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几乎盖住整个臀部,与马鹿其他亚种不同,故亦称“白臀鹿”。

◆白唇鹿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又名黄鹿,白鼻鹿,“哈马”(藏语),因其角叉的分叉处特别宽扁,故也称做扁角鹿 为大型鹿类,体型大小与水鹿、马鹿相似唇的周围和下颌为白色,为中国特产动物白唇鹿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地区的山地动物,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加以保护白唇鹿体形高大,体重在300公斤以上,体长1.55米至1.9米,肩高1.2米至1.45米,臀高1.15米至1.35米,站立时,其肩部略高于臀部耳长而尖通体被毛十分厚密,毛粗硬且无绒毛,毛色在冬夏有差别鼻端两侧、下唇记下颌白色雄鹿具茸角,一般有5叉,个别老年雄体可达6叉,眉枝与次枝相距远,次枝长,主枝略侧扁因其角叉的分叉处特别宽扁,故也称做扁角鹿雌鹿无角,鼻端裸露,上下嘴唇,鼻端四周及下颌终年纯白色臀部具淡黄色块斑,因此当地人又称其为“黄臀鹿” 毛被及色调在冬夏有差别冬季毛被厚,毛略粗而稍有弹性,毛形直,毛尖处稍弯曲,通体呈现一致的枯黄褐色,胸腹及四肢内侧乳白或棕白色,四肢下端棕黄浅褐色,臀斑黄白色;夏季毛被薄而致密,通体色调多变异,有褐棕色、灰褐色或灰棕色等,臀斑棕色或黄棕色出生鹿羔毛被柔软,在浅棕色的体背分布有不规则的斑点。

青海师范大学生物系对白唇鹿被毛的形态进行了宏观及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其被毛仅由针毛组成针毛的毛径特粗;髓质极发达,髓质指数高达96%;髓质形态为蜂窝状网格型;皮质呈退化状态针毛具有很强的保温性,是适应高寒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白唇鹿的心肌细胞线粒体密集,功能活跃,还可见到肥大的线粒体,和是机体对低氧环境代偿的结果◆水鹿 水鹿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体型最大的鹿类,身长140~260厘米,尾长20~30厘米,肩高120~140厘米,体重100~200千克,最大的可达300多千克体型粗壮接近马鹿雌鹿较矮小水鹿泪窝较大,鼻镜黑色,颈毛较长,尾端部密生蓬松的黑色长毛被毛黑褐色,冬毛深灰色有黑棕色背线,臀周围呈锈棕色,无臀斑茸角为单门桩,眉枝喜水,常活动于水边,栖息于阔叶林、混交林、稀树的草场和高草地带,清晨、黄昏觅食雨后特别活跃平时单独活动,有一定的行动路线分布于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中南半岛以及东南亚等地区雄鹿长着粗长的三叉角,最长者可达 1米毛色呈浅棕色或黑褐色,雌鹿略带红色颈上有深褐色鬃毛体毛一般为暗栗棕色,臂部无白色斑,颌下、腹部、四肢内侧、尾巴底下为黄白色与其他鹿种相区别的重要特征是:角小、分叉少;门齿活动;颈腹部有手掌大的一块倒生逆行毛;毛呈偏圆波浪形弯曲。

水鹿体毛粗糙而稀疏,雄兽背部一般呈黑褐或深棕色,腹面呈黄白色,雌兽体色比雄兽较浅且略带红色,也有棕褐色、灰褐色的个体颈部沿背中线直达尾部的深棕色纵纹是水鹿的显著特征之一面部稍长,鼻吻部裸露,耳朵大而直立,眼睛较大,眶下腺特别发达,尤其是在发怒或惊恐时,可以膨胀到与眼睛一样大水鹿的四肢细长而有力,主蹄大,侧蹄特别小尾巴的两侧密生着蓬松的长毛,看上去好似一把扇子,尾巴的后半段呈黑色,腹面颜色雪白只有雄兽头上长角,角从额部的后外侧生出,稍向外倾斜,相对的角叉形成“U"字形角形简单,呈三尖形角的前端部分较为光滑,其余部分粗糙,基部有一圈骨质的瘤突,称为“角座”,俗称“磨盘”水鹿的角在鹿类中是比较长的,一般为70~80厘米,最长的可达125厘米◆坡鹿坡鹿是印度泽鹿的同属,外形与梅花鹿相似,但体形较小,花斑较少由于它分布在海南西部的丘陵草坡地带,故称海南坡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历史上,坡鹿曾广泛地分布于海南各地据历史文献记载,乐会、定安、崖州、陵水、万州、临高、澄迈、感恩、儋州、琼中等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