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中“早恋”的认识.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040738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学生中“早恋”的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学生中“早恋”的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学生中“早恋”的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学生中“早恋”的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学生中“早恋”的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学生中“早恋”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学生中“早恋”的认识.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学生中“早恋”的认识 有一则新闻:教师为了防止学生早恋,翻书包,查日记,结果学生诉诸法律,认为侵犯了她的权利,经法院审理,学生赢得了这场官司。消息发表后引来诸多议论。学生的早恋现象很使家长和教师头痛,对此现象应该如何认识及处理呢?一,青春期的性骚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伴随着生理发育,必然地在心理上引起一系列反应。由于性成熟,对异性会产生有别于同学间友谊的希望接近的冲动。这一冲动通常指向特定对象且情绪强烈。有位男生说,他每天一早起来去跑步,终点是一位女同学的家,目的是希望这位女同学能看到他一眼。性骚动也表现为对异性广泛的注意。一位女同学说,她们就想约男同学一起到公园去玩,因为全是女生没劲。这一时期

2、还会出现在梦中性交,导致梦遗等。这一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如果这些反应一点没有,倒反而应该怀疑是否生理发育出了问题。二,人的需要是矛盾的综合体人有多种需要,这些需要间充满了矛盾。一般说大部分同学并不会因为性萌动而做出很越轨的事情,因为他们还有很多顾虑。例如:会不会被同学嘲笑,被师长责骂,被别人认为人品恶劣,没有道德,如果对方拒绝脸往哪里搁,对自己将来会带来什么影响等等。但是他们还是很难抵御内心的骚动,于是就阅读一些言情小说,伙伴间还会有一些带色情的言谈,以获得内心的宣泄与慰藉。此时通常处于矛盾的心理:既觉得下流又觉得有趣。这一情况告诉我们,在各式各样的需要中,人是按各种需要代数和的最大值

3、来确定其行为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注意提升符合社会要求的需要,就能有效地阻遏性骚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情绪状态也是导致行为的原因,在性格的培育上如果养成三思而行的习惯,就能防止偶然的出轨。三,师长对学生早恋的顾虑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这种状态,主要有两个顾虑。一般是怕分心而导致学业下降;另外是怕做出有伤风化,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不分青红皂白,一有苗子就严厉惩处。或者发动“群众”(如亲友,班级同学)声讨,步步为营,力求防患未然。在重压下,学生千躲百赖,于是搜查证据就成为这一战役的重头戏。四,孩子们怎么想就作者的经验,在春情萌动期的孩子,一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对于师长的教育,

4、他们总可以找出很多官面堂皇的理由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进行申辩。例如:我们仅是异性同学间的友谊嘛,知心朋友一定要同一性别吗?我觉得他好,讲得来,大家彼此帮助,互相促进,学业反而进步。如果你问他好在哪里,她能告诉你一大堆优点,简直没有肚脐眼。而且都有事实依据。然而在初中阶段,教师心目中的好女孩,她们心仪的对象往往是班级里调皮捣蛋的男孩。可见她们选择的标准带有很大的动物原始野性的成份。男同学也是这样。但他们并不意识。师长及周围环境的压力,可以使胆小的孩子怯步,把对异性的倾慕压抑于心底,等待以后的爆发。性格比较倔强的孩子转入地下,由于地下活动带有更多的神秘感和刺激感,就会使他们陷入更深的感情旋涡,以致于

5、日后更难处理。一些平时经常受训斥的孩子,内心与师长十分对立。压力一大,在逆反心理的支配下就走极端。平时受娇宠的孩子,由于经不起挫折,可能模仿殉情故事。极端事件变异很多,通常都很棘手。如果在班级里动用舆论压力,就深处看,学生的内心倾向于被批判一方。五,对教育的几点建议1.从小养成遇事愿意向师长诉说的习惯。它主要取决于你能了解他们,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用他们的观点和思路去分析孩子们面临的情境。其要点是教育民主。这样你就能知道他们真实的想法。而且这对于开朗的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2.承认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状态,给以必要的疏导。有了第一点的基础,彼此比较容易沟通,他们会向你讲述自己的想

6、法。对青春期出现的变化,不妨拆穿西洋镜,他们就会认识自己的隐私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这将减少有意无意的文饰对教育的干扰。须知认识自己丑陋的一面,对于扎扎实实做人是至关重要的。举一教育实例:有一初一男生在同学中喜欢讲男男女女的色情话。我第一次找他,只问他两个问题:“班级里有些同学喜欢讲也喜欢听这种话,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呢?”,“你猜猜看,为什么讲的人会这样得意?”,“你去想一想,过三天把答案告诉老师好吗?”。用了二分钟。第二次谈话侧重第二个问题,指出如何才能取得他人的尊重,应该在哪一些方面来取得同学的青睐。用了一个多小时。第三次从生理心理角度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指出它的危害。(教育是一

7、门艺术,其效果取决于学生个性,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等。本例说明如何拆穿,如何避开证据的纠缠,如何消除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戒备和抗拒心理,以及为达到目的如何铺垫)3.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爱情永远是文学的主题,但是人的一生并不全是爱情。它涉及人生的理想和抱负。人生观也是选择心仪对象的重要标准。如果我们强化了正确人生观指导下的需要强度,就有可能抑制由性需要带来的可能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显然,人生观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它不是临渴掘井能奏效的。也就是说,早恋问题的教育远在它发生之前。4.教给识别他人,特别是识别异性的方法。人说初恋是美妙的,是少男少女的游戏,在他们眼里,初恋的对象是不可能再好的完人,其原因在于对异性的特殊感情蒙蔽了良知。因此教给他们如何摆脱微妙情绪的影响去识别异性,并鼓励他们结交更多的异性,有助于辨识异性和把握自己。这方面的教育似以社会见闻和小说故事为好。5.认识社会,认识婚姻。由于12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