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撑起法律保护伞 第6课 让法律为成长护航 第1框 依法保护自己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001895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撑起法律保护伞 第6课 让法律为成长护航 第1框 依法保护自己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撑起法律保护伞 第6课 让法律为成长护航 第1框 依法保护自己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撑起法律保护伞 第6课 让法律为成长护航 第1框 依法保护自己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撑起法律保护伞 第6课 让法律为成长护航 第1框 依法保护自己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撑起法律保护伞 第6课 让法律为成长护航 第1框 依法保护自己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撑起法律保护伞 第6课 让法律为成长护航 第1框 依法保护自己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撑起法律保护伞 第6课 让法律为成长护航 第1框 依法保护自己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撑起法律保护伞 第6课 让法律为成长护航 第1框 依法保护自己教案 鲁人版五四制备课类型_新授_ 课题 第六课让法律为成长护航 框一 依法保护自己课前检查(指生背诵式回答)1、法律是怎样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2、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的重要性?3、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加深对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内容的理解,体会未成年人受法律的特殊保护。2、能力: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3.知识:了解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及重要性。

2、重点、难点重点: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重点:对“社会保护”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学校、家庭、社会、司法等方面的保护为我们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而要真正收到良好效果,还需要通过未成年人自身的努力。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调查,当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会怎么做?并阐明理由。A:只有以牙还牙才能出这口气报复B:没有人能帮助我,我还是忍了吧忍气吞声C:只有到派出所报案才能解决问题报案师:依法保护自己,才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如何依法保护自己,如何运用法律维权。二、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展示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问题,给学生5分钟时间浏览教材,并在课本中标

3、出问题答案。师明确答案后学生背诵2-5遍。1.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有哪些?(较轻时、违法时、突发时) (1)、当面对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一般侵害、侵害程度较轻时,可以通过协商和调解等来解决;还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申明自己的某一或某些权益是合法的、是不允许非法侵犯的,以便借助法律的威力,制止侵害,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当面对违法犯罪,特别是歹徒行凶时,我们要保持冷静头脑,不慌张,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可以采取“呼救法”寻求他人帮助;“周旋法”,设法稳住歹徒,寻机脱身,拨打“110”,寻求警方紧急救助等。万不得已必须直面歹徒时,还可以实施正当防卫,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那种方法都

4、要对后果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八所受损害降到最小,力求保全自己。2.我们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寻求法律帮助、受侵非诉讼、诉讼时)(1)、遇到不法侵害时,要学会寻求法律的帮助。(2)、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考虑通过非诉讼途径加以解决,这就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非诉讼途径是指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反映问题、寻求帮助,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当通过非诉讼途径以及其他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就要勇敢地到人民法院起诉侵权者,通过诉讼讨回公道。三、师点拨1、什么是非诉讼途径?什么是诉讼途

5、径?非诉讼途径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即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反映问题,寻求帮助,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诉讼俗称“打官司”,指到人民法院起诉侵权者,讨回公道。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四、互动探究探究活动一:生活中,我们可能受到哪些侵害?1、 小组活动:请说说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侵害?请将你经历、所见、所闻的侵害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2、小组展示答案,老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出示的画面:分别是家庭侵害、学校侵害、社会侵害、意外伤害、自然侵害画面。请同学说说画

6、面上对青少年的侵害分别来自哪些方面? 3、师总结:生活中,我们可能受到的侵害有:家庭侵害、学校侵害、社会侵害、意外伤害、自然侵害等。探究活动二:当遇到非法侵害时,应该如何应对? 1、小芳是一个只有13岁的女孩。父亲不幸去世后,她随母亲来到继父家生活。继父家还有一个小弟弟。小芳刚读完五年级,继父就不让她上学,把她送到一家理发店当学徒。小芳几次哭着找继父要求让她上学,可是继父以家中困难为由不让小芳上学。思考:小芳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后,师总结:小芳可以向继父申明自己要求上学是合法的,自己的受教育权是不允许非法侵犯的。小芳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请居委会调解的方法解决。2、 分析教材99页三

7、个案例:案例一:11岁女孩毛毛被歹徒绑架,她沉着机智,假装顺从,稳住歹徒,保存体力,争取时间,经过与歹徒50个小时的周旋,终于等到了警察的成功营救。案例二:八年级学生媛媛在离家仅500米的地方突遇一持刀歹徒抢劫。情急之下,媛媛奋力反抗,结果被急于脱身的歹徒刺伤。媛媛被送往医院抢救,因失血过多,最终死亡。案例三:某中学校园内,两名抢劫者刘某、钟某公然洗劫了两栋宿舍楼的35名学生,时间长达2个小时。令人惊讶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所有的受害者都选择了沉默。(1)小组讨论:同样是面对不法侵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案例一中的毛毛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在面对不法侵害时,懂得用“周旋法”保护自己,机智灵活的与歹

8、徒做斗争,使自己脱离了险境,避免了伤害。案例二中的媛媛自我保护意识差,没有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而是在自己受到不法侵害时,激怒了歹徒,导致自己受到了伤害。案例三中的同学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缺乏与不法分子、不法行为做斗争的勇气,从而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使自己受到了不法侵害。所以,面对不法侵害,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不同,出现的结果也就不同。(2)说一说:如果遇到上述类似非法侵害的情况,你会怎么做?(你会采用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慌张,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设法稳住歹徒,寻找机会,及时脱身,拨打“110”报警,寻求警方紧急救助。万不得

9、已时,可以实施正当防卫。比较后果,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害降到最小,力求保全自己。3、 分析案例:孙某驾驶满载乘客的公共汽车以25公里的时事由东向西行驶,当行驶到某路段时,迎面开来一辆调整行驶的失控货车,孙某为避免与其相撞,急忙向右打方向,撞飞护栏,撞死一名行人。 思考:(1)孙某的行为是否应负刑事责任?为什么?师引导学生分析:孙某的行为是在两车即将相撞,车毁人亡的危险已直接威胁到孙某及满车乘客的危急关头,又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来避免这一危险的情况下实施的。这是在法律所保护的两个利益必须牺牲其中一个的情况下发生的,两个合法利益不能两全,孙某用牺牲一个较轻的合法利益的办法,保全了国家财产和全体乘

10、客的生命安全这个较大的合法利益。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孙某的行为符合紧急避险的要求,孙某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2)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紧急避险的案例,与大家共享。(为防止学生说不出来,师可准备另一个案例:李某在牵着自家饲养的狗散步时狗挣脱了狗链,将路人王某咬伤,王某情急之下将狗踹死,本案中狗咬人,人打狗符合紧急避险的适用条件 )(3)查一查:实施紧急避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小组讨论:面对屡屡发生的校园暴力,我们该如何自我保护?远离学校周围一些游手好闲、奇装异服的人。在上学

11、、放学时和同学结伴而行。尽量走人多的大路,避开僻静的小巷。随身携带的财物(如随身听、手机等)不要轻易外露。不要到游戏室和网吧去,因为在这些场所里玩耍最容易被当做“下手”对象。5、交流分享:你觉得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要领还有哪些?记住可信赖成年人的姓名、电话,这样在遇到侵害时,可以及时寻求他们的帮助。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如果有人撬门扒窗,应立即大声呼救或电话报警。必要时可拿起家里的菜刀、锤子作为武器来震慑歹徒。 迷路走失后,应及时告诉警察,或者打电话给自己最信赖的人来迎接,不要向其他陌生人求助。遇到换人绑架、劫持、伤害等暴力侵害时,要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反击。如果坏人过于凶狠,一

12、般不要与其硬拼。这是要镇静、机智的与之周旋,以寻找机会脱身并报警。遭遇违法犯罪行为侵害时,及时报警,并记住坏人的身体特征和其他线索,以利于公安机关破案探究活动三:能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学生展示课前百度搜索到的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务所的资料。律师事务所:处理法律事务、打官司、辩护等。法律援助中心:“弱者的保护神”。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法律服务所: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文书,出主意等。探究活动四: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读教材P84页的案例,思考以下问题:(1)谭某为什么维权不成反成被告?赵方是通过什么方式讨回公道的?谭某

13、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后,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而是采取非法“私了”手段,结果不仅没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反而成为被告。赵方的途径:协商调解诉讼,先协商、调解,不行就通过打官司来解决。(2) 遇到侵权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讨回公道? 维权途径分为非诉讼和诉讼两种。我们可以先协商、调解、仲裁,不行就可以通过打官司来解决。当然,我们也可以不通过非诉讼程序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设计意图:通过对维权方法的具体分析,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1、 协商、调解2、 申明权益合法,不允许非法侵犯一般侵害板书设计依法保护自己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歹徒行凶1、 机智灵活2

14、、 呼救法、周旋法、报警法3、 正当防卫4、 比较后果,两害相权取其轻机构紧急避险1、 律师事务2、 法律援助中心3、 法律服务所维权途径1、 非诉讼2、 诉讼突发情况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当堂达标测试题1、浙江杭州市武女士带着上八年级的女儿在回家的路上,遭遇歹徒持刀抢劫,母女用唇语暗号成功脱险,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A、要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B、要避免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C、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D、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2、假如你是下图中的被抢者,你的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A、 稳住歹徒,巧妙周旋 B、不顾一切,以死相拼B、 C、沉着冷静,想法求救D、讲究智斗,避免伤亡3、下列

15、不是属于法律服务机构的是( )A、 律师事务所B、法律援助中心C、法律服务所D、村委会4、小英的父亲以家里无钱为借口,让正在读七年级的小英辍学在家做家务。小英到当地妇联反映情况,在妇联的帮助下,小英的父亲最终同意让其上学。这说明()A、 小英通过非诉讼手段,有效地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B、妇联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唯一机构C、小英通过诉讼手段,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D、小英可以到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解决自己上学的问题5、【xx贵州省安顺市中考】中学生张某在校常常炫耀自己的手机,同网某向其索要,想玩几天,张某不给,两人争吵起来,王某仰仗身强力壮,动手打了张某,抢走手机。事后,张某因害怕报复,没敢声张,找王某想要回手机,王某更加恼火,叫来几个“朋友”,将张某暴打一顿,并威胁说:“以后有好玩的,要先想着我们,不然有你好看的!”从此以后,张某陷入痛苦之中近年来,校园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