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_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00156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寄生虫_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学寄生虫_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学寄生虫_复习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学寄生虫_复习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学寄生虫_复习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寄生虫_复习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寄生虫_复习重点.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 :又称医学寄生虫学, 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也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我国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黑热病。再现寄生虫病 :指那些早已熟知,发病率已降至很低水平,不再被视为公共卫生问题,但现在又重新流行的寄生虫病。1、新现寄生虫病的第一类:疾病和综合征已被认知,但未被确认或病原体未被确认;第二类:疾病早已存在,但病原体重新鉴定或分类;第三类:自由生活寄生虫,新发现可偶然寄生于人

2、体;第四类是那些过去可能并不存在,确实是人类新出现的传染病。新现寄生虫病:是指新识别的和未确认的寄生虫病。第二章:寄生虫的生物学1、共栖( commensalism ):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此种现象称为共栖。鮣鱼与鲨鱼,海葵与寄居蟹。2、互利共生( mutualism )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称为互利共生。河马与小鸟。3、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受益者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称为宿主(host)。寄生虫(para

3、sites):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一、寄生虫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整个过程。包括寄生虫侵入宿主的途径、虫体在宿主体内移行、定居及离开宿主的方式,以及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宿主种类(包括传播媒介)和内外环境条件等。(1)直接型: 不需要中间宿主(土源性蠕虫)蛔虫和钩虫(2)间接型: 需要中间宿主(生物源性蠕虫)疟原虫和血吸虫、丝虫二、寄生虫的类别1、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指寄生虫生活史的各个时期或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不然就不能生存的寄生虫。如疟原虫和钩虫。2、兼性寄生虫 ( facultative parasite

4、):有些寄生虫主要在外界营自由生活,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侵入宿主过寄生生活。如粪类圆线虫。5、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某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出现异常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称之。如弓形虫、微小隐孢子虫。三、宿主的类别1、终宿主(definitive host )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2、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3、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亦称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

5、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储存宿主或保虫宿主。4、转续宿主( paratenic host )有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的宿主称为。第三章 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一、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1、掠夺营养2、机械性损伤3、毒性与免疫损伤二、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1、全部清除寄生虫,并具有抵御再感染能力。2、部分清除寄生虫,并具有部分抵御再感染能力。3、不能有效控制寄生虫,寄生虫发育并大量繁殖。导致寄生虫病三、寄生虫感染的特点寄生虫感染(paras

6、itic infection):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生活或长或短一段时间,若不引起明显的临床表现,这种现象称为寄生虫感染。有明显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感染则称为寄生虫病。感染阶段(infection stage):寄生虫生活史中能使人体感染的阶段,又称感染期。1、带虫者(carrier)大多数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病原体还存在,能传播病原体,这些人称为帯虫者。2、慢性感染:人体感染寄生虫 后没有临床症状或 出现症状后未经彻底治疗,而转如慢性持续感染阶段。3、隐性感染(suppressive infection)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又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查出病原

7、体的一种寄生现象。在机体抵抗力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阶段,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不全时,寄生虫大量增殖,致病力大为增强而发病。4、幼虫移行症:是指一些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这些幼虫可在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造成的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幼虫移行症的类型:内脏幼虫移行症 ;皮肤幼虫移行症 。5、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有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组织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为异位寄生。第四章:寄生虫感染的免疫非消除性免疫:1、带虫免疫疟原虫2、伴随免疫血吸虫第五章: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1、传染源 :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保

8、虫宿主。2、传播途径: 寄生虫的传播途径:经水、食物、土壤、空气、接触、医学节肢动物以及直接传播等。寄生虫进入人体的途径:经口、经皮肤、经胎盘、经呼吸、经输血等3、易感者:是指对某些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人或动物。4、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es):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与动物之间自然的传播,这些寄生虫病称之。自然疫源性: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具有明显的自然疫源性。第六章:医学原虫概述原虫为具有完整生理功能的单细胞真核动物,分布广泛,种类很多。寄生人体的致病及非致病原虫称为医学原虫。寄生于:体液(弓形虫),管

9、腔(阴道毛滴虫),组织(溶组织内阿米巴),细胞(疟原虫)。一.形态结构:形态多样,大小2200微米不等。基本构造有胞膜、胞质和胞核。二.生活史:1.简单型:原虫在人之间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2.循环传播型:完成生活史需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作为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在两种宿主体内分别进行有性和无性生殖,呈世代交替现象。3.虫媒传播型:完成生活史需经吸血昆虫体内的无性和(或)有性繁殖,再经昆虫吸血感染人或动物。三.生理:原虫具有运动、营养、代谢及生殖能。1.运动:运动细胞器;2、摄食:(1)渗透:变动扩散或主动运输(2)胞饮:伪足;(3)吞噬:胞口;3、代谢4、生殖:(1)无性生殖:A.二分裂生殖B.

10、多分裂生殖C.出芽生殖(2)有性生殖:A.接合生殖B.配子生殖(3)世代交替现象(掌握):即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交替进行。常见的引起腹泻的肠道原虫(腹泻原虫):1.溶组织内阿米巴2.蓝氏贾第鞭毛虫3.结肠小带纤毛虫4.隐孢子虫四机会性致病原虫定义:有些原虫感染免疫功能正常宿主后并不引起临床症状,暂时处于隐形感染状态。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不全时,这些原虫的繁殖能力和致病力增强,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甚至危及生命,这类原虫称为。常见的机会性致病原虫有:弓形虫和隐孢子虫第七章:叶足虫第一节: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又叫痢疾阿米巴,主要寄生于结肠,引起阿米巴痢

11、疾和阿米巴病。重要性仅次于疟疾和血吸虫病。一、形态:、滋养体:比白细胞略大(10-40微米),活体时靠伪足作进行性和定向阿米巴运动,有折光性。经铁苏木素染色后其内部结构清晰:内外质分明,外质透明,内质颗粒状,可见吞噬的红细胞。有一个球形的泡状核(特征)。摄食,运动,生长,繁殖阶段。2、包囊:粪便内可见1核、2核和4核包囊,偶可见8核包囊。圆形,核结构与滋养体一致,特征结构为拟染色体,苏木素染色为黑色棒状,未成熟的包囊内可见糖原泡(空泡状)。静止不动,不摄食阶段。二、生活史:1、感染途径:经口;2、感染期:4核成熟包囊;3、致病期:滋养体;4、寄生部位:结肠三.致病:1.致病机理(1)虫株毒力(

12、2)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作用(伪足的机械运动、胶原酶、透明质酶、触杀功能、肠毒素(3)细菌协同作用(4)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2、致病过程(触杀功能):溶组织内阿米巴有毒株粘附肠粘膜屏障(通过凝集素即粘附素介导);在接触区阿米巴释放细胞致病因子(如穿孔素),破坏靶细胞;滋养体部分或全部吞噬破坏的细胞;阿米巴在接触部位释放蛋白水解酶(如半胱氨酸蛋白酶),导致细胞溶解,破坏肠粘膜,造成肠溃疡。3、侵袭部位与病理特点:A原发灶(阿米巴肠炎或痢疾):肠粘膜,隆起、充血,中央为小溃破口。B急性期:增殖的滋养体可突破粘膜层,侵入粘膜下层,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溃疡间组织正常,这点与细菌性痢疾的弥漫性

13、病灶不同;重症时可深达肌层,可致大片粘膜脱落,可发生肠穿孔。C慢性期:粘膜增生导致阿米巴肿。继发灶(阿米巴病):肝脓肿(最常见)、肺脓肿和脑脓肿;皮肤及生殖系炎症。2临床表现:(1)肠阿米巴病:病变部位:盲肠、升结肠;急性患者发热、腹痛腹泻、拉粘液脓血便、粪便腥臭、有里里急后重感。慢性患者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腹痛、胃肠胀气、体重下降;有的出现阿米巴肿,触及结节状包块(2)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脓肿:呈无菌性、液化性坏死,周围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常见部位依次为:肝脓肿(最常见)肺脓肿脑脓肿皮肤阿米巴病四.实验诊断1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急性痢疾、肠炎患者取材:粘液脓血便或稀便标本要求:a.必须新鲜,

14、b.注意保温(特别在冬季),c.盛具要清洁:检查阶段:活动的滋养体粪便检查:典型的阿米巴痢疾粪便:酱红色粘液样,腥臭味;镜下可见成团的红细胞、较少的白细胞和活动的滋养体。2碘液染色法慢性病人、带虫者;取材:成形便;检查阶段:包囊;3浓集法:查包囊典型的阿米巴痢疾粪便:酱红色粘液样,腥臭味;镜下可见成团的红细胞、较少的白细胞和活动的滋养体。五、治疗阿米巴病的常用药物为甲硝唑(灭滴灵)第八章:鞭毛虫第三节:蓝氏贾第鞭毛虫(引起旅游者腹泻)一、形态:囊壁较厚,与虫体见有明显的间隙。二、生活史:1.寄生部位:小肠、胆囊;2.感染阶段:成熟4核包囊;3.感染途径:经口;4.致病阶段:滋养体;5.宿主:人

15、;6.保虫宿主:家畜、野生动物。三、致病:1.机理(1)虫株毒力;(2)机械阻隔;(3)肠粘膜损伤:由于大量滋养体吸附于肠黏膜,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萎缩变性,甚至坏死脱落,妨碍了肠的消化吸收功能,使大部分可溶性脂肪不能被吸收,引起腹泻。四、实验诊断:1.粪便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查滋养体2.碘染色直接涂片法:查包囊3.引流十二指肠液镜检:查滋养体或包囊4.肠胶囊法:查滋养体第四节:阴道毛滴虫:以性传播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二.生活史:1.本虫仅有滋养体期,无包囊期,以二分裂法繁殖。2.寄生部位泌尿生殖系统:女性阴道和尿道,男性尿道及前列腺。3.感染和致病阶段:滋养体4.感染方式接触感染:A.直接接触:通过性生活;B.间接接触:通过坐便器、公共浴池、游泳池、公用游泳衣裤浴巾等方式。三.致病:1.机理:(1)虫体消耗糖原,阻碍乳酸杆菌的酵解作用,使阴道内pH值转变为中性或碱性,有利于细菌的繁殖,从而引起阴道炎。(2)虫体的机械与化学刺激作用。2.所致疾病:滴虫性阴道炎、尿道炎、前列腺炎。四、实验诊断: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尿液沉淀物前列腺分泌物,直接涂片或涂片染色镜检。第九章:孢子虫第一节: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和肝细胞内,为我国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