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041175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氏之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杨氏之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杨氏之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杨氏之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杨氏之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氏之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氏之子教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课时安排 12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 师: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 (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梁国杨家有个孩子,才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杨家孩子为他摆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

2、杨梅让杨家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孩子马上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 反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风趣,幽默等。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 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这个故事。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0课杨氏之子(板书)。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课文

3、。 (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 (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5.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 (1)梁国: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 (2)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 (3)其父:他的父亲。其,他。 (4)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

4、,摆设,摆出。 (5)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 (6)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7)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 (8)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呼。禽,鸟类。 以上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自己获取答案,如果学生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有些字词义可以与学生熟知的成语熟语等相联系,以加深理解,如,“此”可以与“原来如此”联系;“闻”可以与“百闻不如一见”联系。 6.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三、讨论交流,领悟幽默 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

5、是什么? 2.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 板书:杨氏之子杨梅 孔君平孔雀 (“杨梅”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杨”没有关系。孔君平故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样说话,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非常亲切。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非常轻松愉快。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 四、朗读全文 五、延伸拓展 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你听说过类似的故事吗?(学生交流) 六、课堂表演 让学生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分小组根

6、据课文内容演简短的课本剧。然后推荐一组面向全班表演。及时组织评价。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想想它们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给看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了解义庆的世说新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古代有一个

7、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大家想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也叫文言文杨氏之子。2读题,解题。( “之”相当于“的”,“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二、读通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课文。2检查读通情况(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为应(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

8、表达意思,因此要停顿。)(3)反复熟读设计意思:这是小学生初次学习文言文,因此把文章读正确是学习的重点。三、理解文意1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批注在文中,据此初步理解句意。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以下字词比较陌生或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1)其父:他的父亲。其,他。(2)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3)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4)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5)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6)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呼。禽,鸟类。以上问题,可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讨论自己获

9、取答案,如学生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四、体会语言精妙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九岁孩童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2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孔雀是夫子家禽”显得生硬,有顶嘴之嫌,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0、,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反映出孩子思维敏捷,语言幽默。)3想像: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表达,进一步体会孩子所答言语的妙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五、拓展阅读鼓励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小故事,大体了解内容,体会语言妙在哪里。六、课外延伸,综合学习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活动要求,自选活动方式,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本次任务布置后,教

11、师要及时掌握信息,适时调控指导,并且要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可与“回顾拓展”中的“展示台”相配合,也可结合语文课、语文活动积极创造展示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机智、语言的风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意思。背诵课文。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重点: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

12、到有感情地朗读。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的语言。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人物语言的精妙。教具准备:幻灯片、相声片段牛年牛学生准备:搜集精妙的语言故事(师推荐评书、小品、相声等)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1、听相声片段牛年牛,说说牛群的话妙在哪里。师引导: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那么机智巧妙的语言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精妙的语言吧!出示幻灯片,板书课题:杨氏之子。2、破题:“吾乃李氏之子”。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我是姓李人家的儿子。“之”是“的”的意思。)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你可以用这种方式介绍一下你自己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读课文

13、。能不能说说你初读文言文的感受?2、你们认真听一听老师范读,想一想我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3、师:从老师的读中,你知道读文言文要注意什么问题?小结:一定要注意适当的停顿。4、展示幻灯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你们愿意读好吗?请用“/”做好正确的停顿,然后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5、检查诵读情况,随机指导。(1)各小组内两人互相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相机指导:“诣、应”的读音)(2)哪个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教师鼓励性评价。)三、反复朗读,明白

14、大意。1、再读一读课文,先自己说说每句话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个记号。2、小组内交流你所理解的句子意思,听一听组内其他同学的见解。3、全班交流你对全文句子的理解。教师渗透学法指导。(1)在班内展示、交流句子的理解。每组交流一个文言句的意思,然后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幻灯片展示:利用工具书、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查阅资料等。)(2)比较“家禽”的古意、今意有什么不同。四、品读句子,体会杨氏之子巧妙的应答。1、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儿?把自己的体会写在预习本上。全班交流展示:(1)学生交流:孔君平说杨梅,杨氏之子马上由他的姓联想到孔雀。以姓氏巧妙做答,杨家小儿的回答真妙呀!(师生归

15、纳:姓氏上做文章)(2)教师扮演杨氏之子,学生扮演孔君平。读时,教师故意落掉“未闻”两字。引发讨论:老师这样回答和文中杨氏之子那样回答,那个更好?为什么?(幻灯片展示: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也就是说杨梅不是我家的果子)多了“未闻”二字,我们可以看出说话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归纳:说话要委婉)(3)幻灯片展示,小结:杨氏之子不仅否定了孔君平的观点,更委婉地回答了他的话。五、揭示人物形象。那你觉得杨氏之子怎么样?(生答:聪明、机智)文中的哪个词和“聪明”意思相同?(生答:聪惠)你能从文中哪个词看出这个孩子确实是才思敏捷,非常机智吗?可以同桌或小组内议一议。(生答:应声)教师小结:对,从一个词语就能反映出一个人物的形象来。同学们在作文中要学以致用啊!六、拓展、迁移。1、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