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茶文化》课程初稿(共5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03379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与茶文化》课程初稿(共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茶与茶文化》课程初稿(共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茶与茶文化》课程初稿(共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茶与茶文化》课程初稿(共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茶与茶文化》课程初稿(共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茶与茶文化》课程初稿(共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与茶文化》课程初稿(共5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茶与茶文化课程项目开发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茶与茶文化授课对象(或授课年级):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所需课时:36(每周一课时)教学教材:自编开发茶与茶文化项目课程标准的背景一、 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实现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了解学生在课余文化课的补充为前提。本课程的针对性:新课程改革下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

2、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已普遍被世人接受,甚至被广泛传播,作为传统教育下的学生,增加茶文化在实践中的自身体验和内化素质,充分适应新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自身发展很有必要。因此,应该开发茶与茶文化项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社会选择更广泛。二、学生学习需求对于在校学生,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项目式、工作式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根据调查所得,对于本课程,许多学生选修的目的是因为本课程以实操学习为主,与以往学习知识的方式不同,可以在课堂上放松;教师的讲授总是先讲理论然后才进行实操,学生学习的效果一

3、般,只能掌握茶艺表演的程序,而不能真正掌握茶文化的精髓,对茶叶、茶具、传统文化的社会应用意识薄弱,不能自行设计茶艺表演程序、不能将茶文化的传统精髓带进实际生活等等。在教学实施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探究茶与茶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实施专题式教学、输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并外化茶文化的活动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与和学习效果。三、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具有良好的教学设施枣营中学茶艺教室教学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将茶艺实践、茶文化的拓展灯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可以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声有色

4、。可以要求学生以茶艺员的身份来上课,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以及丰富的社会资源为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茶与茶文化课程的意义和目的一、探索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改变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程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三、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

5、的学习行为;学生自己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四、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学习的方法。依据项目课程的特点来看,首先茶与茶文化课程具有项目课程的某些特点,如:学生在学习“闻香识茶”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明确的任务,有确定的成果,同时留给学生自我组织安排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有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还有教师与学生的评价,其课程教学形式基本符合了项目教学的要求。再如学生在表演行茶法时,要用到茶叶、茶具、与茶叶相关的传说、操作的动作要求与礼仪要求等知识,基本上将所学的知识综合化、系统化,同时还要对行茶法的操作进行全过程参与,而教师从中进行指点,让学生亲自参与品茶与评茶,

6、这与项目教学课程的要求相符合。其次,茶与茶文化涉及了历史、旅游、手工制作、礼貌礼仪、甚至是市场营销等显性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同时由于学生要参与评价,进行汇报总结,因而还包括了语文知识、逻辑知识,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意识。最后,在学习茶艺基本知识的过程中通常是小组化进行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责任心,也培养了学生与同学的协作能力、组织决策能力,因此是一个典型的项目教学过程。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法、实操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演示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投影、多媒体课件、网络和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

7、习,在训练的过程中掌握应有的茶文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修养的目的,为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目标一、 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茶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 通过项目的解决,使学生能根据要求设计各类行茶法,正确运用茶文化知识,突出学生在实践中的自身体验和内化素质;三、 培养并形成学生外化展示的能力、探究实践的能力;四、 形成学生互动学习的能力,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五、 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专题的能力下,净化心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关系,将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渗透进德育目标。设计思路本课程在内容设计方面突出体现学生的内化和外延,紧紧围绕完

8、成教学专题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从“专题实践”分析出发,设定教学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专题”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将茶艺表演、等级考核、人文实践灯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程内容和要求专题1:闻香识茶教学内容:认识茶叶品种,通过闻香、观形、看汤色辨别各茶叶品种,并认识中国十大名茶;探究茶叶命名的奥秘,能判断茶叶的命名方式,新茶与陈茶、真茶与假茶比较两种茶在色泽、气味、滋味方面有什么不同;找出鉴别新茶和陈茶的方法;能通过测定茶多酚的方法,鉴别真茶与假茶活动拓展:走访茶区、茶山,与茶农共同生活;参观茶博会、知名茶企,实地考察。体

9、验交流:课堂上茶叶的冲泡手法和技艺的学习作品展示:茶艺表演、心得体会的分享以及某种茶的品鉴专题2:了解中华茶文化搜集茶起源的信息并与同学交流,探究茶的起源、发展与传播的历史,能说出不同年代的饮茶方式;通过互联网,找出茶叶传播的线路活动拓展:图书馆、书店收集整理各种茶的专著体验交流:分小组参详专著,从中找出对书籍的理解作品展示:结合实际生活写一篇茶文化的心得文章专题3:茶与礼仪应用茶艺员的礼仪要求迎宾与送客;应用行茶的礼仪为同学(客人)服务,能根据友人品茶要求配置茶具及运用乌龙茶、绿茶行茶法进行茶事服务;能为友人解说行茶法的每个步骤,并介绍乌龙茶、绿茶的制作过程、茶的特点;懂得辨识绿茶的色泽、香

10、气、滋味。找出每一种行茶法的发展脉络以及相关的背景。活动拓展:走进专业机构规范礼仪。体验交流:探索每一种礼仪的来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细化到每一个动作和礼仪的内涵。作品展示:着传统服装讲解茶礼专题4:茶与礼仪应用茶艺员的礼仪要求迎宾与送客;应用行茶的礼仪为同学(客人)服务,能根据友人品茶要求配置茶具及运用乌龙茶、绿茶行茶法进行茶事服务;能为友人解说行茶法的每个步骤,并介绍普洱茶、花茶的制作过程、茶的特点;懂得辨识绿茶的色泽、香气、滋味。找出每一种行茶法的发展脉络以及相关的背景。活动拓展:走进专业机构规范礼仪。体验交流:探索每一种礼仪的来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细化到每一个动作和礼仪的内涵。作

11、品展示:着传统服装讲解茶礼专题5:茶与交往客来敬茶、以茶待客,能说出客来敬茶“六要”的具体含义,学习古往今来以茶为媒介的交流。活动拓展:走进社区、使馆。体验交流:吟诵茶诗、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深入人心。作品展示:通过对自己的启示编排手册,指导自己的人生。专题6:茶人茶故事 学习了解自神农至民国时期流传下来的茶人、茶叶故事,问答围绕着茶人身上发生的与茶相关的故事,对中国历史脉略有较清晰的认识。活动拓展:参观古迹、名人故居体验交流:分组探索名人与茶的故事脉络、了解相关名人的经典轶事,分享自己的心得作品展示:角色扮演,排演相关课本剧实施建议1建议本课程标准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法、实操法、小组

12、合作学习法、教师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2建议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社会资源、实践基地等,为学生创建与茶文化相关的环境,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3学生学业评价建议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自评、他评和师评的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要充分考虑个人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4本课程标准所列学时是参考学时,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5教材编写建议项目课程教材是项目内容的载体,应该是完成工作任务的背景资料,其知识内容来自于多种学科,并服务于整个项目,同时从综合能力培养角度出发,在教材中应十分注意语言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茶与茶文化教材编写,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践行传统文化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题化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掌握基础知识、时间传统文化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该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课程专题,在专题的引领下学习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文化、创建个性文化。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