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1].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003504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怎样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怎样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怎样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怎样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里从事学习活动,通过合作与交流自主建构知识,并获得社交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涵盖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小组合作学习已是科学课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科学课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成效如何。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一轮课改所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课堂上学生活动的热闹,学生的思维参与不足,小组合作学习有形式化与泛滥化的倾向。如何认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作用,让小组

2、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呢?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谈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浅认识:一、 转变观念,更新方法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有的教师就认为所有的课都应该有学生的讨论,所有的知识都应该由学生自己发现,教师告知学生现成的知识就是与新课程理念相悖。因此新课程在提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时候,非常强调合作学习,但是很多教师因为没有把握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真正要义和精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追求形式的多,实际效果差。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小组合作学习现状是:在大班额的背景下,按四人一小组计算,一个班有十多个组,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往往顾此失彼。常常是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同学

3、唰的回头,满教室都是翁嗡声,谁也听不清在说什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停”,学生马上安静下来,就象被声控的机器。而站起来发言的同学一张口仍是“我怎样怎样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而不是“我们小组如何如何”,根本没有小组讨论的成果,学生关注的依然是我自己。也有同学发言时用“我们小组怎样怎样的”,但是发言的内容其实是他个人的意见。很显然,这样的小组讨论只是一种形式,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没有能够有效的融合,表现出只有独立思考没有合作学习,组内发言的学生,往往是一些基础好的;相反那些学习困难生则只有合作没有独立思考,讨论时只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于是加速分化。因此许多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

4、习也开展起来了,学生也都参与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为活动而活动。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导致的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内容又没掌握。如果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把探究变成一种模式,变成机械、刻板的操作。这样做实际上是把新课程的理念简单化,是机械套用。教师是合作学习的一分子,要积极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入手,明确合作目的,通过组内互动,形成问题意识,要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去活动、去参与。二、 小组合作学习人人都要有事做究竟怎样合作?首先是要有分工,要有一个适合于探讨的问题,

5、而且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参与进来,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不是每一个人做同样的事情,而是为解决共同的问题,每一个学生做不同的事情。自主、合作、探究,好像是孤立的,实际上是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合作,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分组对话时,常会出现课堂气氛难以控制,有时会产生看似热烈,其实混乱的局面,严重的甚至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学生无目的活动的表现。那么应该怎样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1注意指导学生收集事实,让他们在组内有话说。2要设立小组目标。在活动中,小组是一个整体。目标的达成是以小组而不是以每个组员的成就来衡量的。也就是说,只有当小组的其他成员都达到了目标时,自己才达到

6、目标。在共同目标的作用下,各组成员结成“利益共同体”: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在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后会积极地去帮助其他学生;而成绩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会出于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学习,以保证自己所在小组不会因为自己失败而失败。3个人的职责要明确。为了实现小组目标,保证每个组员都能对小组成绩有所贡献,小组活动应对组内成员作明确的分工。例如在调查社区的垃圾问题时,有的小组成员要到垃圾回收部门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益处和难处,有的组员要向当地居民了解垃圾堆放情况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有的组员要查阅有关垃圾处理的文献资料在分头搜集资料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和处理有关信息;在小组研讨推导结论的过程

7、中也强调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得出一个小组的研究结论。4要为学生创设均等成功的机会。由于每个小组的构成大体相同,因而学生无论在哪一组,只要自己努力,并有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那么都会有成功的机会。三、及时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表现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时下的许多科学课,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不管学生回答得怎么样,理解得如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都一味叫好,廉价表扬。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但是一味叫好,廉价表扬,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

8、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认为: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挖掘孩子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对于一些学生普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不要都给予表扬,应有选择地加以鼓励。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一定要慎重评价,对有错误但又蕴含点滴创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保护这一难得的创新火花。另一方面,评价不能仅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才显得更有意义,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否用好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关键。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让每个小组的合作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避免“活动有余,而思维不足”的现象,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