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地理部分)重绘版+答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7998564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地理部分)重绘版+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地理部分)重绘版+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地理部分)重绘版+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地理部分)重绘版+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地理部分)重绘版+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地理部分)重绘版+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地理部分)重绘版+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第I卷(选择题)图7 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2325题。23. 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耕地面积增加 政策支持 农业劳动力增加 科技支撑A. B. C. D. 24. 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 水源 B. 市场 C.土壤 D. 机械化 25.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监测耕地变化 调查作物分布估测粮食产量 跟踪产品流向 A. B. C. D.

2、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图9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时风速的影响。完成2627题。26. 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 B. C. D. 27. 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A. B. C. D.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图10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3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 2829题。28. 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北部地区湿润多雨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 B. C

3、. D. 29. 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 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C. 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 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图11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3031题。 30. 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A. B. C. D. 31. 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A. 5月1日 B. 6月1日 C. 7月1日 D. 8月1日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4、,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图12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 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 3233题。 32. 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A. 大西洋 B. 北冰洋 C. 太平洋 D. 印度洋 33. 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 、 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A. B. C. D. 第一部分(选择题)答题卡题目1234567891011答案第II卷(非选择题)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近些年,“干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5、材料二 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1)描述图中两个I 区的区位特点,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10分)(3)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12分)35.(24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 、 ,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12分)(2)如

6、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2分)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参考答案第I卷(共44分)2333:D B A A B B D A C D C 第II卷(共56分)34.(32分)I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退耕还林;东部平原、湖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善城市环境;(对防城港的积极影响):扩大港口规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发展。35.(24分)断块山 洪积冲积平原 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