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区妇幼保健工作安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地区妇幼保健工作安排.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区妇幼保健工作安排 2012年妇幼保健工作以保障妇女儿童健康为目标,以预防控制危害妇女儿童主要疾病为重点,加强产科质量和基础保健质量建设,保持“两个”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促进全市妇幼保健工作的新发展。 一、工作指标 1.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杜绝可以避免的孕产妇死亡; 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孕妇产前筛查率达65%以上; 3.24-28周高危孕妇县级评定率达95以上;重度高危报告率、管理率和规范转诊率达100%,杜绝重高危漏选; 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达7以下;3岁以下儿童连续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 5.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8%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5%以上;
2、 6.婚前医学检查率达90%;完成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任务数; 7.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控制在43%以下; 8.全面实施农村妇女增补叶酸和住院分娩补助,叶酸服用率达90%,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70%;全面完成农村住院分娩补助任务数。 9.艾滋病阳性孕产妇、婴儿服药率均达80%以上;艾滋病、梅毒感染孕产妇规范及时报告率达100%。 10.巩固省级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创建成果,创建市级乡镇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1-2个。 二、工作要点 1.积极筹备市级妇幼保健院建设 当好政府参谋,加强调研论证,配合协助开展项目立项、论证、设计、审批等工作;积极拓展服务项目和内涵,为建设具有特色
3、的市妇幼保健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扎实做好基础保健工作 进一步健全三级网络建设,强化孕产妇基础保健管理。妇幼保健责任医生建立规范的妇幼保健工作台帐,掌握辖区范围内孕产妇保健动态,充分发挥三级网络的管理作用。基层妇幼保健人员要深入乡、村,摸清孕产妇底数,实行对高风险孕龄妇女的评估、监测,做好孕期保健宣教工作。加强重高危妊娠的筛选、监护与追踪,从各个环节上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可能性,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强化围产保健和产科质量建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本着经常性、基础性、实用性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妇幼保健和助产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对指定
4、抢救孕产妇的县级综合性医院,要加强产科专业人员业务培训,更新专业知识。要建立规范的高危孕产妇门诊制度,畅通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提升危重孕产妇抢救技术水平和围产期保健质量。年内要对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一次产科质量大检查。 4.全面推进妇幼保健服务均等化 围绕“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提高婚前医学检查质量,做好对传染性、遗传性疾病的筛查和婚前卫生指导、咨询等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实施农村妇女增补叶酸和住院分娩补助,完成省下达任务数。完善叶酸发放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孕前和孕早期农村妇女叶酸服用率和依从率。全面开展农村妇女“两癌”
5、免费检查项目,选择好对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的单位,落实“两癌”免费检查项目组织管理和质量监督等工作。继续做好传染病母婴传播预防工作,落实阻断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协调好传染病感染孕产妇的定点分娩点以及产后访视、婴儿随访和检测等服务。 5.切实重视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管理 全市流动人口出生数是户籍地的二分之一。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继续推行对经济困难的流动人口平产、孕期保健实行限额收费服务,并大力宣传限额收费的优惠政策,让更多的困难群体享受这项优惠政策。积极探索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方法,逐步实行属地化管理,做到“发现一个,管理一个”,扩大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覆盖面。要健全制度,规范服务,提高住院分娩率,
6、总结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的有效管理机制、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 6.严格加强剖宫产手术管理 要充分利用孕妇学校等健康教育场所,广泛深入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和剖宫产术的风险,营造合理控制剖宫产率的良好氛围。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改变产科服务模式,提倡自然分娩,推广产科适宜技术,辅助降低剖宫产率。强化产科医生观察产程和顺产处理的能力,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各地要加强辖区内剖宫产手术服务的准入与管理,定期对开展剖宫产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产科质量和剖宫产手术管理的抽查和评定。 7.积极履行出生性别比治理职责 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进一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与管理,加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市场监督力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严肃妇幼保健各项数据的报送,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数据,要经得起倒查、实查。坚决杜绝漏报、瞒报和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事件发生。 8.争取建设妇幼保健信息管理平台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全市妇幼保健信息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统一的妇幼卫生信息发布和咨询服务平台,实现全市妇幼保健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同联动,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对健康增长的需求。 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