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7997153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180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1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6303001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英文名称:Theory of Automatic Control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总 学 时:72 讲课学时:64 实验学时:8学时:72学分:4.5适用对象: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 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系统性能分析、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采用时域法、根轨迹法和频率特

2、性法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设计,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熟悉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熟悉用拉氏变换解线性微分方程的基本方法。掌握求系统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建立和简化的方法。 2熟悉运用时域分析法分析系统性能的方法。掌握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以及性能指标的求取。掌握用劳斯代数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的方法。掌握求系统的稳态误差及误差系数的方法。3熟悉用根轨迹分析法分析控制系统性能的方法。了解根据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绘制闭环系统的根轨迹图的基本方法。根据根轨迹图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了解开环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用频率分析法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熟悉典型环节频率特性

3、的求取以及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掌握开环系统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了解根据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分析闭环系统性能的方法。熟悉用奈氏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5熟悉控制系统性能的设计与校正的方法。掌握串联超前校正、串联滞后校正的校正装置参数的设计。了解串联滞后超前校正的校正装置参数的设计。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自动控制原理的主要任务以及研究对象,熟悉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1 自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3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4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述(二)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熟悉系统微分

4、方程的建立,拉氏变换及其应用。掌握系统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求取,系统动态结构图的建立及其简化以及系统不同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求取。1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2数学模型的线性化3传递函数4动态结构图5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三)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熟悉控制系统的时域指标,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斜坡响应以及性能指标的求取。掌握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以及性能指标的求取。运用劳斯稳定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熟悉控制系统稳态误差分析以及稳态误差、误差系数的求取。1 系统性能指标2一阶系统性能分析3二阶系统性能分析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5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6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四)根轨迹分析法了解根轨迹的

5、基本概念,熟悉根轨迹的绘制规则,掌握最小相位系统的根轨迹图绘制,了解非最小相位系统根轨迹图的绘制。运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暂态特性。 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2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方法3广义根轨迹4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性能(五)频率法了解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熟悉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曲线绘制,掌握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绘制,运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了解系统暂态特性和开环频率特性的关系。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2典型环节与系统的频率特性3用实验法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4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稳定性5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六)控制系统性能的校正了解校正装置和校正方法,熟悉串联超前校正、串联

6、滞后校正、串联滞后超前校正的校正方法。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1 系统校正的一般方法2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四、所含实践环节(一)实验自动控制原理的实验安排在课程内,开设4个实验:1典型环节及系统性能的模拟(验证性实验) 2学时2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验证性实验) 1学时3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校正(设计性实验) 3学时4计算机仿真控制系统性能分析(验证性实验) 2学时(二)选做的实验1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误差分析(验证性) 2小时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40题。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七、各教

7、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或内容)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它合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2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4时域分析法122根轨迹分析法121频率特性法142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设计103合计64872八、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为期末闭卷笔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中实验成绩占20%,出勤、作业、课堂提问、学习主动性等占10%。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 材: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黄坚主编,2004年参考书: 自动控制原理,冶金工业出版社,杨自厚,1998年自动控制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邹伯敏,2003

8、年自动控制原理,科学出版社,胡寿松,2003年自动控制原理,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刘明俊,2001年十、说明大纲制订人:宋丽蓉大纲审定人:宋丽蓉制订日期:2005年6月自动控制原理C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6303003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英文名称:Theory of Automatic Control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 学 时:40 讲课学时:36 实验学时:4学分:2.5适用对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先修课程: 电路原理、 数字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电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系统性能分析、设计的方法,培

9、养学生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采用时域法、频率特性法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设计,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熟悉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熟悉用拉氏变换解线性微分方程的基本方法。掌握求系统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建立和简化的方法。 2熟悉运用时域分析法分析系统性能的方法。掌握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以及性能指标的求取。掌握用劳斯代数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的方法。掌握求系统的稳态误差及误差系数的方法。3用频率分析法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熟悉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求取以及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掌

10、握开环系统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了解根据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分析闭环系统性能的方法。熟悉用奈氏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自动控制原理的主要任务以及研究对象,熟悉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3 自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4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3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4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述(二)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熟悉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拉氏变换及其应用。掌握系统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求取,系统动态结构图的建立及其简化以及系统不同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求取。1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2 数学模型的线性化3

11、传递函数4动态结构图5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三)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熟悉控制系统的时域指标,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斜坡响应以及性能指标的求取。掌握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以及性能指标的求取。运用劳斯稳定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熟悉控制系统稳态误差分析以及稳态误差、误差系数的求取。2 统性能指标2一阶系统性能分析3二阶系统性能分析5 系统的时域分析5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6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四)频率法了解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熟悉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曲线绘制,掌握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绘制,运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了解系统暂态特性和开环频率特性的关系。1频

12、率特性的基本概念2典型环节与系统的频率特性3用实验法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4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稳定性5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四、所含实践环节(一)实验自动控制原理的实验安排在课程内,开设4个实验:1典型环节性能的模拟(验证性实验) 2学时2计算机仿真控制系统性能分析(设计性实验) 2学时(二)选做的实验1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误差分析(验证性)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30题。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或内容)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它合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2自动控

13、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02时域分析法121频率特性法121合计36440八、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为期末考试闭卷笔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中实验成绩占20%,出勤、作业、课堂测验、学习主动性等占10%。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 材: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黄坚主编, 2004年参考书: 自动控制原理, 冶金工业出版社, 杨自厚, 1998年自动控制理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周伯敏,2003年自动控制原理, 科学出版社, 胡寿松, 2003年自动控制原理,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刘明俊, 2001年十、说明大纲制订人:宋丽蓉大纲审定人:宋丽蓉制订日期:2005年6月 电机与拖动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6303021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基础英文名称:Electric Machinery and Drive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总学时:72 讲课学时:62 实验学时:10学分:4.5适用对象:本科自动化、自动化(数控)、自动化(车辆电子电气)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交、直流电机,控制电机及变压器等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电力拖动系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