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国道彭高至金山段二级公路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003424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8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9国道彭高至金山段二级公路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319国道彭高至金山段二级公路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319国道彭高至金山段二级公路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319国道彭高至金山段二级公路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319国道彭高至金山段二级公路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9国道彭高至金山段二级公路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9国道彭高至金山段二级公路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概 述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319国道 (彭高至金山段)二级公路建设工程 2、建设单位:萍乡市上栗县交通局3、建设规模:总里程30.456公里4、项目性质:沥青路面改造5、建设方式:沥青罩面处理6、建设内容:原有破损路面修复工程、沥青路面铺设工程、道路排水沟疏通修复工程、道路两侧护坡工程以及必要的道路绿化工程等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遵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交通部颁发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并结合上栗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同时遵循建设部颁发的现行道

2、路标准和规范。二、研究过程、范围及内容(一)研究过程根据319国道 (彭高至金山段)二级公路建设工程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的内容,结合上栗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我公司组成了由总工及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项目组,会同有关部门的领导及专家对拟改造道路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勘察。对项目影响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生产布局,交通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对沿线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筑路材料、重要的设施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和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并参照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

3、法和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有关文件、规范的要求进行工作,结合本项目的特点,于2009年9月初完成了工可报告初稿,取得了业主单位上栗县交通局的初步认可意见。而后通过对资料的进一步整理、修改、完善,于2009年9月中旬完成本报告。(二)研究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原有破损路面修复工程、沥青路面铺设工程、道路排水沟疏通修复工程、道路两侧护坡工程以及必要的道路绿化工程等。(三)研究内容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319国道 (彭高至金山段)二级公路建设工程建设必要性、需求分析、建设规模和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及结论和建议等。三、主要研究

4、结论(一)建设理由1、319国道(江西段)基本情况319国道从赣闽交界的隘岭入赣,途经赣州、吉安、萍乡三市进入湖南。赣州段经瑞金市、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跨越锦江、梅江、潋江三大河流,沿线地势起伏不断,地形变化大,其中平原微丘为138公里,山岭重丘区为96.79公里。吉安市泰和境内(K608+436K735+922)属山地丘陵区,地质构造相对稳定。跨越赣江水系,进入井冈山境内(K735+922K831+525)属山岭重丘区,永新县境内(K831+525K913+305),从石背上到墩上属山岭重丘区,从墩上到步里属平原微丘区。萍乡市境内有山岭重丘区12.52公里,平原微丘区27.748公里。经

5、过河流:萍乡河、栗水河。2、项目建设道路路况情况本项目改造的319国道从建成至现在已经使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混凝土路面因为各种原因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损,虽然在19952003年先后对上栗至东峰界、萍乡至上栗路段进行了二级公路混凝土路面改造,但随着目前交通流量的日益增大,经过各种车辆长时间的碾压,各块行车板之间因温度,路基沉降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坑凹、接缝台阶、桥涵与路面接茬不平、跳车等路面不平整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行车舒适度和路面的整体性能。随着上栗县经济的不断地快速发展,原有的道路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交通发展的需求,而且道路配套的附属设施(排水沟、护坡)也因多年来的雨水和风沙的

6、侵蚀,出现了部分破损和坍塌,也需要进行补修工作,才能保障道路运转时的正常和安全性。3、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萍乡市是江西省的西大门,区域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相邻的长珠潭城市群已成湖南省的经济中心,东部的新宜萍城市带也是江西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萍乡处于以南昌为中心和以长沙为中心的两个经济圈的交叉地带,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科技、信息、文化等的自由流动,可以使萍乡市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省内省外多种资源发展经济。上栗位于江西西部,萍乡市的北部,处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城市群腹地,扼吴楚通衢要地,为湘赣边贸重镇。自古商贾云集,边贸活跃,素有“小南京”之称。全县人口48万,总面积721.11平

7、方公里,辖6镇3乡1个垦殖场,155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人口密度666人平方公里,劳动力资源丰富。县城面积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万。境内交通便捷、通讯发达,319国道纵贯南北,长(沙)南(昌)公路和沪瑞高速分别横贯东西。320国道和湘赣铁路擦境而过,正在建设的萍栗高速公路贯穿全县,萍栗高速建成后,往长沙黄花机场仅需半小时。全县公路村村通达13102公里以上。全县电话总容量达90000门以上,广播电视、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县。拟改造319国道(彭高至金山段)起于彭高镇,分别经过福田镇、杨岐乡、上栗镇、上栗县城区,终于金山镇,总里程30.456公里。拟建项目的建设能有效改善项目影响区域内的道路交

8、通状况,对促进上栗县城市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进一步促进上栗县的经济发展,以及加强萍乡市与外省、市的经济来往有着重要的意义。(三)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标准1、本项目的建设规模319国道 (彭高至金山段)二级公路建设工程全长30456米,因考虑尽量减少工程造价、减少对交通流量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行车舒适等多方面因素,项目建设采用沥青罩面处理,项目主要建设规模主要包括:原有破损路面修复工程、沥青路面铺设工程、道路排水沟疏通修复工程、道路两侧护坡工程以及必要的道路绿化工程。根据实地勘察资料显示,现有319国道(彭高至金山段)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其中行车路面宽度分为两种(14米和11米)。目前

9、该道路行车路面破损情况较严重,占到整个行车道面积的45%左右,排水沟也有多处存在堵塞断裂情况,同时因近年来萍乡市雨水量较大,道路两侧已经不同程度出现了护坡坍塌以及滑坡现象。现有道路基本情况如下:2、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为:(1)道路等级:公路二级(2)道路设计时速:40km/h(3)路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土,设计年限20年(4)道路排水:排水体制采用道路两侧排水沟排水,雨水设计重现期一年(5)护坡:在道路两侧存在坍塌和滑坡现象的区域均要修建护坡(6)绿化:在道路两侧补种绿化树木(三)主要建设方案本项目为道路改造工程,主要是沥青铺设工程建设、修复破损路面、排水沟和补种绿化树木,不会改变原有道

10、路路基、路面、排水以及绿化结构状况。改造后,道路结构从底层到面层为组成如下:1、破损路面道路结构6%水泥稳定石渣灰,厚18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层,厚15厘米(2层,总厚度30厘米)粘层油中粒式沥青砼垫层,厚7厘米细粒式沥青砼面层,厚5厘米结构总厚度60厘米2、完整路面道路结构原有完整水泥砼路面,厚48厘米粘层油中粒式沥青砼垫层,厚7厘米细粒式沥青砼面层,厚5厘米结构总厚度60厘米(四)建设工程内容319国道(彭高至金山段)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工程清单(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式1、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8011.29万元。其中:土建工程7017.33 万元,29.23万元,其它费用964.73万元(其

11、中基本预备费362.98万元,建设期利息388.80万元)。2、资金筹措方式根据投资估算,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8011.29万元,建设资金拟分两部分组成:(1)申请开发银行贷款6000万元;(2)建设单位自筹2011.29万元。第二章 现状及发展一、研究区域概况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地处东经11335,至11417,北纬2720-280之间,南北长116.39公里,东西宽68.84公里,总面积3827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辖上栗、芦溪、莲花三县和安源、湘东两区及省级安源经济开发区。东邻宜春,南毗吉安,西接湖南。北与本省宜春市及湖南省浏阳市相连。上栗位于江西西部,萍乡市的北部,处于

12、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城市群腹地,扼吴楚通衢要地,为湘赣边贸重镇。自古商贾云集,边贸活跃。目前全县总人口数量48万,辖区总面积721.11平方公里,辖6镇3乡1个垦殖场,155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人口密度666人平方公里,是全省人口高密度县、区之一。二、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一)上栗县社会经济状况上栗县广大干部群众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上栗跨越发展目标,以安全和发展总揽全局,实施工业富县、农业稳县、城建旺县、开放活县、人才强县、全面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

13、业产业化,把上栗建设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富裕文明的经济强县。2008年全县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列全市前茅,且首次跻身于全国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一。 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46.82亿元,较上年增长20.5%,增幅列全市第一,其中一产业增长4.55%,二产业增长27.3%,三产业增长20.3%,三次产业比为20.4:56.9:22.7。 工业经济实现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2008年,是上栗县工业结构调整迈出大步伐、总量大增长、效益大提高的一年,全县主攻工业

14、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投入增长65.7%,新上工业项目增长36%。花炮煤炭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新型建材、环保陶瓷、食品加工、包装印刷、服装电子等新型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民营企业提供税收占工商税收的90%以上。工业经济质量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全县工业经济综合指数增长23.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长42.2%,上缴税收增长26%。200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42.68亿元,增长25.5%,工业在全县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农业产业化跨上新台阶。进一步调优了粮食生产结构,调高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比较效益明显提高。依托无公害

15、蔬菜、优质山羊、花卉苗木、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创办和发展了一批带动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全县新增投资5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9家。上栗黄瓜、茄子获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上栗四海基地、鸡冠山豆仙基地、金山桥塘基地获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上栗蔬菜专业合作社被授予2008年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8.09亿元,增长5.3%。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深化改革硕果累累 上栗县把扩大开放、搞好招商引资作为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方法,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形成接纳外来资金的洼地,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投资。据统计,2008年全县引进内资项目130个,签约总投资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