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渗透德育教育教案植树问题.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033881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渗透德育教育教案植树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上渗透德育教育教案植树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上渗透德育教育教案植树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上渗透德育教育教案植树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上渗透德育教育教案植树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上渗透德育教育教案植树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渗透德育教育教案植树问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树问题-德育渗透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6页至10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有效的动手,让学生发现三种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从各种验证方法中理解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3)数形结合,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2)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

2、,让学生体验植树问题中的三种基本情况。教学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CAI课件,答题纸,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出示有关于沙尘暴的视频。师:沙尘暴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一种惩罚,因为我们过去乱砍乱伐,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所以才有了现在的结果。你们知道治理沙尘暴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吗?植树造林、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是治理沙尘暴最有效的办法。出示植树造林的图片。师:当我们看到这一排排小树的时候,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其实里面蕴含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就一起探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设计说明:通过恶劣的环境导入课题,既提高了

3、激趣导入的效率,也对学生进行了适时地德育教育。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探究两端都栽的规律。1、创设情境,大胆猜想。出示例1。师:为了美化学校环境,学校要对校内的一条小路进行绿化,我们一起去看看同学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吧。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由于数据太大,不便于研究,所以为了探究的简便,我们把数据先改简单,把100米改为20米。(演示把100米改为20米)设计说明:通过教师的衔接语,有效渗透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较为复杂的问题的数学思想。学生小声读题,汇报信息。设计说明: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生独立思考,猜一猜

4、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汇报并说明自己是怎么猜的。设计说明:使学生亲身经历从猜测到验证的过程的同时,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师:到底谁猜得对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吗?要求:你们可以画一画、摆一摆模拟种树,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验证刚才谁猜得对。栽完后再在组内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设计说明:活动要求具体化,为学生有序、有效地操作验证、合作探究奠定了基础。A、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B、生组内交流想法。C、指名汇报。设计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并且允许和鼓励探究方法的多样

5、化。(2)根据操作,列式解答。师:你们能根据你们刚才的操作验证列式解答吗?A、生试列算式,指名板演。B、说明列式的理由。设计说明:操作验证完后马上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操作验证列式解答,自然由形抽象到数,使算式和操作联系得更紧密。(3)数形结合,建立模型。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引导学生明确:A、总长度间距不是等于棵数,而是等于间隔数。(板书:总长度间距=间隔数)B、棵数比间隔数多1,也就是棵数=间隔数+1。设计说明:通过算式总结和归纳间隔数的算法以及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从抽象地总结归纳中摆脱出来,形象且便于理解。(4)独立完成例1。师:现在你们能帮徐老师解答我们学校遇到的问题了吗?生独立完成,

6、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设计说明:首尾呼应,用比较简单的例子验证规律后,在利用规律解决较复杂的问题。(5)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解决这类问题,要求棵数就先要用总长度间距求出间隔数,再用间隔数+1得到棵数。设计说明: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梳理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二)探究只栽一端的规律。师:学校在这条小路的一端新建了一栋科技楼,现在和刚才的情况还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同?(生答)(板书:只栽一端)1、师:还是在20米的小路的一边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又需要多少棵树苗呢?(生汇报)设计说明:通过“两端都栽”时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结合课件的直观演示,推理猜测“只栽一端”的情况

7、,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2、课件演示“只栽一端”的情景,验证学生的猜想。3、总结归纳。引导明确:只栽一端时棵数=间隔数。(师板书)4、列式计算,指名板演并汇报。5、巩固练习。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两旁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只栽一端)。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三)探究两端都不栽的规律。出示在小路的另一端又建了一座图书馆。1、师:学校在小路的另一端又建了一座图书馆,现在需要多少棵树苗呢?(生汇报)2、课件演示“两端都不栽”的情景,验证学生的猜想,总结归纳:棵数=间隔数-1(师板书)设计说明:通过“两端都栽”和“只栽一端”时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结合课件的直观演示,学生很容易推理猜测出“两端都

8、不栽”时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次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3、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并汇报。4、出示例2。生读题分析题意,组内交流后独立完成。(四)对比类推,使知识系统化。通过课件演示讲三种情况进行对比演示,使知识系统化。设计说明: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再次经历从两端都栽到只栽一端,再到两端都不栽的情境,使学生体会三种基本情况间的密切联系,使植树问题的知识系统化。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师: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对比,总结归纳出了植树问题中三个非常重要的规律。那你们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1、填空。(1)在一条小路上每隔4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载),一共栽了7棵,中

9、间有( )个间隔,这条小路全长( )米。(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要求总长度就要先求出什么。)(2)把一根木头平均分成5段,一共要锯( )次。设计说明:设计这样的填空题,主要是为后面的变式练习做铺垫。考虑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从求棵数突然转变到求总长度以及到第4题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有非常大的难度,因此用这两道填空题做一个有效的层次铺垫,为解决后面的练习奠定了基础。2、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引导学生分析并

10、解答。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一根10米长的木头,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设计说明:由于在这节课的内容较饱满,对于第一次接触植树问题的学生而言,练习的难度不宜过大,所以我对练习的难度有所控制,并把例1和例2的“做一做”的顺序做了适当地调整,凸显了练习的层次性。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1、学生畅谈这节课的收获。2、延伸拓展: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敲完?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