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及油茶基地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798720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及油茶基地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及油茶基地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及油茶基地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及油茶基地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及油茶基地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及油茶基地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及油茶基地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源粮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及油茶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单位:*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环评证书:国环评证目录1、总则11.1项目由来11.2编制依据11.3评价目的31.4评价内容、评价重点和评价因子31.5评价时段、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41.6评价标准71.7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102、建设项目概况122.1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122.2产品方案、技术指标、工程内容及项目投资122.3职工定员及工作制度142.4占地面积及总平面布置152.5公用工程152.6产业政策192.7选址合理性分析193、工程分析203.1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工程分析203.2油茶林基地工程

2、分析404、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概况454.1自然环境状况454.2社会环境状况464.3拟建地址周围敏感点情况474.4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7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8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85.2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26、环保措施分析726.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726.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726.3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736.4噪声防治措施736.5生态防治措施746.6环保投资747、环境风险评价757.1风险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757.2风险识别767.3源项分析777.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787.5环境风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828、环保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848.1环境效益分析848.

3、2经济效益分析848.3社会效益分析869、公众参与879.1调查目的879.2调查方法879.3调查时间与对象879.4调查内容879.5调查结果分析9010、清洁生产分析及总量控制9310.1清洁生产9310.2总量控制9611、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9811.1环境管理9811.2环境监测计划9911.3“三同时”验收清单10012、结论与建议10212.1环境质量现状10212.2环境影响分析10212.3总量控制10412.4清洁生产10412.5公众参与10412.6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0412.7建议10412.8结论105*源粮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及油茶基地建设项目环境

4、影响报告书1、总则1.1项目由来油茶又叫茶籽树,泛指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种子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经济栽培价值的植物。油茶的主产品是茶油。根据上海植物分析所检测及中国油脂植物公布的数据,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甚至比誉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还高出7个百分点,维生素E的含量也比橄榄油高出一倍,并且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山茶甙,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通过对茶油系列产品特性及国内外市场进行调研,山茶油、茶皂素、活性炭、脱皂茶粕等产品都具有超强的竞争力及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市场需求,*源粮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拟在*市*区*镇新建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及油茶基地建设项

5、目,项目总投资6933万元,加工厂占地面积120亩,“双高”油茶树种植基地占地面积5万亩。劳动定员113 人,项目运营后,年均上缴税金382.45万元,年均税后利润1147.36万元,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建设单位于2010年7月正式委托*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所接受委托后,即对*源粮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拟建地址及其附近区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在初步工程分析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最终形成*源粮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及油茶基地建

6、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整个评价工作得到*市环境保护局、*区环境保护局、*区*镇人民政府以及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7、业法(2002年12月8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1993年7月2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04年8月28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1年10月30日);(12)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13)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环发【1999】107号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1999年3月16日);(15)产业结构调整结构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

8、号令;(16)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17)*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18)*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6年11月2日);(19)*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24次会议2001第69号公布);(20)*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2000年12月26日);(21)*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环境保护局以*计收费字【2002】383号文“关于转发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2002年4月12日)。1.2.2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2)环境影

9、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2.3 其它有关依据(1)*源粮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服务合同;(2)*源粮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及油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市*区*镇人民政府承诺书;(4)*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确认*源粮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及油茶

10、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5)*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源粮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食用油精加工工厂及油茶基地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批复”。1.3评价目的通过对项目所在环境进行现状调查和监测,掌握拟建厂址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况和环境质量现状,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通过工程分析查清本项目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节点及排放特征,确定主要污染因子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论证本项目选址的合理性;选用适宜的计算模式,预测项目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拟采用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并提出避免和减少污染的对策和建议,进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提出该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建议;

11、为管理部门决策、设计部门优化设计和建设单位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环保角度对本项目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的结论。1.4评价内容、评价重点和评价因子1.4.1评价内容本次环评主要内容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公众参与,工程选址及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最后从环保角度对拟建工程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并提出合理建议。1.4.2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所处地理环境,本次评价工作重点为: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环境风险评价。1.4.

12、3评价因子根据本项目工程特征和环境影响因素,结合周围环境质量现状及工艺特点、污染物排放规律和排放量,选择本项目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特征污染因子,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评价因子见表1-1。表1-1 评价因子一览表环境要素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大气环境TSP、SO2、NO2TSP、SO2、烟尘SO2地表水环境pH、SS、NH3-N、BOD5、COD、总磷、粪大肠菌群、石油类COD COD地下水环境pH、总硬度、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pH、总硬度、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生态环境植被、水土流失、土壤(pH、铅、镉)植被、水土流失、土壤(pH、铅、镉)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连续A

13、声级固体废物工业固废排放量1.5评价时段、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1.5.1评价时段本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并且为短期影响;而营运期对周围环境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而且为长期影响,因此本评价以营运期为重点评价时段,施工期只作影响分析。1.5.2评价工作等级1.5.2.1大气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的规定,计算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

14、地面浓度,mg/m3;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评价工作等级按表1-2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表1-2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 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 或 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估算模式计算参数和选项见表1-3。表1-3 估算模式计算参数和选项一览表参数名称烟尘SO2污染源类型点源点源源强排放速率,t/a4.575.12烟囱高度,m4545烟囱内径,m0.80.8烟气排放流量,m3/h1600016000出口烟气温度,8080烟囱出口处的环境温度,2020计算点距地面高度,m00城市/农村选项农村农村是否考虑建筑物下洗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