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学设计(A、B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7989586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电话》教学设计(A、B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打电话》教学设计(A、B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打电话》教学设计(A、B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打电话》教学设计(A、B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打电话》教学设计(A、B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电话》教学设计(A、B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电话》教学设计(A、B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电话教学设计(A、B案)1.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2.揭题:打电话。 3.谈打电话。 (1)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2)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模拟计时表演。 (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_ 分钟 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 (4)这

2、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3)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1)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 (2)擂台赛: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教师、他生当评委)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1.讨论: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够啰嗦

3、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2)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2.归纳: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嗦表现得淋漓尽致。 3.小组练习:小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 4.集体推荐两人上台表演相声打电话,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_ 小时 小结板书:啰嗦、耗时、误事。 5.畅所

4、欲言:通过观看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6.小结:说话太啰嗦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学生选读,了解相声 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 2.学生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 3.教师小结:通俗易懂发,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 4.欣赏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播放事先录制的该相声表演录像,一边欣赏一边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5.小结:相声不仅是说,还是唱,相声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相声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声是笑的艺术,又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可以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

5、启迪 五、自选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1.创设情境,尝试创作 (1)语言情境一:甲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而又喜欢夸夸其谈显示自已有知识,仅就“海马”一词,就出入意料地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 (2)语言情境二:悦悦是一个冒失鬼,又是一个机灵鬼,他常常用机智巧妙的语言帮自己摆脱困境。 (3)语言情境三:有两个小朋友常常在一块比吹牛,谁也不服谁,这不,他们又吹上啦。 (4)语言情境四:小明是一个很具幽默感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开怀大笑。 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和同桌一起创作几句。 2.熟读打电话,想象当时的情景,用叙述的方式写下来,并表达自己对此种现象的看法。 (福建省厦门市音乐学校 白永红

6、) B案 课前准备: 1.相声打电话录音。 2.其他相声节目的录音。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出示课题 1.文艺节目可以分成歌舞类、语言类等,其中语言类节目中有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是相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则相声打电话。 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要求或希望。 二、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边浏览课文,边听相声打电话的录音。 2.说说各自听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来自于相声本身的特点,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这则相声的内容,教师都要充分的肯定。 3.边看课文边思考:相声有什么特点? 教学中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随机引导概括,比如:相声是两个人说的(其

7、实还有一个人说的单口相声和多个人说的群口相声);相声的语言很幽默,引人发笑;相声不仅是说,还要唱 三、默读课文,体会相声中人物说话的特点 1.默读课文,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找出“打电话”的句子。 2.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读,有什么感受,举例说明? (1)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 说话绕圈子。 (2)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他是女的呀。 明知故说。 (3)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没话找话。 (4)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 东拉西扯。 3.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么后果。 四、熟读课文,尝试表演相声 1.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练习朗读。 2.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3.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 (杭州市余杭区实验小学 洪春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