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的物理性质规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7991240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物的物理性质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机物的物理性质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机物的物理性质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机物的物理性质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机物的物理性质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机物的物理性质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物的物理性质规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机物物理性质的主要规律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栾春武一、密度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里所含物质的质量,它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半径等 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有机物的密度与分子中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原子所占质量分数成正比。 例如,烷、烯、炔及苯的同系物等物质的密度均小于水的密度,并且它们的密度均随分子中 碳原子数的增加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而一卤代烷、饱和一元醇随分子中碳原 子数的增加,氯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降低,密度逐渐减小。二、溶解性有机物一般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这是因为有机物分子大多数是非极性分子 或弱极性分子,含有憎水基。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是极性分子,只有当某有机

2、物分 子中含有亲水基团时,则该有机物就可能溶于水。亲水基一般包括:一OH、一CHO、COOH等;憎水基一般包括:一R、一NO2、一X、COOR等。1. 能溶于水的有机物: 小分子醇:CH3OH、c2h5oh、CH2OHCH2OH、甘油等; 小分子醛:HCHO、CH3CHO、CH3CH2CHO 等; 小分子羧酸:HCOOH、CH3COOH、CH3CH2COOH 等; 低糖: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6 12 6 6 12 6 12 22 11 氨基酸:CH3CH(NH2)COOH 等。一般来说,低级醇、低级醛、低级酸,单糖和二糖水溶性好,即亲水基占得

3、比重相对较 大,憎水基占得比重相对较小,故能溶于水。2. 不易溶于水的有机物:烷、稀、炔、芳香烃等烃类均不溶于水,因为其分子内不含极性基团; 卤代烃:CH3CI、CHCI3、CCI4、CH3CH2Br、2 出 等均不溶于水; 硝基化合物:硝基苯、TNT等; 酯:ch3cooc2h5、油脂等; 醚:CH3OCH3、c2h5oc2h5等; 大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如高级脂肪酸、塑料、橡胶、纤维等。一般来说,液态烃、一氯代烃、苯及其同系物、酯类物质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硝基 苯、溴苯、四氯化碳、氯仿、溴代烃、碘代烃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3. 有机物在汽油、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与在水中

4、的相反:如乙醇是由较小憎水基团c2h5和亲水基团一oh构成,所以乙醇易溶于水,同时因含有 憎水基团,所以必定也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其它醇类物质由于都含有亲水基团一 OH,小分子都溶于水,但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憎水基团的不断增大而逐渐减小,在四氯化 碳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则逐渐增大。Q_0H4. 特殊物质 V(苯酚)在常温时,在水里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C时,能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三、熔、沸点熔、沸点是物质状态变化的标志,有机物熔、沸点的高低与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的 几何形状等因素有关。1. 结构相似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 链烃同系物的沸点,随

5、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状态由气态(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等 于4者及新戊烷通常为气态)到液态,最后变为固态。2. 在同分异构体中,一般支链越多,分之间接触越困难,分之间作用力越小,其熔、沸点越低。如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但熔点也有例外,如:新戊烷正戊烷异 戊烷。3. 分子的极性越强,分之间引力越大,故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有机物,其分子的极性 越强,沸点就越高。如沸点:CH3CH2OHCH3CH2ClCH3CH3o四、例题分析【例题1】近年来,有些面粉厂为了迎合人们偏爱面粉白的心里,往面粉中加入增白剂、 滑石粉或石膏粉等。有些厂家甚至非法往面粉中掺加一种叫做“吊白块”的工业漂白剂,这 种“吊

6、白块”可使面粉变白,增加韧性,轧出的面条耐煮,吃起来“爽滑可口”,蒸出的馒 头雪白,口感也不错。“吊白块”的主要成分是甲醛次硫酸氢钠,是一种致癌物,国家早已 明确下令禁止,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科学告诉我们,无论往面粉中添加何种“增白剂”, 均可对人体造成伤害。甲醛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方程式为:HCHO + NaHSO3:=:HOCH2 SO3Na,反应产物俗称“吊白块”。关于“吊白块”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易溶于水,可用于食品加工B.易溶于水,工业上用作防腐剂C.难溶于水,不能用于食品加工D.难溶于水,可以用作防腐剂解析:根据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可以判断,该物质易溶于水,但不能用于食品加工。 答案

7、:B【例题2】下列有关肥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肥皂与纯碱的去污原理相同B. 肥皂可以加速油污在水中的分散C. 肥皂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D. 肥皂主要成分的分子中含有亲油基团和亲水基团解析:肥皂的去污原理是在洗涤过程中,污物中的油脂跟肥皂接触后,肥皂中的亲油集 基团(R)就插入油滴内,而亲水基团(一COO插入水里。这样油滴就被肥皂分子包 围起来,将油脂分子向外拉,再经过摩擦、震动,油脂分子就被肥皂分子从污物上拉了下来。 纯碱的去污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使油污水解,由此可见,二者的去污原理不同;其它说法均正确。答案:A【例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天然油脂大多数是由混合甘油酯组成的混合

8、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 油脂里烃基所含的碳原子数越多,油脂的熔点越高C. 油脂里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越大,油脂的熔点越高D. 熔点的高低顺序: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软脂酸甘油酯解析: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点;油脂熔点的高低取决于所含烃基的饱 和程度,而不是简单烃基所含碳原子数的多少,一般油脂中含饱和烃基较多时在室温下呈固 态,含不饱和烃基较多时在室温下呈液态,含饱和烃基越多,油脂的熔点越高;常见的原子 熔点高低顺序是:硬脂酸甘油酯软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答案:A C【例题4】咆CHO的沸点比圧CHO高,原因是。解析:氢键不仅存在于分子之间,有时也存在于分子内。邻羟基苯甲醛在分子内形成

9、氢 键,而在分子之间不存在氢键;对羟基苯甲醛正好相反,只能在分子间形成氢键,而在分子 内不能形成氢键,分子间氢键强于分子内氢键,所以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醛的答案: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 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升高。点拨:氢键分为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分子中能形成氢键的原子相邻比较接近时, 一般形成分子内氢键,例如邻硝基苯酚;而形成氢键的原子比较远时,一般形成分子间氢键, 如对硝基苯酚。对于分之内能形成氢键的如邻羟基苯甲醛(分子间不存在氢键)比分子内不 能形成氢键的对羟基苯甲醛(只能在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沸点要低。H_ H氢键的形成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分子间有氢键,一般物质的熔沸点、熔化热、黏度等都会增大。例如在同族元素的氢化 物中沸点存在如下反常关系:H2OH2TeH2SeH2S; HFHIHBrHCl; SbH3NH3 AsH3PH3;分子间氢键还是分子间缔合的主要原因:如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少, 氨极易溶于水极易液化等。分子内氢键则使物质的熔沸点、熔化热、黏度等都会减小,还会影响溶解度。例如邻硝 基苯酚比其间位、对位更不易溶于水,更易溶于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