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7994661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在教学“分数乘整数计算法则”时,我从一道计算题入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沟通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同时这道计算题还沟通了与新的知识的联系,引出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让学生凭借这个知识点,探索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在教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时,我还注重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注重了学生的合作交流,通过讨论发现知识的奥秘,通过交流拓宽全体学生的知识面。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按照我们成人的或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些单一的、刻板的要求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我

2、们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导师这则数学教学反思之分数乘整数计算法则希望能给你的学习生活增添益处。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11本节课我从复习同分母分数加法引入,得出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由此进入分数乘整数方法的计算教学。教学方法时我注重算理的讲解、注重图形和算式的联系。可以说这节课的内容很简单,但作业反馈的情况看正确率却很低。存在的问题就是约分的环节,有些学生喜欢算出结果以后再约分,就比较爱出错。再由于上学期的约分知识很多学生就不熟练,有不少学生仍不断出现约分错误和忘记约分的情况。作为分数乘法的第一节课分数乘整数,形成先约分后计算的良好计算习惯,对

3、于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12一、利用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实现正迁移。分数乘整数是分数乘法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而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相乘的意义相同,这节课在引入课题时,葛文娟老师设计了下面的两道习题:(1)做一朵绸花要30厘米绸带,小丽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多少厘米绸带?(2)做一朵绸花要0.3米绸带,小红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多少米绸带?通过让学生列式并追问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激活学生已有的对整数乘法意义的认

4、识。然后再通过改题呈现例1:做一朵绸花要米绸带,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学生顺理成章地列出了例1的乘法算式,通过我追问这题为什么也用乘法计算?学生自然地将整数乘法的意义迁移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中,实现了知识的正迁移。二、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加强算法的探究。在学习本课之前,其实已经有许多学生大概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算就不清楚了。如果再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呈现问题探讨研究得出结论)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觉得“这些知识我早就知道了,没什么可学的了。”,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恰当的教学形式,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教学时3的算

5、法时,小葛老师问:你知道怎么乘吗,你认为整数3与分数的什么相乘呢?重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乘。抓住这一质疑点,提出:“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接下来的教学就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去探索。由质疑开始的探索是学生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主动探索,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迫不及待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疑问。二、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发展学生的思维。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从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构建知识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孩子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视角。在本节课中,葛老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学生自主地构建

6、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有的学生通过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有的学生通过计算分数单位的个数来理解;有的学生讲清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只能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还有的学生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同样得到了正确的结果。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包括教师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学生按照我们成人的或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些单一的、刻板的要求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13教学片断:师:哪些同学知道3/103的计算结果?(绝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部分同学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9/10。)师: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7、生1:我从书上看到,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只要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就可以了,分母不变。所以,339,分子是9,分母仍然是10,结果就是9/10。(举手的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生1的发言,有个别学生表示是从课外数学班的学习中了解到的。)师:老师也同意用这个方法进行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对于这个内容,大家还有什么疑问?生2: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师:多好的问题!(这个问题正是理解算理的关键。)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几分钟以后,许多同学举起了手。)生3:我是这么想的:3/10表示3个1/10相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所以分母不变,只计算分

8、子333,也就是33就可以了。师:你能抓住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从而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真好!生4:3/10里面有3个1/10,3/10的3倍就是有9个1/10,也就是9/10。师:你对分数的计算单位以及分数单位的个数理解得很透彻!生5:如果将3/10的分子和分母都乘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结果还是3/10,而不是3个3/10。师:生5从反面给我们讲明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谢谢你。生6:我认为3/10等于0.3,0.33等于0.9,也就是9/10。所以,3/103等于9/10。生7: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说明3/103等于9。老师拿来10支粉笔,每天用去3/10,也就是

9、3支,三天用去9支,也就是用去这些粉笔的9/10。师: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数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14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我感触颇多:一、引导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1、导入新课时,引导学生涂色表示3个米,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求3个米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再借助所列的加法算式初步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并为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知识结构上的铺垫。2、通过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归纳和类推,3=?进一步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体验探索学

10、习的乐趣。二、加强过程体验,体会过程约分比结果约分更简便。在解决例1的第(2)题时,我在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时设计了888/11 =?的练习,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加强过程体验,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后,体会到过程约分比结果约分更简便且不易错,形成一种内在需求,优化算法。存在不足:本课算理强调还不够,特别是练一练第1题,在学生独立完成后,我在组织交流时不够充分,只交流了学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忽视了学生是如何涂出4个3/16的,后来我发现学生涂得方法很多,其实通过学生涂色写算式,可以沟通分数乘法和分数加法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体会“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的算理,

11、我没有很好地把握教材这一练习设计的意图,没有敏锐地把握教学资源,很好地巩固算理。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15分数乘整数的知识基础在于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分数的意义及整数乘法的意义等知识。在课堂的开始环节,我对这些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复习,再进入分数乘整数的教学。分数乘整数的算法很简单,在相乘时,分母不变,只把整数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作分子。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我关注到新教材在算理方面的重视,注意到图形和算式之间的联系,在计算前充分让学生感知画、涂图形的过程。因此,在后面计算方法的得出就水到渠成,比较容易了。再者,对“分数乘整数表示的意义”也有机的渗透,为后面的知识打好铺垫。一堂课上下来,由于学生对内容比

12、较容易接受,课堂上有了空余时间。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比较清晰,但还存在的问题就是约分的环节,有些学生喜欢算出结果以后再约分,对计算过程约分还不愿意采用。这一环节还应讲深讲透。学生可能对于这种在计算过程当中的约分,还是一知半解,对这样约分的道理理解得不够清楚。学习分数乘整数,学生在计算时肯定会遇到先约分后乘还是先乘后约分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为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那么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无关紧要,只要不出差错,最后都能得到正确结果。显然,我们还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较高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那么我们就必须让学生明白到底哪种思路更合理,更有助于自己的后续学习。作为分数乘法的第一节课分数乘整数,形成先约分后计算的良好计算习惯,对于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分数乘法在过程中约分时,我给学生练习的题目是:5,并且列出两种做法让学生进行比较。但我觉得这道题并不能体现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的优越性。应该将题目改得稍复杂些,变成“13 5/26”,并且和同学们一起比赛谁做得快。如果哪位学生是用整数直接乘以分子的,速度当然会很慢,当做得最快的同学展示自己的做法时,其他同学恍然大悟,深刻体会到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化繁为简。这样,学生在做分数乘法时,不仅仅满足于“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而是记住“能约分的要约分”这一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