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023361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瑞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瑞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瑞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瑞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瑞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瑞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瑞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docx(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瑞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加快推进瑞安教育高质量高品质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瑞安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浙江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温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瑞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瑞安市委、瑞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市创建的实施意见等,结合瑞安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过去五年的成就“十三五”期间,我市积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根本目标,以均衡、质量、问题、改革、民生为根本导向,全面打造“至美教育 学在瑞安”品牌和浙南教育新高地。市委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最高

2、规格的全市教育发展大会,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市创建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本,全面引领瑞安教育新一轮发展。教育系统上下齐心协力、务实进取,先后获得全国啦啦操示范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省政府对市政府教育履职考核A等、省教育业绩考核优秀单位、省示范学习型城市、省语言文字运用规范化市、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市、省“之江汇”运用试点市、省教育装备管理示范市、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省教育部门优秀新媒体综合实力十强、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温州市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单位等一批荣誉。一是教育总体水平达到新高度。全市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累计142.65亿元,年均增幅达10.73%,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和谐

3、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共实施建设项目91个(幼儿园项目40个),总投资29.51亿元,可新增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4万个,实现乡镇(街道)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其中新纪元高中等48个教育建设项目竣工投用(其中公办幼儿园10个);万松东路小学等15个项目即将投用;瑞安五中迁建、瑞安十中扩建等28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8.7%,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8.42%,特殊教育十五年入学率达91.4%。全力推进智慧教育发展,建成瑞安教育大数据中心,实现全市学校“互联网+”空中课堂、网络进教室、校园无线网全覆盖,建成温州市智慧校园10所、智慧教室1

4、97个。二是各级各类教育迈上新台阶。致力于教育公平,大力推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率全省之先探索公益园建设,新增公益园30所、学位9800个,公办园和公益园在园幼儿覆盖面达35.41%(比2015年提升23.5%),相关做法被浙江政务信息温州改革探路者采用,得到副省长成岳冲批示肯定。义务教育,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学校联盟覆盖率达100%,省标准化学校比例达98.5%,2017年以来共平稳分流学生1415名。普通高中,引进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等教育品牌,加大优质高中资源供给,“鲶鱼效应”成效显著,普通高中良好生态初步形成。职业教育,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和中高职一体化发

5、展,省等级职业学校比例达100%。特殊教育,投资7000万元迁建特殊教育学校,完善融合教育模式,促进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教育两头延伸,实现义务教育中高度“三残”儿童少年集中教育、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全覆盖。三是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新突破。制定实施瑞安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创新“三全四课五育”育人新模式,形成全市上下高度关注、共同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浓厚氛围。开展“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加强教研组建设指导,加强拓展性课程开发建设,努力构建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严格落实“减负提质”有关精神,定期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办学常规专项巡查并考核。虹桥路小学教育研究成果获国家基础教育成

6、果二等奖,首创历史纪录。从2015年开始设立教育教学质量奖,2020年高达2.25亿元,极大调动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和主抓教学质量的积极性。2018年,省高考状元花落瑞安。2020年,高考普通文化类一段上线1369人(连续三年居温州各县市区首位)、上线率28.96%(2015年为9.32%);瑞中一段上线人数649人,上线率90.52%,清华北大录取10人,创历史新高。四是教育综合改革彰显新动能。围绕现代化学校建设和学校治理现代化,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民主管理机制,推动管理精简、扁平、高效。完善学校评价策略,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认真落实省、市有关“最多跑一次”改

7、革要求,56项政务事项实现100%“网上办”“掌上办”“跑零次”。2020年,首次实施学前教育摇号招生,公办园网络平台报名5133人,摇号招生2917人,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深入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阳光招生”和“公民同招”,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在我市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100%。强化校园疫情防控,充分运用云平台,严格师生员工健康信息动态监测和“一日一报”制度,精准掌握23万余名师生员工健康信息;建立“一校一院一医”制度,全面打造医校共同体,合力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健康平安校园建设。构建培训机构专项治理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多部门联合整治,取缔、关停464家培训机构,公布7期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

8、单,并率温州之先建立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监督员队伍。五是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新活力。深入实施“玉海名师”培养计划,通过校长论坛、教育学术节、名师工作室和名优教师培训班等平台,促进我市“三名”“三坛”教师队伍的成长和成才。新评选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48名、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425名,成立名师工作室40个,3人获马云乡村校长、教师奖。创新队伍管理模式,通过校长职级制、县管校聘、职称评审等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激发教师队伍干事创业活力。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共交流1340名。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和扶持力度,通过购房补贴、人才公寓、资金奖补等,积极打造引才留才的优良环境,为瑞安城市高

9、品质发展提供坚强的教育人才保障,共新招录教师1249人。开展“最美教师”等7大最美系列人物评选和功勋(模范)班主任评选,共评选出各类对象171人。全面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局领导带班查处制度,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我市教育发展规划圆满收官,绝大部分指标提前或超额完成。同时也应看到,对照高水平教育现代化指标,对标省内外先进地区,对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更高要求和更高期待,我市教育事业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特别是:教育经费、校舍和土地资源、教育装备等教育基础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教育需求,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力处在温州市中等偏后水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公益资

10、源还不足,生均教育事业费在全省排名靠后;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学位紧张;教师队伍整体竞争力不强;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教育质量不高等。有待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块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整体提升瑞安教育治理能力。(二)未来五年的展望“十四五”时期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我市在全面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后,高水平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的重要起航期、重大窗口期、战略机遇期、跨越发展期。瑞安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新趋势新挑战。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一轮变革。“十四五”时期,国内外发展形势纵深融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际来看,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衰退的风险,中美博弈日益加剧,国际竞争更加凸显人才、科技与教育竞争,

11、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既定性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人才链、教育链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人工智能改变教育生态和促进教育改革的功能进一步彰显。从国内来看,中国正在努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发挥和内需潜力的挖掘更加需要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递减趋势不可逆转,必须提供更高强度的人力资本投资,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从我市来看,瑞安是温瑞一体化的重要板块,正围绕建设“青春都市、幸福瑞安”的目标定位,努力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生态环境、深化改革、幸福民生等各领域拉高标杆谋突破。高度城

12、镇化势必带来新旧动能转换、都市能级提升和民生支撑体系升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高技能人力资源的需求将比“十三五”时期出现指数级增长,教育的重大民生保障作用和对城市发展尤其是未来城市、未来城区、未来社区、未来乡村、未来产业的重要支撑作用将更加凸显。人民教育需求迎来新一轮升级。在就学需求上,群众将全面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变,不再满足于基本均衡,而要求高位优质均衡,也就是硬件软件、区域城乡、校际班际全方位优质均衡。在服务需求上,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导致巨大的学习教育需求,群众更加迫切期待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2020年我市在校学生总数为206822人,2022

13、年-2023年将迎来小学、初中入学高峰期,对教育体系提出新挑战,需全面构建满足从幼儿到老年人等所有群体的优质教育服务体系,让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育人需求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进一步厚植,对学习途径和方式的自主性、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群众将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尤其是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身心健康的保障、自主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应对未来挑战能力的培养。在教师需求上,更加期待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德才双优”型教师队伍,更加期待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更加期待优质师资均衡配置,让家门口好学校拥有坚实的人才保障。教

14、育教学变革面临新一轮浪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动力是技术的迭代升级和生产力的加速变革。在战略层面,国内外都会把目光更多聚焦在“未来教育”“未来学校”上,通过高水平的前瞻谋划、高强度的推进落实、高质量的改革创新,抢占未来教育发展的制高点、新风口。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5G等技术叠加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对教育教学带来革命性发展,智慧教室、智慧课堂、智慧平台的运用将更加普遍。在教学层面,多元开放、融合共生、精准智慧、泛在一体无边界的教育教学形式将为课程改革、课堂变革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以学生为中心”将进一步取代“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形式。教

15、育治理体系开启新一轮完善。伴随着社会治理现代化进入全面推进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更加成熟,政府职能继续深刻转变,简政放权的脚步将迈得更大。其重要表现就是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统领的各领域改革将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巩固形成“整体智治、综合集成、注重应用、唯实惟先”的良好氛围。教育优先发展、督导评价考核、部门行业监管、社会大力参与、智库专业咨询等教育治理机制将更加健全,学校办学自主权得到进一步扩大,与教育现代化高度适配的治理现代化体系基本成型,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破除。二、总体要求(一)

16、指导思想“十四五”期间,我市教育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传承永嘉学派经世致用理念,着眼于城市未来发展新需求和未来学校新理念,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办好瑞安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积极构建各类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全面落实浙江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目标。全面打造“瑞有安幼”“瑞有安学”品牌,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瑞安城市新一轮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智力支持。(二)基本原则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布局优先规划、教育设施优先建设、教育投入优先保障等“三个优先”落实到位,努力实现教育优质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高度衔接、深度融合。深入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同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