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最后一分钟.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98110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最后一分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4、最后一分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4、最后一分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最后一分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最后一分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厂街 学校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设计 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 24、最后一分钟2.达成目标:(1)知识与技能:a.认识本课5个生字。 b.朗读诗歌有感情。 c.理解诗歌内容。(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多种朗读方法并用,诵读中体验情感,并体会诗人凝炼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表达的真挚热烈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3.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议义深刻、情感强烈的诗句。4.学习方法建议:借助课件,联系历史,创设情境,抓住诗句,师生互动,体悟情感。5.课时安排:1课

2、时二、导学设计导案设计个性化意见及说明一、看图交流,揭题1、交流香港的有关信息。2、课件出示文中插图。师:同学们,请仔细看这幅图,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特殊的时刻吗?3、教师激情揭题:是的,这个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大地四处开放;这一刻,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这一刻,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二、自由读诗,解决字词障碍,了解诗歌内容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2、学生自由提出困难,小组共同解决。3、再读诗

3、歌,思考一个问题: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随机板书)三、品读诗歌,体会、激发情感师:诗歌的大概内容同学们都已有所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地品味这“最后一分钟”。1、出示探究话题: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几次提到“最后一分钟”?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诗中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首先学生自学,然后小组讨论、交流。)2、四人小组展示汇报。3、教师适时点拨。第一处“最后一分钟”师:同学们,在第一小节中躲着一种修辞手法,你能把它找出来吗?(生:拟人)那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说一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第二处“最后一分钟”师:看着

4、同学们这么认真地读着,老师相信你们的体会肯定也到位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一起来感受这份激动和自豪。请听要求:前面部分男女同学轮读,最后三行一起读。第三处“最后一分钟”(1)师: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已充分体会到了那份激动和自豪,真棒!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如今的香港是非常繁荣的,可在150多年的时间里,它走过的历程却是坎坷的。(2)课件出示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等相关资料,教师介绍。(3)师:虎门上空的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发黄的旧条约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在长城的脸上,在黄皮肤的脸上流淌呢?快到第三小节中找一找。(4)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并指导朗

5、读。第四处“最后一分钟”师:香港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终于回来了。这最后一分钟,带给大家的是无尽的激动、喜悦和自豪,老师给同学们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分钟”!2、配乐齐读诗歌四、播放视频,情感升华师:刚才的学习,我们从语言文字里感受到了那份激动、喜悦和自豪。下面老师带大家走进当时的情景,再次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播放录像,教师配画外音。)五、课堂练笔、小结1、师:同学们,流浪了百年的游子香港回来了,面对骨肉团聚的动人一幕,你最想说什么?请把它写在课文空白处。2、集体交流。3、师小结: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家了;事隔两年,澳门也回家了;而如今,祖国母亲还

6、有一个孩子在外头,你们知道是谁吗?(生:台湾)是的,虽然台湾回家的路还很坎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一定会回来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那时的最后一分钟也会像今天我们所读到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那样,令人无比激动、喜悦和自豪!本课生字,生僻字较多,首先解决字词障碍,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香港遭受的耻辱是学生之前所不曾了解的,由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等相关资料,可以让学生明白香港回归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时刻。三、学习资源推荐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四、困惑与建议学习这篇课文,我发现很多同学由于对历史的不熟悉,导致很多内容似懂非懂,我便以读来理解课文,并给学生讲解历史。让学生课后了解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