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7988743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农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农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农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农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农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农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农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道路功能(通用、通达):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交通服务的特性2、道路按功能分: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行政划分: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3、道路分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4、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20年:次干路15年;支路1015年。5、道堪技术依据:主要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相关依据:公路勘测规范;其他依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6、设计车辆: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车辆。分为:小客车(远景交通量)、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道路转

2、弯半径)、铰接车。7、设计速度(决定路几何形状):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8、运行速度(第85位车速):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速度。9、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设计速度是理论车速,运行车速是实际车速;在一条公路上,相对于变化的几何线形设计速度是不变的,而运行速度则是随公路路线不断变化的,设计速度是最大的安全运行速度,运行速度是几何设计实现设计速度程度的反映,因此运行速度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设计质量.10、设计交通量: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

3、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11、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12、服务水平: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13、公路网的系统特性:集散性、关联性、目标性、适应性。14.道路勘测设计阶段: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地小型建设项目。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

4、或隧道等。14.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分界控制线。19、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它是为保证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与安全,规定在道路的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净高即净空高度,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满足的竖向高度。净宽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满足的横向宽度。第二章 平面设计1.路线是指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路线的平面、纵断面和各个横断面是道路的几何组成。2.行驶中的汽车其重心轨迹

5、在几何性质上的特征:1)轨迹是连续的;2)轨迹的曲率是连续的;3)轨迹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3、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平面曲线要求:圆滑和舒适 4、直线的优点:笔直的道路会形成短接、直达的效果,汽车行驶简单,方向明确。驾驶员操作简易,通视条件好,测量中只需测两点就能测定方向和距离。 缺点: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直线难以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路基,破坏自然景观。若长度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的直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倦和急躁,易超速行驶,对安全行车不利。 直线中应尽量避免长直线5、直线的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6V,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为2V6、缓和曲线

6、的作用: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3)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7、圆曲线半径如何选择:1、选定圆曲线半径应与地形相适应,以采用超高值2%4%的圆曲线半径为宜2、地形条件限制时,可采用大于或接近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地形特殊不得已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3、选用圆曲线时应与设计速度相当,应注意平纵线型协调,构成连续均匀的曲线半径4、选用圆曲线半径时,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米8、平面线形设计成果:直线、曲线及其转角表、逐桩坐标表、导线点一览表、路线固定表9、极限最小半径:为保证车辆按设计速度安全行驶所规定的圆曲线半径

7、最小值。一般最小半径: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舒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13.回旋线:曲率随着曲线长度成比例变化的曲线。其基本公式为:rl=AA式中:r回旋线上某点的曲率半径l回旋线上某点到原点的距离A回旋线参数研究认为:回旋线参数A与连接的圆曲线半径应该相协调,二者之间只要保持R3 AR,便可获得视觉上协调、舒顺的线性。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1、设计高程:没有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边缘高程1、新建道路:高速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高程,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

8、高程。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规定设计,也可视具体情况采用行车道中线处的高程.2、最大纵坡是根据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行车要求、工程和运营的经济等因素所限定的纵坡最大值。最小纵坡(0,3%)为排水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平均纵坡: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合成纵坡:横坡与纵坡的矢量和。积雪冰冻地区I8%,为保证排水各级公路合成纵坡I0.5%3、最大坡长限制:控制汽车在坡道上行驶,当车速下降到最低容许速度时所行驶的距离。最小坡长限制(2.5V):保证汽车平顺性要求,以设计速度915s的行程为宜,高速取9s低速取大。缓和坡段:在

9、纵断面设计中当纵坡长度受限制时,按规定设置的较小纵坡路段4、纵断面设计的步骤:拉坡前的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位置、试坡、调整、核对、定坡5、在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第四章 横断面设计1、道路横断面:道路中线各点垂直于路线前进方向的竖向剖面图。2、公路横断面的组成:整体式断面包括车道、中间带、路肩、紧急停车带、爬坡道避险车道、变速车道等部分组成,而分离式断面不包括中间带。不设分隔带的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路肩、错车道等部分组成。3、公路断面的类型:1)单幅双车道,适用:二、三级和一部分四级公路。2)双幅多车道,适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3)单车道,适用:交通量小、地

10、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道路,采用设错车道的单车道公路,适用于地形困难的四级公路4、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类型(1)单幅路2)双幅路3)三幅路4)四幅路5、路肩: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作用:1)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2)供临时停车之用。3)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尤其在挖方路段,还可以增加弯道视距,减少行车事故。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5)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6土路肩的排水性低于路面,其横坡度较路面宜大1%2%。道路一般设右路肩,左侧路缘带7、中间带的作用:1)分隔上、下行车流,防止车辆驶入对向车道,减

11、少道路交通干扰,提高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 2)可作设置公路标志及其它交通管理没施的场地,也可作为行人的安全岛使用。3)一定宽度的中间带并种植花草灌木或设防眩网,可防对向车辆灯光眩目,还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的作用。4)设于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有一定宽度且颜色醒目,能引导驾驶员视线,增加行车所必须的侧向余宽,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8、平曲线加宽:满足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测的需要,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路面、路基宽度。加宽值只与半径有关9、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采用第1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3级加宽值。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宽。

12、对R50m的圆曲线,可不加宽。10、加宽过渡段:为使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圆曲线上设置了加宽的宽度,而设置的宽度变化段。设置方法:比例过渡、高次抛物线过渡、回旋线过渡11、加宽过渡段的长度:对设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加宽过渡段采用与缓和曲线相同的长度。对不设缓和曲线,但设有超高过渡段的平曲线,可采用与超高过渡段相同的长度。既不设缓和曲线,有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加宽过渡段应按渐变率1:15且长度不小于10m的要求设置。12、超高:横断面上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作用:全部和部分抵消离心力,提高汽车在平曲线上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13、超高过渡方式:一)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1)当超

13、高值等于路拱横坡度时,只需行车道外侧绕中线外侧逐渐抬高,直至与内侧横坡度相等为止。当超高值大于路拱横坡度时,有三种过渡方式:绕内边线旋转(新建工程)绕中线旋转(改建道路)绕外边线旋转。二)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1)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2)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14、超高段的长度:1)一般确定缓和曲线长度时,已考虑了超高过渡段所需的最小长度,故应取超高过渡段Lc与缓和曲线长度Ls相等,即Lc=Ls.2)若计算LcLs,应修改平面线形,使LsLs.3)若LsLc,但只要超高渐变率P1/330,仍取Lc=Ls.4)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但若圆曲线上设超高,则应设超高过渡段,

14、其长度仍有Lc=Bi/p确定.15、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驾驶员自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会车视距:两辆车相向行驶,驾驶员自看到前方车辆时起,至安全会车时止,两辆汽车行驶所需的最短距离。错车视距:在没有明确划分车道线的双车道道路上,两对向行驶汽车相遇,自发现后采取减速避让措施至安全错车所需的最短距离。超车视距:在双车道道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自开始驶离原车道初起。至可见对向来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12.各级道路对视距的要求:1)各级公路的每条车道均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停车视距;二、三、四级公路应满足会车视距要

15、求,其长度不小于停车视距的2倍;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而采取分道行驶措施的路段,可采用停车视距。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大型车比例高的二级公路、三级公路的下坡路段,应采用下坡段货车停车视距进行检验。4)具有干线功能的二级公路宜在3min的行驶时间内,提供一次满足超车视距要求的路段;其他双车道公路可根据情况间隔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13、经济运距:用来确定借土或调运的限界及距离。平均运距:土石方调配时从挖方体积重心到填方体积重心的距离。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借方数量第五章 线形设计1.平面线形设计要点:1)平面线形应直捷、流畅,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保持平面线形的

16、均衡与连续(避免:长直线尽头接小半径圆曲线,短直线接大半径平曲线)3)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4)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2.平面要素的组合类型、基本型(2)、S型(A1/A22.R2/R1=11/3)、卵型(R2/2AR2.R2/R1=0.20.8.D/R2=0.0030.03)、凸型、复合型(互通式立交桥)、c型(对行车不利,地形困难可采用)、回头曲线(克服高差)3、纵断面线形设计要点:纵坡极限值的运用、最短坡长、竖曲线半径选用、相邻竖曲线的衔接、各地形条件下的纵坡设计4、断背曲线:两转向相同圆曲线中间插入短直线而形成的平曲线。第六章 选线与总体设计1.选线的方法和步骤:路线方案选择、路线带选择 、具体定线2.平原区路线选线要点:1)正确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