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学案(理科班).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000504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学案(理科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学案(理科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学案(理科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学案(理科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学案(理科班).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填空题(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1、辩证否定观(与之相对立的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 的否定,即自己 自己,自己 自己。【来源(2)辩证的否定与发展的关系:辩证的否定是 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3)辩证的否定与联系的关系:辩证的否定是 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 、 和 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 一切,也不是简单地 一切,而是既 又 ,克服的是旧事物中 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 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 ”。2、辩证否定观的

2、方法论要求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 意识,做到 , , 。因此,我们既要尊重 ,尊重 ,又要 , ,实事求是, ,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3、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与辩证的思维方法相对立的是 的思维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 ,要么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内涵: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 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地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 的 的和 的。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

3、新意识的关系: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着的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 ,敢于破除 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 ,善于提出 ,敢于寻找 ,确立 ,开拓 。(三)、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 , 。“科学的本质就是 ”。科学技术的每一步都是通过 实现的。创新更新了 ,提高了 ,开辟出 ,推动了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 ,还有 。 是 的先导。通过

4、推动 、 、 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 推动着 。 决定着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 ,使得 。(2) 是通过 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总之,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是 的先导。创新是 ,是 。二、选择题1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心声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其中的寓意是 ( )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完全否定 B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C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

5、的2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 ( )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A B C. D3“东北二人转”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家们对“二人转”曲牌在内容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健康、幽默、风趣的优良传统,在形式上不断出新,伴奏乐器增加了扬琴、琵琶等,并兼用武场鼓、锣、钹,综合艺术质量不断提高。这说明发展() A是物质运动的一种方式和属性 B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C是新出现的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 D是事物状态乃至性质的变更4辩证否

6、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掌握辩证否定观的实践意义在于 ( )A对旧事物敢于进行彻底的否定 B防止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倾向C对人对事都要积极地肯定 D超越书本,超越现实5“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没有止境。”这句话说明了 ( )辩证法究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只要有创新就会有发展 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A B C. D6.事物的发展从实质上讲,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飞跃,是根本性质的变化,而这些,只有通过

7、否定这个环节才能实现,这是因为( )A、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新生力量、积极因素B、新旧事物之间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又有着必然的联系C、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和保留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7.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曾出现过一个“无产阶级文化派”,他们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建立无产阶级的数学和天文学,建立无产阶级的新铁路。他们写道:“为了我们的明天我们将拉斐尔火葬,我们要把博物馆破坏,我们要将艺术的花朵加以摧残。”以上观点( )A无产阶级否定观 B形而上学的否定观C辩证的否定观 D虽不完全正确,但有一定的合理性8.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速度

8、越来越快。这表明()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9.关于学习书法,宋代大作家晁补之说:“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书工笔吏,竭精神于日夜,尽得古人点画之法而模之,浓纤横斜,毫发必似,而古今之妙处已亡。妙不在于法也。”书法“古今之妙处已亡”是因为() A书工笔吏缺少创新精神 B书工笔吏尽得古人点画之法 C古人已经穷尽书法的妙处 D学习书法不能模仿10.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持艺术的长盛不衰

9、,关键在于能否( )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 B.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C.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 D.深入群众贴近生活11. 2009年6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辽宁义山县高台子镇北砖城子村农民敖双伦,潜心研究旱稻15年,先后成功培养了“成双一号”、“成双大粒”等水稻高产品种,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上述事实充分说明 (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12.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有密切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同样离不开创新。这说明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10、不竭动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农业是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创新可以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A B C D13河南卫视的名牌栏目梨园春十几年经久不衰,其秘诀说到底就是,始终把继承和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栏目除了在音乐、灯光等艺术元素上不断探索创新外,还在节目环节设计上引进悬念丛生的擂台赛形式、应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场内外互动模式等,这些创新都大大增强了戏曲节目的可视性、娱乐性、时尚性和生活性。这说明 ( )A.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D.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4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在于( )A.创新是整个社会生存的基础 B.创新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C.创新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D.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