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柳林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03981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柳林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柳林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柳林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柳林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柳林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柳林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柳林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粒子中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ABCD2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C该反应前后生成了两种新物质D该变化过程中可

2、以说明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可再分3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物质,消耗氧气,保护灯丝,该物质是( )A氯酸钾B氧化汞C二氧化锰D红磷4物质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烟雾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5下列所描述的现象或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氢氧化钠干燥O2、N2等B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为红色C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变硬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6下列有关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电解水时

3、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D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7改善人居环境是推动我县绿色崛起、实现更高质虽发展的重要举措。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人居环境的是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推行垃圾分类处理C全面推进污水治理D加强生态湿地保护8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A物质的鉴别B物质的制备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开水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选择合理催化剂将水变成油(油含碳元素)C物质的应用D物质的提纯液氮用于医疗手术红磷用于制造照明弹用明矾除去水中的不溶物用加热煮沸方法除去汽水中的碳酸AABBCCDD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

4、量最多的是氧元素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判断出该化学反应的快慢C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之比是 2732102D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10比较1molH2O和1mol 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相同 B分子数相同 C含有氢分子数相同 D含有氧原子数相同11下列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 pH 范围,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胰液(7.58.0)B唾液(6.67.1)C胆汁(7.17.3)D血浆(7.357.45)12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给液体药品加热B除去水中的泥沙C取用液体药品D读出液体的体积二、填空题(本题

5、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b的名称:_。(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时,装置应选用_(填字母)。(3)若用E装置收集某气体,说明该气体具有哪些性质_。14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某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除氧剂和氧气反应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2)为提

6、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前注意的事项是:装置的_要良好和药品的量要 _。(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_(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该除氧剂在反应物和反应后的生成物两方面应满足的条件是:反应物方面_,生成物方面_。15(1)实验室中常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写出它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反应;发生装置应选用下图的_装置(填代号,下同);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 用收集装置_,如果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

7、装置是_ ,验满的方法_ 。实验结束时为防止试管炸裂,应先_,后_。若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口进入,水从_口排出,此收集方法也可称为排水集气法。(2)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固体与稀硫酸(H2SO4)在常温下反应制硫化氢(H2S)气体和硫酸亚铁(FeSO4)。硫化氢气体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试写出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制取硫化氢时,发生装置应选用上图所示的装置(填代号,下同)_;收集硫化氢气体时,只能选用_装置。16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实验一:区分硬水和软水。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

8、同外,还必须要控制 _相同。实验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对比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实验三:探究氧气的性质。装了氧气的集气瓶甲和乙,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更旺,上述实验证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_;(2)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为了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的组成情况,童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求混合物中发生反应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3)混合物中氯化钠和

9、碳酸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4)用15%的浓盐酸配制实验中所用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_;(5)求蒸发掉100g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18今年年初,科学家利用显微镜针头手工“敲打”原子,首次成功合成能稳定存在4天之久的三角烯分子三角烯(化学式为C22H14)将在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处理和自旋电子学等领域展现巨大应用潜力请计算:(1)C22H14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2)C22H1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国庆节小明去奶奶家度假,发现一个怪现象。用奶奶家的水洗衣服,擦了许多肥皂也不起泡。根据你所学的

10、化学知识猜想该地区的水属于什么水?如果有两瓶水,一瓶是该项地区的水,另一瓶为蒸馏水。用什么物质能鉴别出这两瓶水?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由图A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但不是稳定结构,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示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示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是氖原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8,不易得失电子,故C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D、由图示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为阴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

11、、B【解析】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生成了一种新物质,故C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变化过程中可以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故D错误。故选B。3、D【解析】A、氯酸钾不与氧气反应,受热时还容易产生氧气,灯丝更易氧化,故A错误;B、氧化汞与氧气不反应,故B错误;C、二氧化锰与氧气不反应,故C错误;D、红磷可以与氧气反应,常做白炽灯泡内的除氧剂,来保护灯丝,故D正确。故选D。4、D【解析】试题分析:A、红磷在氧气中

12、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正确。故选D考点: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5、A【解析】A、氢氧化钠固体干燥O2、N2等,是氢氧化钠吸收了水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为红色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灰浆粉刷的墙壁变硬的过程中生成了碳酸钙,属于化学变化D、生石灰和水反应能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3、6、D【解析】现象是指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感知的,例如颜色变化,吸热,放热,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A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B错误;C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少,故C错误; D.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D正确。点睛铁比铜活泼,铁可以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7、A【解析】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保护人居环境,故A符合题意; B、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保护人居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C、全面推进污水治

14、理有利于保护人居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D、加强生态湿地保护有利于保护人居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A【解析】A、根据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白酒与白开水的气味差异进行分析;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C、根据液氮汽化吸热、红磷燃烧的产物是一种白色固体进行分析;D、根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物质具有吸附性以及碳酸受热易分解进行分析。【详解】A、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不能,现象不同,根据是否产生气泡可以鉴别;白酒具有醇香气味,而水没有,因此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二者,故选项符合题意;B、可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水中不含碳元素,不可能变成油,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液氮能够起到冷冻的效果,可用于医疗手术,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