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 X 线诊断.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039127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 X 线诊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颈椎 X 线诊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颈椎 X 线诊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颈椎 X 线诊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颈椎 X 线诊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椎 X 线诊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 X 线诊断.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27 颈椎 X 线诊断拾遗前言:丁香园骨科时间微信平台在 11.27 日推送了一则颈椎 X 线诊断的 PPT,恰巧笔者最近也在收集整理有关X线下颈椎解剖参数方面的内容,希望同仁老师多多指正。目前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在颈椎疾患的影像学诊断中,CT、MRI 检查因其可直观地提供脊髓及神经根的形态特性、明确椎管狭窄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年轻骨科医生开始过多依赖于 CT、MRI 等检查。而对于传统的 X 线平片往往是一瞥而过,或者是不能够从一张颈椎 X 线片上获取足够有用的信息。笔者通过查阅书籍及相关文献,筛选出几组颈椎 X 线下常用解剖参数,希望可以对定量研究颈椎病变有所帮助。目前临床上主要从颈

2、椎正侧位片、颈椎过伸过屈侧位片(动力位片)、左右斜位片及颈 1-2 开口位片了解颈椎的生理曲度变化及功能活动情况。侧位片下需要测量的几组重要解剖参数。椎体高度:椎体上缘中点和下缘中点,两点之间的距离。椎间隙高度:包括椎间隙前缘高度 A(椎间隙前缘测量上位椎体下缘到下位椎体上缘连线的距离)和椎间隙后缘高度 B(椎间隙后缘测量上位椎体下缘到下位椎体上缘连线的距离)。如下图。因颈椎较腰椎位置高,轴向受力较小,颈椎很少发生压缩性骨折,因此颈椎椎体高度的变化往往体现在颈椎发生退行性病变,以及椎体前后缘骨赘增生时,进而导致椎间隙变窄。国内报道 X 线下颈椎退变的顺序依次为:椎体前缘骨赘增生,椎间隙变窄,钩

3、椎关节退变。薛庆云根据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还提出颈椎间隙高度指数的概念。颈椎间隙高度指数 = 侧位片上椎间隙前缘高度(A)与后缘高度 (B) 之和 / 相邻椎体高度 (C,D) 之和,即 Index=(A+B)/(C+D)。发现在最易发生退变的 C5-6 节段,椎间隙在 40 岁以后迅速下降。该指数可避免个体间身高的差异对椎间隙高度的影响,对研究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规律有很大作用。颈椎管率:即 Pavlov 比值,怀疑脊髓型颈椎病时可测量该比值。在认识颈椎管率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另外两组解剖参数,即颈椎椎管矢状径和相应椎体中矢径。椎管矢状径为椎体后缘中点到相应棘突椎板线的最短距离;椎体中矢径为椎体前

4、缘中点与后缘中点连线的距离。1986 年,Torg 等在 X 线平片上分别测量 C3C7 的椎管矢状径及相应椎体中矢径,并定义二者之比值 (a/b) 为颈椎管率(Pavlov 比值)。正常比值不小于 1,当 Pavlov 比值小于 0.75 时即可诊断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在国内外文献中对该指标的研究已经做了较多报道,认为颈椎管率基本上可避免颈椎 X 线片不同焦距、性别、体型等个体因素对颈椎管矢状径测量结果的影响,因而该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如下图。椎体间角度:连接椎体前缘中点与后缘中点(即椎体中矢径所在直线),测量相邻椎体中矢径所在直线之间的角度。各椎体间角度多在颈椎变直、生理曲度减小或消失

5、、颈椎反弓时减小。有文献报道测量 X 线下正常人体及颈椎病患者颈椎各椎体间角度,并将所测量数据相比较后发现颈椎病患者各椎体间角度较正常人体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下图。颈椎生理曲度:常采用 Borden 测量法从 C2 齿突后上缘到 C7 椎体后下缘画一条直线,沿各椎体后缘画一连线,在两线之间最宽处的垂直横交线的长度为颈椎生理曲度, 正常人为 7.612.2mm。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较正常人变直,甚至曲度消失或反凸。如下图。过屈、过伸侧位(动力性侧位片)测量的解剖参数动力性侧位片可判断颈椎的稳定程度正常动力性侧位片显示颈椎椎体前缘、后缘及棘突后缘连线。连线为三条相互平行的光滑连续曲线。而椎

6、体不稳症患者的动力性侧位片显示颈椎椎体前缘、后缘及棘突后缘连线连续性中断,出现“台阶样”改变,同时可判定椎体节段位移的程度、方向和特点。椎体水平位移颈椎处于过屈、过伸位时椎体向前、向后或侧方水平移位。当两椎体水平移位大于 3.5mm 时提示有节段性不稳定。但国外有学者认为当两椎体水平移位大于 3.0mm 时即造成颈椎不稳。相邻两椎间隙成角位移:颈椎处于过屈、过伸位时相邻两椎体间隙成角移位,当相差大于 11时提示有节段性不稳定。但 White 和 Panjabi 则建议以相邻两椎间隙成角位移相差超过 20为宜。如下图。左、右斜位片可测量椎间孔大小、变形。椎间孔主要有相邻椎体的上下切迹围成,当颈椎小关节、钩椎关节退变及骨赘形成时,可使椎间孔变形、变小,正常人第 C47 椎间孔的前后径平均为 6.5mm 土 1.0mm。当椎间孔变小后可致使其内通过的神经根受压,引起神经根型颈椎病。如下图。欢迎指正。谢谢。本文为丁香园骨科时间投稿作品,未经丁香园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