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抢分点二鉴赏分析题情感形象语言技巧限时规范练含解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02421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抢分点二鉴赏分析题情感形象语言技巧限时规范练含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抢分点二鉴赏分析题情感形象语言技巧限时规范练含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抢分点二鉴赏分析题情感形象语言技巧限时规范练含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抢分点二鉴赏分析题情感形象语言技巧限时规范练含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抢分点二鉴赏分析题情感形象语言技巧限时规范练含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抢分点二鉴赏分析题情感形象语言技巧限时规范练含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抢分点二鉴赏分析题情感形象语言技巧限时规范练含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分析题情感、形象、语言、技巧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石柜阁(节选)【注】杜甫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羁栖负幽意,感叹向绝迹。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注】本诗为杜甫携一家老幼由陕入蜀,途经石柜阁所作。(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柜阁高耸在层层波浪之上,水光上映,高壁的倒影好像在虚空中回荡。B霞光、鸥鸟与远客在暮色中组成一幅和谐画面,色彩丰富,又富有动感。C诗人痛恨自己生性孱懦,加之为饥寒所迫,以致辜负了幽奇的山水景致。D本诗前四句描写景象,后八句抒写情怀,描写和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解析:诗人说自己生性孱懦,又为饥寒所迫,回答了他面对蜀地奇绝的山水,无法轻松享受优游之乐的原因,隐含了一种无奈与悲凉之感,不是痛恨自己的性格。答案:C(2)(思想情感)诗篇最后四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 答案:面对蜀地山水,诗人羡慕陶、谢的随性自适,希望像他们一样,享受优游之乐;个人境况的不如意,使他无法彻底放松,体现了他对自我和家人的担忧;时局的艰难和平生的志向也使他不可能像陶、谢那样超脱世俗,体现了他心怀天下的阔大胸襟。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即日李商隐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

3、楼。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注】金鞍:黄金装饰的马鞍。银壶:古代用以计时的水斗。白玉钩:白玉制的带钩,酒席上的游戏用具。(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岁林花即日休”与“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感染力强。B“未放愁”语意丰富,既指春花的愁情尚未释放即已凋谢,也指赏花者的愁情尚未显现。C颈联用词极见功力,“衔”“傍”生动地描写出春末暝色四合、阴云低压的凄迷之景。D尾联注重色彩搭配,“金鞍”“银壶”“白玉钩”等意象,色彩华贵极具富丽之气。解析:“赏花者的愁情尚未显现”有误,诗中指赏花者的愁情无法排遣。答案:B(2)(思想情感)“怅惘”是本诗的情感基调,

4、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 答案:以“即日”为题,开篇亦云“一岁林花即日休”,强调所有林花在一日之内迅速凋谢,引发诗人的迟暮之感,奠定全诗怅惘的情感基调;颔联写诗人反复低吟,仔细把玩,满腹惆怅,表达出对落花的爱惜、留恋与同情;颈联渲染春末暮色弥漫、阴云笼罩的凄迷之景,侧面烘托出诗人心绪的低沉郁闷;尾联写游人已去,独自无聊,想排遣春愁却无处呼酒买醉,隐含着无限的凄凉与落寞。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海棠春己未清明对海棠有赋吴潜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注】吴潜(11951262):宣州宁国(今

5、属安徽)人。曾几度官居台辅,几度削职,历经宦海沉浮。此词为其六十五岁在庆元府(今宁波)任沿海制监大使时所作。狐嗥兔舞:吴潜作此词前一年,蒙古可汗蒙哥亲率十万军队扑向川蜀,连败宋军,但到达合州(今合川)时,遇到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蒙古派往招降的使臣也被王坚处死,这使蒙哥的军事行动一度受挫。锦古江头:指蜀地。蜀地有“香海棠国”之称。(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词人衰暮之年赏海棠,由此联想到当时“香海棠国”的战局。B“一饷”“尽”写海棠花开,表现出清明天气和暖,节物风光变化之迅速。C下阕回忆羽书万里传捷报,“狐嗥兔舞”之喻流露出对入侵者的蔑视。D结尾两句直抒胸臆,“濯锦”二

6、字,呼应开头,点出雨后海棠的鲜活冶艳。解析:“点出雨后海棠的鲜活冶艳”错误,“濯锦”代指遭受战火的四川,至今四川还有以“濯锦之江”命名的锦江区。答案:D(2)(赏析形象)这首词刻画出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答: 答案:虽然年老衰疲,但对美好事物仍充满热爱之情。诗人皓首对红花,因花开而欣喜,可见年迈的词人对美的事物仍保持着敏锐的感知和热爱之情。烈士暮年,心系国事。词人居东南沿海,赏眼前海棠,思西北边事。因捷报而振奋,壮心不已。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别韦参军(节选)高适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

7、柳春。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将世人和韦参军对我的态度对比,暗含自己对友人的感激和不被赏识的辛酸。B三、四句既表达能和韦参军相交如此之久的欣喜,也写出自己因家贫而长期备受煎熬。C本诗七、八句,写诗人与韦参军即将分别,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舍与惆怅。D结尾写离别而不显颓废,惜别仍发豪放之情,与杜少府之任蜀州尾联意相近。解析:“相交如此之久的欣喜”“因家贫而长期备受煎熬”均不当,诗人认为相知百年的人才有如此的交情,突出“我”和韦参军情谊深厚。“辞”为拒绝之意,韦参军从未以家贫为由拒绝“我”。答案:B(

8、2)(赏析语言)请结合全诗赏析“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答: 答案:通过虚写,回忆和韦参军一起弹琴、下棋、击筑、喝酒、高歌的恣意生活,突出两人友谊的深厚;通过对比,将过去的欢乐与如今的离别惆怅形成强烈的反差;为下面的抒情做了铺垫,更好地表达诗人在面临分别时,内心的不舍。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登剑南西川门感怀陆游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注】剑南西川,唐藩镇名,治所在今成都市,后常为军阀割据。陆游曾应宣抚使王炎之邀,进川一年,投身军旅;很快奉朝廷之诏,入蜀为地方官,

9、与诗人范成大诗酒唱和,辑有剑南诗稿。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投老:垂老,临老。(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点题,交代了身份与处境,同时叙写登楼伤情,思接千载,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B“吴京”一词运用借喻,把南宋的都城比作眺望中的古都南京,抒发了对南宋朝廷的牵挂。C颈联叙述诗人身处条件恶劣的地方,疾病缠身,生活困窘,叙事中渗透着感伤和无奈。D尾联中诗人请“诸公”努力为恢复中原建言献策,同时表达了垂老的自己渴望太平的愿望。解析:“运用借喻,把南宋的都城比作眺望中的古都南京”错误,“吴京”一词运用借代手法,明写眺望古都南京,实则抒写对南宋朝廷的牵挂。答案:B(2)(语言技巧)

10、颔联“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好在哪里?请从语言和表达技巧角度简要赏析。答: 答案: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见不到旧友的惆怅之情和暮云四合的景象融为一体,游子思归之情和又一年春水上涨之景相融。用词准确,画面感强。一个“合”字,将傍晚时分云雾漫天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一个“生”字,准确再现了春天冰消雪融,江河水涨的画面。6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1)(2)题。拟古(其七)陶渊明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万里无云,春风和畅,在这样的良辰美景中,佳人款款出现

11、。B美好的时令“清夜”里,佳人通宵达旦地酣饮和歌唱。C乐极生悲,佳人竟然发出长长的叹息,怎么不让人心生悲伤感叹呢?D全诗乐春之意、惜春之情、伤春之感,浑然一体,让人产生深深的慨叹。解析:“竟”,结束,终了。对“持此感人多”理解有误。“持此”犹得此、对此之意。是佳人对美好时辰的感叹。答案:C(2)(表达技巧)本诗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 答案:比兴手法。全诗借写景起兴,诗人借美人迟暮的感叹,表明自己对少壮年华白白流逝的感伤。先扬后抑。前四句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并具,极力表现了欢快的情绪,为后面的悲伤慨叹青春易逝、年华难再蓄势。虚实结合。首两句实写,美人欢歌畅饮为虚写;“云间月”“叶中华”虚实结合,既写眼前美好春景,又比喻大好青春年华。乐景衬哀情。首两句及“皎皎”句、“灼灼”句为乐景,渲染了春景的美好,反衬自己青春易逝、年华虚度的感伤。(以上四条,任意答出2条即可。此外,如果以“扇”为例答炼字之妙,以“皎皎”“灼灼”为例答叠词之妙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