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5.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7980566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5.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课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2013.05.03 执笔者:高辉娟 审核者:王海霞温馨寄语:灵敏的感知环境的变化是人体进行各种调节的基础。学习目标: 1.了解耳的结构;2. 尝试学会听觉形成的过程;3.了解造成耳聋的因素及预防的措施;学习重、难点: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耳分为 、 、 三个部分,外耳又分为 、 。中耳分为 、 、 ;内耳分为 、 、 。2当遇到巨大声音响时,应迅速 ,其原因是可以使 张开,保持 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震破 。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3.观察P84页的图片小组合作讨论:假如人失去听觉,这四个场面各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习任务二4. 小组合作讨论影响听觉的因素及造成耳聋的原因有哪些?三、生活链接你有聋哑朋友吗?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当堂检测:1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 传到 , 的震动通过听小骨传到 ,刺激了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 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2.听到声音大时要注意张口( )A.这样有助减小惊吓 B.这样可以减弱声音C.保持鼓膜内外压强平衡 D.这样可以减少中耳的振动。3下列哪种情况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 )A.鼓膜破损 B.听觉中枢受损 C.听小骨受损 D.半规管4人体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A半规管 B前庭C耳蜗D鼓室5将鼓膜的振动传递到

3、内耳的结构是( )A咽鼓管B半规管C耳蜗 D听小骨6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是( )A鼓膜破损B听小骨受损 C半规管受损D听神经受损7用尖锐的东西挖耳屎容易导致耳聋,原因是()A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受伤 B听觉神经受损C耳蜗内听觉中枢受伤 D鼓膜、外耳道受损8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A 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B声波鼓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C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听觉中枢D声波鼓室三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课后反思: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导学案课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2013.05.07 执笔者:高辉娟 审核者:王海霞温馨寄语:神经系统的组成是什么?学习目标:1描述神经

4、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2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学习重、难点:1神经系统的组成;2神经系统的调节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神经系统是由 、 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2.脑和 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 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3. 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统通路。5.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 ,约有 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 。6. 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5、。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 7. 同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有什么意义?学习任务二 8.小组讨论P87页资料分析,尝试通过讨论作出解释。三、生活链接9.在日常生活、劳动和体育锻炼中,哪些情况容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对此,你能提出一些安全建议?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A.小脑 B.大脑 C.脊髓 D.神经2.协调人体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是 ( )A.小脑 B.大脑 C.脊髓 D.脑干3.杂技团演员在表演走钢丝时神经系统起着主要作用的结构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4.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A.脑 B

6、.脊髓 C.神经组织 D.神经元5.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是( )A.脑神经 B.脊神经 C.脊髓 D.脑干二识图作答: 下图所示的是神经元的结构,根据此图完成下列各题。6.神经元结构包括; 。7.在长的 外套有一层鞘,组成 ,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 。8.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有膜,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 。9.A图中显示的是显微镜下、神经元突起的末端相互联系,形成的 。10.右图所示的是脑的侧面。 根据此图完成下列各题。(1)是 ,它的表层叫做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功能区,这些功能区又称为 。(2)是 ,它的主要功能是 。(3)是 ,它有一些调节 的中枢。课后反思: 第四节 神经

7、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课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2013.05.10 执笔者:高辉娟 审核者:王海霞温馨寄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学习目标:1了解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3会描述反射弧的结构;4会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学习重、难点:1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2学会描述反射弧的结构;学习过程趣味导读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例如,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我们会眨眼;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就会立刻排尿;有的人看电影,心情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气管内有异物会咳嗽不停。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反应?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反射的奥秘。一

8、、自主学习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做 。2.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 来完成的。3.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都是比较 、人生来就有的反射。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还能形成 反射,如人们听到铃声就会走进教室。4.人体通过各种 或 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5.人与动物的反射活动具有的本质区别是人类具有对 的刺激做出有关的反射。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 阅读P91页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讨论:6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想一想,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7膝跳反射

9、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学习任务二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回答下面问题:8.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大脑没有发育完全,常发生尿床的现象;9胸部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出现尿失禁现象;10.脊髓腰骶段损伤的病人,常出现膀胱有尿不能排出的现象。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1.新生儿的排尿反射属于 反射,排尿中枢位于 内。12.胸部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出现尿失禁的原因是由于脊髓与 的联系被切断,致使低级中枢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控制。13.脊髓腰骶段损伤的病人膀胱有尿不能排出的原因是 被损坏, 结构不完整,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当堂检测:1.下列现象是属于人所特有的是( )A.缩手反应 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 D.谈虎色变2.下列现

10、象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鹦鹉学舌 B.金鸡报晓 C.谈虎色变 D.惊弓之鸟3.脊髓的主要功能是( )A.感觉反射 B.感觉和传导 C.反射和运动 D.反射和传导4.下列反射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A.排尿反射 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 D.听到铃声进教室5.反射的结构基础( )A脑 B.反射弧 C.神经组织 D.神经元右图是膝跳反射图解,据图完成下列各题。ABCDE6.该反射叩击的部位如图中A所指,则A表示的结构是,该反射的效应器是。7.图中C所指之处被受损,发生抑制,叩击A处,该反射(是否)发生。8.图中B表示的结构是,B所表示结构是。如果D受损,该反射(是否)发生,原因是。如果D受损

11、,该反射(是否)发生,受测者(能否)感受到疼痛。课后反思:第五节 激素调节导学案课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2013.05.14 执笔者:高辉娟 审核者:王海霞温馨寄语:激素调节的奇妙之处在哪里?学习目标:1说出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激素的概念和主要种类;2学会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学习重、难点: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学习过程:趣味导读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破坏了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成蛙。科学家在饲养缸内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发现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成蛙了。在饲养正常的蝌蚪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则蝌蚪提前变成蛙了,但蛙只有苍蝇一般大小。由此可见,甲状腺

12、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人体内多种激素,它们都具有调节作用,但功能各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奇妙的激素调节。一、自主学习1.人体内有一类腺体没有导管,它们分泌的 ,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 输送到全身各处。2.人体内的 含量 ,作用 。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3. 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4.有些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 ,而 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以致人们患有 。5.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的 调节,但也受到 的影响。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小组阅读P97页内容,讨论:6上述三种激素分别是由什么内分泌腺分泌的?它们各具有什么作用?7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学习任务二8尝试总结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三、系统总结当堂检测:1将下列病因和病名用线连接A.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a.侏儒症B.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 b.甲亢C.胰岛素分泌过少 c.呆小症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