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53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97424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26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5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5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5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5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5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5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53页)(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桩基工程专项施工方案GD-C1-325/1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广东珠海*公司工程工程地点:总承包施工单位:(公章)专业承包施工单位:(公章)编制单位:编制人:编制日期:2017年7月16日审核人:审批人:(编制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日期:年月日目 录第一章、综合说明11.1 编制依据及原则11.2工程概况21.3 施工管理目标41.4 施工部署51.5 工程施工准备6第二章、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82.1 施工平面布置82.2 临时设施布置9第三章、 施工方案及方法93.1 施工测量93.2 桩基施工11第四章、劳动力计划、施工工期计划及保证措施184.1 劳动力投入计划184.2 施

2、工进度计划19第五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45.1 测量放线质量控制措施245.2 桩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5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346.1 安全施工措施346.2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34 附表一五461第一章、综合说明1.1 编制依据及原则1.1.1编制依据1、广东珠海*公司工程招标文件、合同、技术规范书2、工程所涉及的主要的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1)本工程的相关设计图纸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

3、14)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DBJ08-218-2003)7)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GB/T13476-2009)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12) 其他现行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广东省珠海市地方标准及企业施工工艺标准。1.1.2 编制原则1、遵守招标文件中的条款与规定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对本工程招标范围、工程质量标准、工期安排及工程实施等要求严格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格式和内

4、容编写。2、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组织施工的原则。在编写施工方法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坚持工程质量高标准。3、采用先进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的原则。在编制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时,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组织机械化和专业化施工,使工程质量和工期获得可靠的保证。4、坚持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紧密配合的原则。尊重业主、监理工程师的意见,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配合设计单位改善、优化设计,共创优质工程。1.2工程概况1.2.1 工程建设概况广东省珠海市*公司工程,由广东省珠海市*公司投资兴建,广东国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5、司设计,该工程位于珠海市临港工业区。我司承建*楼工程。预制管桩约5126m,共187根桩,地上8层,建筑高度30.45米,首层层高为4.8m,24层层高为3.4m;总建筑面积13270.22基础为锤击管桩承台基础,主体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1.2.2 自然条件本次桩施工期间为雨季、夏季高温季节,雨水多,现场地质部分区域软,原回填土质差,造成桩基施工困难。1.2.3 工程地质条件以下为简述,具体以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为准。1.2.3.1 岩土体划分依据和划分结果根据钻探揭露,按成因类型划分,场地岩土层有人工填土层(Qml)、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和燕山期花岗

6、岩风化层(52-3)。详见表2.1。表:场地岩土层一览表分 类成因类型地层代号分层代号岩 性土层人工填土层Qml块石填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淤泥质土粉砂/中砂岩层燕山期侵入岩52-3强风化花岗岩1.2.3.2、各岩土层性质和产状1、块石填土 层号 土黄、土灰、褐红、青灰色,主要由花岗岩大块石堆填而成,块径约1030cm,个别达50cm以上,中间充填花岗岩风化土,湿,稍压实。该层于场地内分布普遍,勘察各钻孔均有揭露,厚度6.508.20m,平均厚度7.64m。层底标高-3.76-1.37m。2、淤泥质土 层号 灰黑色,质较纯,夹含少量石英粉细砂及贝壳碎屑,饱和,流塑。该层于场地内分布较普遍,勘

7、察除行政生产楼东侧ZK16、ZK17、ZK18三钻孔外,其余各钻孔均有揭露,厚度1.509.70m,平均厚度5.54m。层底标高11.323.90m。3、粉砂中砂 层号 灰黑、深灰、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夹含少量淤泥质,饱和,松散稍密。该层于场地内分布普遍,勘察各钻孔均有揭露,厚度0.404.50m,平均厚度1.95m。层底标高-13.53-4.16m。4、强风化花岗岩 层号 褐黄、褐灰、褐红色,岩芯半岩半土状,手捏易散,原岩结构清晰,组分为粘土、石英及长石。风化裂隙发育,干钻难钻进。岩体坚硬程度为软岩,完整程度破碎,岩石质量等级为类。该层于场地内分布普遍,勘察各钻孔均有揭露,部分钻孔厚度

8、未揭穿,揭露厚度0.407.80m,平均揭露厚度3.67m。层顶标高-13.53-4.16m。各岩土层的分布、产状和岩土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和岩层等高线图。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详见表3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成果表及土工试验报告。1.3 施工管理目标我们将全面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按照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文明施工、质量一流的指导方针,实现以下总目标:1.3.1 工程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达到合格标准1.3.2 桩基工程工期目标2017 年08月 15日 至 2017 年08月30日,共计15个日历日。我公司将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抓住关键线路,15日历日内完成本桩基工程的施工,同时在施

9、工过程中服从业主对工期的调整。1.3.3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目标杜绝重伤及以上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杜绝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杜绝重复发生相同性质的事故、杜绝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创建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1.3.4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目标施工现场做到文明施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满足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的环保要求,确保施工时不污染周围环境。1.4 施工部署1、按照业主及招标单位进度安排,项目经理部及时进场,抓紧进行组织安排,尽快全方位展开工程施工。2、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及时编写详细的施工计划,专项施工方案 ,并上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进行审批,以尽快形成开工局面。3、选择施工

10、方案时,结合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使技术和先进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相结合,防止单纯追求先进而忽视经济效益的做法;还要符合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的要求和遵守有关防火、保安及环卫的规定,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4、施工过程中,做好各种施工记录、资料的收集,随同工程施工进展及时进行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建立工程档案,微机管理模式化,在工程竣工验收时,一并移交竣工资料。5、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与各责任主体单位之间的沟通,以及各参建单位之间的沟通,本着一个共同目标,相互理解与支持,以便使工程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从而实现共同的责任目标。1.5 工程施工准备1.5.1 技术准备1、该工程施工之前首先要充分理解设

11、计意图,深化图纸设计,为顺利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2、在各建筑、结构图纸的基础上,综合各专业做出PHC管桩、方桩、水泥搅拌桩等桩基综合布置图,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沟通,取得共识。3、根据给定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建筑总平面的要求,进行施工场地控制网测量。设置场区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作为场区内所有建筑物定位依据。4、根据图纸要求及业主综合进度安排,分阶段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施工组织设计。1.5.2 物资准备1、根据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提前制定物资采购、供应计划。2、通过货比三家,确定本工程的主要材料供应商,并签订供应合同,组织首批材料进场,确保材料供应及时。本工程我单位采购合格供应商的成品PHC管桩用

12、于本工程施工,管桩由供应商负责将桩送至指定的施工现场。3、以材料进场计划为依据,做好现场施工平面图中材料存放场地的平整、夯实、排水和围挡工作。 4、桩基实物工程量桩基工程 单位数量桩型号:500-125mm-AB预制管桩米51261.5.3 劳动力组织准备 1、不同分项工程在不同施工部位,有不同用工情况,分阶段制定有效劳动力需用量计划,保障生产顺利进行。2、选择参加过同类型工程建设的,并且管理素质高的施工队伍,确保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签定劳务用工合同。3、为落实施工计划和安全技术责任制,按管理系统逐级进行交底。其中包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月、旬、周作业计划,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和质量保

13、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树立参加该工程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1.5.4 施工现场准备 1、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完成施工场地的上下水、施工用电、施工道路、场地平整工作。2、完成临时设施暂设,划分好卫生责任区,为正式开工准备好用房。3、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需用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应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等项工作。1.5.5 施工场外协调办理场外各种手续,特种车辆通行证;完成场外临时道路施工;确定场外加工点征地工作,外运土方卸土点;与项目参与各单位充分沟通,建立正常的工作关系。第二章、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2.1 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综合考虑本工程的特点,机械调配及工序搭接,满足各主要工序的施工要求,同时动态利用场地布置施工总平面,满足施工及工期需要,平面布置原则是:1、紧凑有序,节约用地。2、适应分阶段施工生产需要,利于施工作业。3、交通顺畅,尽量减少材料的运距和二次搬运,降低生产成本。4、考虑现场生活、物资材料、机械供应。5、尽量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6、符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利于防火、防洪。利于创造一个文明施工的环境条件。2.1.1 施工通道施工场区选用现场周边已有道路路网作为材料、构配件、机械设备等进场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