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0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7973723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0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0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0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0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0)【主干知识回顾】(4分钟)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区域总体发展趋势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1区域的含义 2区域的发展阶段区域的基本含义主要特征有一定的界线内部相似与连续性,之间有明显差异性有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间是相互联系空间结构影响类型空间分布影响差异演化含义产业结构【重点知识再现】(6分钟)一、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含义1区域概念: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地理空间;2区域一般性特征:区域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

2、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如干湿区;3.区域空间结构:按照经济发展分为区域核心(呈点状)、网络系统(呈线状或呈网状),外围空间(呈面状)。4.区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及产业内部构成。二、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典型错题重演】(8分钟)读下图,完成1-2题。1.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 ) A整体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稳定性特征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 A地理位置差异 B气候、地貌差异 C人种分布差异 D矿产资源条件差异3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不包括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人均国民收

3、入C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D人文发展指标4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 ( )A不平衡一平衡一不平衡B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C不平衡一平衡D平衡一不平衡5下列选项中有关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很多 B传统农业占有的比重较小,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整个区域处于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甚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6.阅读下列材料和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约占全国的58。目前被列入“长三角”城市

4、群的共有16座城市,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群和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沪一崇(明)一苏大通道三大工程的相继启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1)“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是、。 (2)“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形式是,交通线路表现为和。 (3)“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原因是。(4)三大工程的启动和完成会引起“长三角”空间结构怎样的变化?【错题重练答案】(2分钟)1.C 2.C第(1)题易错选8项,主要原因是图示中“落后区域”和“发达区域”干扰了判断。仔细读图可知,图示两区域之间具有资金、信息、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反映了区域的开放性

5、特征。故选C项。第(2)题要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方面考虑,图示两区域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矿产资源等条件的差异。故选C项。3D 4B 5D6.(1)南京 杭州 上海 (2)岛状 线状 网络状 (3)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平原和三角洲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利,城市发展历史悠久,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高。 (4)城市特别是小城镇的规模扩大,中心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网络更加完善。解析:正确的答案来源于正确的记忆和合理的分析。“长三角”主要指沪、宁、

6、杭地区,读图可得出结论。不同的区域要素,其空间分布形式不同,要区分点、线、面等不同形式。前两题主要来自记忆,后面的两题要进行合理的分析。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分布区,其形成原因不外乎是自然条件中的平原地形、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中的交通运输发达、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发展历史悠久等方面,不可遗漏要点。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析无非从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两方面进行。【自主检测】(22分钟)1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网络系统就是指区域的各种交通运输线组成的网络状分布体系B区域空间结构的外围空间是指区域核心以外的其他空间范围C区域空间结构的外围

7、空间的发展水平受区域核心的制约,受网络系统的影响不大D区域的空间结构往往有固定的模式和范围,不随经济的发展而变化2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不包括 ( )A区域核心 B网络系统 C外围空间 D人口状况3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转移趋势大致是 ( )A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B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转移C第三产业向第一、第二产业转移 D第二、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4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乎较低的区域,比重较大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一产业、第二产业5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甚至超过第二产业的区域可能是下列的 ( )A发展水平较低的

8、区域 B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C工业区域 D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6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乡村地域比城镇地域范围小B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C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D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7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不包括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人均国民收入C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D人文发展指标8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 ( )A不平衡一平衡一不平衡B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C不平衡一平衡D平衡一不平衡9下列选项中有关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人均国内生产

9、总值也很多 B传统农业占有的比重较小,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整个区域处于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甚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10下列选项中有关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整个区域处于平衡的稳定发展状态 C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 D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

10、模转移,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11下列选项中有关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推进到比较高的水平,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B从空间结构来看,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扩大,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C第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部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D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比较高的水平12读“美国东北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

11、问题。(1)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城市名称。,。(2)19世纪中叶后,城市逐渐发展为美国著名钢铁工业中心的原因是附近有,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附近出产的铁矿石,从而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3)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的农业带是,其形成原因:一是自然条件有利于生长;二是。(4)目前美国东北部工业在产业结构上的特点是。13读“我国东北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区域划分的依据是。(2)图中东北某流域本身表示(自然区域;经济区域)(填序号)。(3)东北某流域,又可划分成A、B两个区域,这种划分说明在同一类型的区域内,还。(4

12、)东北某流域作为大区域,按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原则分析,东北某流域的区域特征是。(5)图中A、B两个区域作为次级区域,按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原则分析,其区域特征分别是:A,B。参考答案:【自主检测】(3分钟)1B 区域空间按经济发展来看由核心,网络系统和外围空间组成2D 3A 4A 农业化阶段是以农业为主5D 6B7D 8B区域一般从平衡不平衡平衡这样螺旋式发展的 9D 10B 11B 12(1)芝加哥 底特律 (2)优质大煤田 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 苏必利尔湖 (3)乳畜带 多汁牧草 接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拥有巨大的牛奶和乳制品消费市场 (4)第二、三产业

13、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部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特别是区域农业发展分布有些学生由于时间较长遗忘较多。13(1)地形差异 (2) (3)可以划分下一级区域 (4)都位于同一流域 (5)都是平原 都是山地 解析:本题是对区域概念的实际应用。图中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东北地区)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A和B),但每个区域的划分都要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题图整体以流域为划分指标,图中A、B又以地形为分类指标。【疑难反馈】一、 选择题题号:二、 读图题题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