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故事(七则).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003313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祖故事(七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印祖故事(七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印祖故事(七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印祖故事(七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印祖故事(七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祖故事(七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祖故事(七则).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印祖故事(七则)印祖故事:出关说法论息灾 根本方法在念佛 (转自学佛网:http:/ 发布:心源 丙子年(1936年)阴历九月,圆瑛法师同四位代表上海菩提学会屈文六居士,上海佛教净业社黄涵之、关炯之、赵朴初等居士,应各界善信推请,一起到苏州报国寺叩请印光大师到上海说法,大师辞不获已,答应到时赴会。定于十月初八迎请大师到上海,主建大悲佛七道场七永日,兼持佛号,回向护国息灾。1936年10月末,上海市各界名流,发起组织之上海护国息灾法会的各位发起人在佛教净业社召开会议。屈文六、关炯之、黄涵之、圆瑛法师等多人参加会议。会议公推屈文六为临时主席,行礼如仪后,首由屈文六居士报告筹备经过。接着通过了筹募经

2、费办法和发挥组织章程。成立法会办事处负责法会筹备事务。会后发出上海护国息灾法会通告,通告说:本会同人悯国难日亟,世变方殷。恭请印光老法师主建大悲佛七道场七日,兼持佛号回向护国息灾。爰定于国历十一月二十二日下午九时净坛,二十九日圆满(即古历十月初八日至十五日)。准于每日为诸大众宣说净土法要,期各修持。复请圆瑛法师领众薰修,以香光庄严,大众诚能一念称名,则一念与二圣之悲心相应。净念相继,贪嗔自除,苟人人如是,娑婆即成净土,国家自安,灾危自息矣。尚祈诸大善信咸发菩提心,随喜功德,共同成就如是庄严道场。办事处设在爱文义路哈同路口觉园佛教净业社及云南路卅五号仁济堂内菩提学会。上海菩提学会 佛教净业社同启

3、夏历九月十七日,印光大师给屈文六居士回信,提出参加护国息灾期间,不吃斋,守打七之规矩,不会客。回忆在普陀时,初常住普请吃斋亦去。一顿斋,吃二三点钟,觉甚讨厌,遂不去吃斋二十多年。又说“光数十年吃饭不剩菜。故只要一碗菜,吃完以馒头将碗之油汁揩净。切不可谓菜吃完为莱少。” “圆满之次日,即回苏,亦不许送。送至门外即止。若又送则成市气,不成护国息灾之章程矣。”屈文六居士收到大师信后,即令筹备处将大师信函登于法会特刊。屈文六居士来信说以自己的汽车来接大师,同时请大师法会结束后宽留一天,为上海善信授三皈五戒。大师九月二十日回信表示婉拒:“承居士厚爱,不胜感愧。但光一向不喜人恭维,又须往各处。若叫黄包车,

4、随我所宜。”提出:“此次是护国息灾,念诵尚是枝末,敦尽乃属根本。无论人愿听不愿听,我仍以是为宗旨。”拟于初日先略说护国息灾之意,即说念佛法门功德利益。次日再详说根本护国之道,以期挽回世道人心。又指出:“至于皈依一事,非光所宜。以佛教会会长乃主人,光是客人,彼皈依者,当皈依会长,此决定不可移易之至理。”九月二十二,屈文六居士回信说明,皈依是各善信个人意愿,仍请大师慈允传授三皈五戒。九月二十三日,大师给屈文六居士回信说: “至于圆满之次日,说三皈五戒,若照光平常说,则无甚仪式可观,若欲铺排场面升座,光决不能,以目不能看字。如必非升座不可,则请人代说,光不临筵。至于法名,光也不能为书。无论多少人,无

5、论多少香敬,光一元不取。除送代说师及站班师外,通作会中费用。”十月初八,大师带一侍者,自行来沪。屈文六居士开车到车站将大师接到赫德路觉园内的佛教净业社。十月初九,护国息灾法会隆重开幕。大师每日开示两个小时,闻者有如甘露灌顶,莫不欢喜信受。第一日说吃素念佛为护国息灾根本,大师开宗明义地讲道:“此次法会之目的,为护国息灾,但何以方能达此种目的。余以为根本方法,在于念佛。盖杀劫,及一切灾难,皆为众生恶业所感。人人念佛,则此业可转。如只有少数人念佛,亦可减轻。念佛法门,虽为求生净土,了脱生死而设,然其消除业障之力,实亦极其巨大也。而真正念佛之人,必先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尤须明白因

6、果,自行化他。今日之非圣非孝,蔑道废伦,杀父公妻等等邪说,皆是宋儒破斥因果轮回,以致生此恶果。如人人能明白因果道理,则断无人敢倡此谬说也。世间一成不变之好人少,一成不变之坏人亦少,大多皆是可上可下,可好可坏,所以教化最为紧要。孔子曰,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只要加以教化,无不可以使之改恶归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惟在人之信念而力行耳。今日中国社会之所以如是紊乱者,皆无教化之故也。但教化须在幼小时起,所谓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若小时不教,大则难以为力矣。何则,习性已成,无法使之改易也。故念佛之人,须注意教育其子女,使为好人,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果能人人如是,则灾难自消,而国亦常蒙拥护矣。”第二日说

7、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第三日申述因果原理并以事实证明,第四日说成佛大因果并略释四料简要义,第五日略释天台六即义兼说吃素放生,第六日以真俗二谛破诸执见及说近时灵感。第七日论大妄语罪及佛大孝与致知格物老实念佛等。大师讲法录音由上海华光无线电台播送,以便外埠收听。南京佛教净业社亦同时举办同样佛七,将大师开示播音传达,启发众心。无锡佛教净业社也于同时就佛学会社址启建护国息灾佛七道场,敬将大师开示逐日播音广布,使大众亲听法音。十月十六,第八日法会既圆为说三皈五戒十善及做人念佛各要义。法会期间,大师闻绥远灾情严重,即对众发表,以当时一千余人皈依求戒等香敬,计洋二千九百余圆,尽数捐去,再自发原存印书之款一千圆

8、为倡。十月十七早晨,大师由上海回到苏州,苏州诸居士在车站迎接,请师上灵岩一观近年景象,大师急往报国取存折,把捐给绥远的赈灾款汇出后,然后同各位居士一起到灵岩山寺。十月十七晚,监院妙真法师,请大师到念佛堂中,为众演说净土法要。随后,大师仍回报国寺闭关。大师这次说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屈文六居士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跋中所说:大师所言“反覆阐明因果感应之理,以破妄见。启示修身齐家之道,以立正轨。而终以导归净土法门,以为究竟护国息灾之法则。其言平淡而切实,简易而赅备,非同于好高骛远者之言论。且所谓高者、远者之言论,亦无能越其范畴。愚夫愚妇皆所能为,超凡入圣,不能外此。师数十年接引众生之本怀,于此畅

9、宣无隐。人诚能依其言而身体力行之,则日常起居服食、视听言动,在在皆摄归于自身净土,在在皆为作护国息灾之法事。”也如李圆净居士所说:“云栖法水久无灵,喜复灵岩见净瓶。尽分敦伦儒即佛,息灾护国语成经。” 印祖故事:毒乳杀儿太凄惨,老僧慈悲发广告(转自学佛网:http:/ 发布:心源 印光大师曾经读过一本书,上面记载有一个外国女人,气性很大,生气后给婴儿喂奶,婴儿不久就死了。婴儿并没有什么病,吃奶后就死了,莫明其故。过二年又生了一个孩子,也是在生气后给孩子喂奶,结果孩子又死了。因为两次出现这种事情,就怀疑乳汁的性质有变化,就到医院去检验,发现生气后乳汁有毒。这才知道两个儿子是因为吃生气后的毒乳而死。

10、大师因此推知猪、羊、鸡、鸭、鱼、虾等肉都有毒,为什么呢?因为它们被杀的时候,怨恨的心会使身体产生毒素,因此,常以这个道理劝人吃素。 丙子年(1936年)九月间,一个老太婆来到报国寺归依,大师劝她吃素,告诉她一切动物的肉都有毒,又讲了外国女人生气后给儿子喂乳,两个儿子都死了的例子。老太婆说:“我两个孩子也是这样死的。”她告诉大师说她丈夫性情横暴,一不顺他意,就打,往往把她打得头破流血。孩子吓哭了,就给孩子喂乳,喂乳后不久就死了,两次都是这种情况。老太婆的儿媳妇也是生气后给儿子喂乳,儿子也死了,但是过去都不知道是生气之后的乳汁毒死的。大师悲悯天下的孩子死得冤枉,因此在给弟子的书信中都提醒做母亲的要

11、避免生气后给孩子喂奶。十月,大师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上说开示的时候也专门说了这个问题。大师说:“凡喂孩子之女人,切勿生气,倘或生大气,当日切不可即喂孩子。须待次日心平气和,了无怨恨时,乃无碍矣。若当日即喂,或致即死,纵不即死,或迟迟死。是知牛羊等至杀时,虽不能言,其怨毒结于身肉者,亦非浅鲜。自爱者固宜永戒,以免现生后世种种灾祸也。此事知者甚少,故表而出之,幸大家留意焉。由此证之,须知人当怒时,不独其乳有毒,即眼泪口水亦有毒。若流于小儿眼中身上,亦为害不浅。”1937年农历季春,大师在刻印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时,专门撰写了毒乳杀儿之广告,作为附录放到书里面。大师说:“若已生气,当过二、三日,候气平

12、后,乳的毒性转作本性,再喂儿,庶不至误事。此二、三日,当用牛乳。无牛乳处,或用藕粉,或嚼饭及馒头喂之。生气之人,切不可嚼,以口水、眼泪亦有毒故。生气后抱儿在怀,若流眼泪,须避儿头。泪入儿眼,儿眼恐瞎,不可不知。从去年来,对人说此事,屡有证明。方知从古至今,因此死的孩子,不知有几恒河沙之数。 “凡女人气性大者,其儿女必难成;纵成,仍是多病。其性情柔和者,其儿女必多成,且少病。欲救此灾,当从女子幼时,即令习于柔和谦逊,纵有不顺心事,亦不发生瞋怒。庶嫁后怀孕,必无堕胎,及胎儿感凶暴之气,遂成凶暴性质。生后,亦不至因生气而致儿女于横死,及多病也。 “窃谓此事,关于各人家声子孙、地方风俗、国家人民甚大。

13、以女子性情柔和,则家庭和睦,子女贤善,由一家以及一乡,则俗美风淳。无冤枉死之小孩,则国民繁盛。以繁盛之贤善,为国家之人才,国运必定昌泰。国泰则天心顺,雨旸时若,而物阜民康矣。愿见闻者,展转传布,遍及中外,以遂天地好生之心,则幸甚。”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印出后,大师给南京一弟子寄了几本。该弟子把书中的毒乳杀儿之广告说给妻子听。他的妻子是西洋人。听了以后说:“生气之后的奶叫做火急奶,气平以后过半天就可以喂孩子。必须一生气,马上就心平气和。否则怀恨在心,乳汁难以转好。喂奶的时候要先挤出半茶碗倒掉。再给孩子喂奶就没有问题。如果过三天,奶或发胀痛,反为不美。”又说“月经来时。亦不可生气。一生气月经即止。

14、”该弟子写信把上述情况告诉了大师,大师就叫印刷厂改纸板,把过三日喂乳改为心平气和后半日喂乳。大师给张德田居士的信中也叮嘱他注意防止毒乳杀儿,大师说:“女人一受孕,不可生气,生大气则堕胎。兼以乖戾之气,过之于子,子之性情,当成凶恶。又喂儿奶时,必须心气和平。若生大气,奶则成毒。重则即死,轻则半日一日死,决无不死者。小气毒小,虽不死,也须生病。以故爱生气之女人的儿女,死的多,病的多。自己喂,雇奶母喂,都是一样。生了大气,万不可喂儿奶,须当下就要放下。令心平气和,过半天再喂。喂时先把奶挤半茶碗倒了。奶头揩过再喂,就无祸殃。若心中还是气烘烘的,就是一天也喂不得。喂则不死,也须大病。此事古今医书均未发明

15、。近以阅历方知其祸。女子从小就要学柔和谦逊,后来生子,必易,必善,必不死,必不病。凡儿女小时死病,多一半是其母生气之故。少一半是自己命该早死。天下古今由毒乳所杀儿女,不知有几恒河沙数,可不哀哉。”从大师发毒乳杀儿之广告一事可以看出大师做事完全从有利于众生的利益出发,根本不顾及别人说闲话。不管是谈胎教、节制性欲,还是谈论产妇念观音和毒乳杀儿,都是这样只为众生离苦得乐。 印祖故事:说道场殊胜因缘 勉僧众老实念佛(转自学佛网:http:/ 发布:心源 丙子年(1936年)十月十七晚,监院妙真法师,来大师临时寮房,恭请大师到念佛堂中,全寺僧众及在寺居士近百人已在堂中等候,见老法师来到,大家纷纷合掌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大师也答以“南无阿弥陀佛”。大师坐定后,大家顶礼,然后恭听大师开示。大师先讲灵岩山寺道场的历史兴废和建成十方专修净业道场的缘起:“灵岩,乃天造地设之圣道场地,吴王夫差不德,不依乃祖太王,泰伯,仲雍,正心诚意,勤政爱民之道,唯以淫乐是务,遂于此筑馆娃之宫,其获罪于天地祖宗也大矣。宫成数年,国亡身死,可不哀哉。至晋,司空陆玩,筑室其上,后闻佛法,遂捨宅为寺,此灵岩最初开山之缘起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