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要点之妇产科学:子宫内膜异位症.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7977881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要点之妇产科学:子宫内膜异位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理论要点之妇产科学:子宫内膜异位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理论要点之妇产科学:子宫内膜异位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理论要点之妇产科学:子宫内膜异位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论要点之妇产科学:子宫内膜异位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要点之妇产科学:子宫内膜异位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论要点之妇产科学:子宫内膜异位症第一节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概念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异位子宫内膜可生长在远离子宫的部位,但绝大多数病变出现在盆腔内生殖器官和其临近器官的腹膜面,故临床上常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二、病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以致在病变区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最后发展为大小不等的紫蓝色实质结节或包块。(1)卵巢: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多见部位,约80%患者病变累及一侧卵巢,双侧卵巢同时波及者约为50%.病变早期在卵巢表面及皮层中可见紫蓝

2、色斑点或小泡,但以单个为多见,称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肿内含暗褐色粘稠状陈旧血,状似巧克力液体,故称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直径多为56cm,但最大者直径可达25cm。由于经期时囊内出血增多,囊腔内压力增高,囊壁出现小裂隙并有极少量血液渗漏,引起的腹膜局部炎性反应和组织纤维化,导致卵巢与其邻近的子宫、阔韧带或乙状结肠等紧密粘连,手术时可流出粘稠的暗褐色陈旧血液。这样的卵巢与周围器官或组织紧密粘连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特征之一,并可借此与其他出血性卵巢囊肿相鉴别。(2)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子宫后壁下段:因处于盆腔后部较低或最低处,与经血中的内膜碎片接触机会最多,也是内膜异位症的好发部位。早

3、期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或子宫后壁下段有散在紫褐色出血点或颗粒状散在结节。随病变发展,子宫后壁与直肠前壁粘连,直肠子宫陷凹变浅,甚至完全消失,严重者直肠子宫陷凹内的异位内膜向直肠阴道隔发展,在隔内形成包块,并向阴道后穹窿或直肠腔凸出,但极少穿透阴道或直肠粘膜层。(3)宫颈:内膜异位累及宫颈者较少。病灶可位于表浅的粘膜或深部间质内。浅表者多系子宫内膜直接种植所致,在宫颈表面可见暗红色或紫蓝色小颗粒,月经期略增大,易被误诊为宫颈腺囊肿。深部病灶可能系直肠子宫陷凹异位灶直接蔓延而来,在宫颈剖面可见紫蓝色小点或含陈目不暇接血液的小囊腔。(4)输卵管:一般直接累及者较少见,偶可在其管壁浆膜层见到紫褐色斑

4、点或小结节。输卵管与其周围病变组织粘连,甚至因扭曲而影响其蠕动,但管腔多通畅。若临床表现和手术时肉眼所见病理改变十分典型,即使镜检下仅能在卵巢的囊壁中发现红细胞、含铁血黄素或含元气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等出血证据,亦应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三、临床分期临床分期的目的是区分微型(15分),轻型(615分),中型(1640分)和重型(40分以上),也称、期。四、临床表现1.症状:约20%患者无明显不适。(1)痛经和持续下腹痛:多随局部病变加重而逐年加剧。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一日最剧,以后逐渐减轻,至月经干净时消失。(2)月经失调:约15

5、%患者有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少数出现经前点滴出血。(3)不孕:不孕率可高达40%。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育的原因可能与盆腔内器官和组织广泛粘连和输卵管蠕动减弱,以致影响卵子排出、摄取和受精卵的运行有关。(4)性交痛: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多见于直肠子宫陷凹有异位病灶或因病变导致子宫后倾固定的患者,且以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更为明显。(5)其他特殊症状: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甚至有周期性少量便血。除上述各种特殊症状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时,陈旧的暗黑色粘稠液流入腹腔可引起突发性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和肛门坠胀。疼痛多发生在经前后或经期,其症状类似输卵管妊娠破裂。2.体征

6、除巨大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在腹部扪及囊块和囊肿破裂时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外,一般腹部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典型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盆腔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后倾固定,直肠子宫陷凹或宫骶韧带或子宫后壁下段等部位扪及触痛性结节,在子宫的一侧或双侧附件处扪到与子宫相连的不活动囊性偏实的包块,往往有轻压痛。若病变累及直肠阴道隔,可在阴道后穹隆部扪及甚至可看到隆起的紫蓝色斑点、小结节或包块。五、辅助诊断方法1)B超声检查可确定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偶能发现盆腔检查时未能扪及的包块。B超显示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壁较厚,且粗糙不平,与周围脏器特点是与子宫粘连较紧。囊内容物可分为囊性、混合性或实性3类

7、,以囊性最多见。由于囊中的回声图像并无特异性,故不能单纯根据B超图像确诊。2)CA125值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值可升高,且随期别增加阳性率亦上升。CA125值的变化还可用以监测该病的疗效,CA125值的升高主要见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虽然卵巢癌的CA125值远高于内膜异位患者,但两者间的升高值有一定范围的重叠,故临床上无法单独利用此测定值将两者加以鉴别。3)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特别是对盆腔检查和B超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的不育或腹痛患者更是惟一手段,往往在腹腔镜下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即可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折临床分期也只有在

8、腹腔镜或剖腹探查的直视下方可确定。六、预防及治疗1.预防(1)防止经血逆流:对明显的后倾后屈子宫及宫颈管粘连、狭窄及闭锁者,均应纠正或及时手术治疗。(2)避免手术操作引起子宫内膜种植:输卵管通畅试验及造影应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时,不应突然降低宫内负压,以避免宫内破碎内膜逆流入腹腔;宫颈冷冻、电熨、锥切均不宜在经前进行,剖宫取胎时,应避免宫腔内容物流入腹腔或腹壁切口;在缝合子宫及腹壁切口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以防内膜种植。(3)药物避孕。2.治疗(1)药物治疗:性激素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抑制雌激素的合成,使异位种植的子宫内膜萎缩或切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刺激和出血周期。鉴于无

9、排卵性月经往往无痛经,故要采用性激素抑制排卵,以达缓解痛经的目的。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及病变轻者。口服避孕药:避孕药为低剂量高效孕激素和炔雌醇的复合片。可连续或周期应用,一般用法为每日一片,连用612个月。长期连续服用避孕药9个月造成类似妊娠的人工闭经,称假孕疗法。此疗法适用于轻度内异症患者。孕激素:是治疗内异症的首选药物。常用药物有炔诺酮(妇康片)、甲孕酮(安宫黄体酮)、甲地孕酮(妇宁片)或异炔诺酮。自月经周期第625天服药,每日口服上述一种药510mg,可连续服用36个周期。此法可抑制排卵,并使异位内膜退化。孕激素受体调节剂:米非司酮每日口服25100mg,可以抑制内异症。达那唑:常用量

10、为每日400800mg,分为24次口服,当出现闭经后剂量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g为维持量,一般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药,连续治疗6个月,在停药后3045天即能恢复排卵,并可提高受孕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此疗法亦称为“药物性卵巢切除”。长期连续应用GnRH-a,垂体GnRH受体被耗尽,将对垂体产生相反的降调作用,即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卵巢分泌的激素显著下降,出现暂时性闭经。(2)手术治疗保留生育功能手术: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妇女,特别是采用药物治疗无效者。手术范围为尽量切净或灼除内膜异位灶,但保留子宫及双侧、一侧或至少部分卵巢。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将盆腔内病灶及子宫予以切除,以杜绝

11、子宫内膜再经输卵管逆流种植和蔓延的可能性,但要保留至少一侧卵巢或部分卵巢以维持患者卵巢功能。此手术适用于年龄在45岁以下,且无生育要求的重症患者。应警惕少数患者在术后仍有复发。 根治性手术:将子宫、双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内膜病灶予以切除,适用于45岁以上近绝经期的重症患者。在卵巢切除后,即使体内残留部分异位内膜灶,亦将逐渐自行萎缩退化以至消失。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是近年国外较普遍采用的新技术,分为电凝、烧灼及电切或激光切除三种。初步观察术后妊娠率较高。(3)药物与手术联合治疗:手术治疗前先用药物治疗3个月以使子宫内膜异位灶缩小,软化,使手术时有可能缩小手术范围和有利于手术操作。对于手术不彻底或术后疼

12、痛不能缓解者,术后至少给予36个月的药物治疗。(4)疼痛的治疗:性激素治疗对缓解疼痛均有一定效果。轻中度患者手术治疗后有74%患者可缓解疼痛症状。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重度患者中,80%可通过手术治疗缓解疼痛。术后给予6个月的GnRH-a可减轻疼痛或推迟疼痛的复发。术后应用12个月低剂量达那唑也可明显降低疼痛程度。(5)不孕的治疗:药物治疗对提高妊娠率无大帮助。手术治疗能提高术后妊娠率,治疗效果取决于病变的程度。手术后1年内妊娠率最高,、期分别为39%,31%,30%和25%.对于希望妊娠者,术后不宜应用药物巩固治疗而应行促排卵等治疗,争取尽早妊娠。经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仍不能妊娠者,可考虑采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