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有效指导.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010262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有效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强有效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强有效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强有效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强有效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有效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有效指导.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有效指导,提高教学效率-谈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眉县中学 付晓红【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仍然存在。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课程标准为目标,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课堂实际,切实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适时点拨,有效指导。有效指导可从有效提问、有效讲练 、 有效管理 、 有效布置作业等方面进行。【关键词】 有效指导 有效提问 有效讲练 有效管理 有效布置作业【正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贯彻“三个面向”的方针,使学生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生活的语文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但遗憾的是,高中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仍然困扰着广

2、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高中生语言文字实践能力的低下仍然令人怵目惊心。作为语文教师,怎样上好每节课,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以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课程标准为目标,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课堂实际,切实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适时点拨,有效指导。笔者以为语文课堂要实现有效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有效提问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遗憾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还远远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如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

3、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相反会使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堂形成混乱。如何有效提问呢?首先,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白,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其次,所提问题提出的问题必须有思考的价值,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要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层探究与思考的热望。第三,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理解

4、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窠臼,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教师为不能回答问题或回答错误的学生提供线索,打开思路,启发他们正确地回答问题;当学生的回答正确却不充分时,教师要给学生补充另外的信息,以便学生能得出更完整的答案。或者回答正确后,引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把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教学的亮点。新的课堂是在有效互动中动态生成的,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的

5、课堂(二 )有效讲练 现代语文教学提倡课堂教学要“精讲点拨”,即要求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必须对课文内容进行优选,认准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最核心的教学任务上来,讲精讲透,利用较充足的时间来操练句式,强化新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课改后的语文教材,突出了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阅读能力。这就更要求教师要拿出充足的时间来组织学生操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精讲多练的教学思想日益明朗化。讲练结合,有讲有练,有练有讲。做到每课一练,每单元一练,以读带练,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有的放矢,在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上显得十分必要。 (三)、有效管理 教学实践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 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6、构思新颖、讲解清晰。然而,课堂中学生对老师精彩的讲解并不在意,教学的效果是低效或无效的。这并不是因为该教师不具备足够的学科知识,也不是因为他缺乏充分的教学准备,而是该教师缺乏有效的对课堂管理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追求师生平等、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今天,教师应具有更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能巧妙科学地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有序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这是组织有效教学的前提与根本,只有具备较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才能顺利实施有效教学。教师每天面对是性格各异的学生,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常规,就不可能将学生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

7、,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在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四)、有效地布置作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在“主体性教学观”的指导下,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立、自主、自强的“我要做”的主体意识,积极探索作业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又要根据新课改要求设计自主性作业。要把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人文性、可行性融于一体,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广泛获取信息

8、,拓宽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解题策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还有就是作业要切合实际。作业不可太多、太滥或太少,要从有效巩固所学内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具有针对性、应用性、迁移性、层次性,有必做题和选做题,并切实做到“四有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把每一节课都上得有效,追求高效课堂是我们的目标。要做到“有效教学” ,我们的教学应处处瞄准一个“效”字。只有在教学的“实效”上多下功夫,才能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自主快乐的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参考资料:肖成全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王丽杰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