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972577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6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水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丽水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丽水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丽水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丽水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丽水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丽水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二二年五月目录前言1一、发展基础3(一)民族经济发展动力增强3(二)民族乡村振兴持续推进4(三)民族文化特色日益彰显5(四)民族社会事业全面提质5(五)民族团结进步跨越提升6二、总体要求7(一)发展形势7(二)指导思想9(三)基本原则9(四)主要目标10三、主要任务13(一)全面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13(二)深入挖掘民族地区文化特色16(三)不断提升民族事务管理水平18(四)持续加强民族地区民生保障19四、专项工程21(一)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民族地区样板工程21(二)推动云景聚落区块建设工程21(三)创建“浙西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工程22(四)建

2、设“大花园”民族风情园工程23五、实施保障24(一)加强组织领导24(二)落实监督评估24(三)强化要素保障25(四)做好宣传引导25附件1 丽水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表26附件2 名词解释29前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丽水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聚居的地区,一部丽水建制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多民族融合发展的见证史,在这里聚居了包括畲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布依族等民族在内的44个少数民族。截至2020年底,丽水市共有11.26万少数民族户籍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

3、.16%,其中畲族户籍人口9.65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5.7%。此外,全市还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4.93万人,其中市外流入3.8万人。长期以来,各族群众在处州大地上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十三五”期间丽水市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五”时期是丽水市深入打造“浙丽石榴红”民族团结进步系列品牌,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从“国之大者”的高度和“民之所望”的角度,深刻认识和把握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现实紧迫感。全面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

4、议部署要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坚毅笃行“丽水之干”,立足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这一重大使命,充分用好“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系统谋划和全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发展、大建设、大跨越,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丽水特质的民族地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路。本规划依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丽水市民族乡村振兴专项规划(2018-2022)以及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

5、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 年)等相关政策文件编制,重点部署丽水支持各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加强民族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专项工程,是“十四五”时期促进丽水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共同富裕的行动纲领。本规划范围为全市民族地区,以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中心,以老竹畲族镇、丽新畲族乡、竹垟畲族乡、安溪畲族乡、雾溪畲族乡、三仁畲族乡、板桥畲族乡等7个民族乡(镇)为重点,辐射全市161个民族村。本规划实施期限为20212025年。16一、发展基础近年来,丽水市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景宁畲族自治县“三个走在前列”重要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奋力建设绿水青

6、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为奋斗目标,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民族经济发展动力增强全市少数民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13655元增长到2020年的23493元,年均增幅11.6%,增幅连续15年高于全市农村居民平均水平。景宁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46.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74.76亿元,年均增速7.4%,高于省市平均水平。民族乡村产业格局逐步形成,“双百村”结对工程、强村公司、“八个万元钱”工程、“政银保”“畲情贷”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变“输血”为“造血”,为民族同胞增收致富注入新活力。全市民族乡村以特色农业为主导,发展农文旅

7、网融合新业态、新模式。莲都区老竹镇探索出“一亩田、百斤莲、千斤蛋、万元钱”的莲鸭共生农业特色产业体系;景宁县东坑“多肉”产业辐射带动村民增收;遂昌县东峰村土地流转铺就富民强村路;莲都老竹镇、景宁大均乡、遂昌三仁乡、松阳板桥乡等民族乡镇畲家民宿蓬勃发展,已经形成民宿集聚区效应。推动景宁畲族自治县建设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在全国首创民族乡村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全面启动,景宁县大均乡成为全国首个GEP核算乡镇,实现生态资产“入股”研学项目,村集体拿上“生态”分红。遂昌县大田民族村成为全国首个GEP、GDP双核算村。图 1 全市农村居民和少数民族农村居民

8、人均可支配收入(二)民族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发布实施丽水市民族乡村振兴专项规划,深入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走出了“跨山统筹”丽水新路径,民族同胞实现“进城梦、安居梦、脱贫梦”,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161个民族村全面实现消薄,其中村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民族村有135个,占全部民族村的84%。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发挥民族风情特色,打造民族风情示范带。截至2020年,全市7个民族乡镇全部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65个民族村创成A级以上景区村,16个民族村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级以上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数量位居浙江省第一。山海协作和帮扶协作深入推进,云和县安溪乡携手嘉兴港

9、区建成全省首个民族乡村振兴“飞地”产业园;龙泉市把民族村扶持资金集中配置到杭州萧山、嘉兴秀洲等地,建设“飞地”项目;全市86个民族村纳入全省民族乡村振兴“双百村结对行动”名单,截至2020年,累计实施帮扶项目78个,惠及民族村群众五万多人。(三)民族文化特色日益彰显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红+绿+畲”互促融合。创建了莲都区老竹镇、龙泉市竹垟乡、云和县安溪乡、遂昌县三仁乡、松阳县板桥乡等5个市级红色乡村示范乡镇。“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特色民族文化扶持项目投资6000万元,重点实施“三个一”民族文化助推工程。做精做优畲族“三月三”、畲村春晚、畲族山歌比赛、民族服饰展演

10、等民族文化活动。“畲家十大碗”“畲乡十小碟”“畲乡十药膳”等“好畲”系列产品持续畅销。持续做好畲族古村落、古祠堂、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以及畲族婚嫁、山歌、语言、祭祀、服饰彩带、畲家医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让民族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四)民族社会事业全面提质民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提升,历史性地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年总收入1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年人均收入 8000 元以下家庭、低收入农户零就业家庭“四个清零”。民族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161个民族行政村全部实现通电、通水、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等“五通”,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

11、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民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民族地区等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96%,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标准化中小学校比例达到100%。景宁中学高考一本上线人数从2011年的3人跃升至2020年的151人,双一流大学录取人数位居全市第四。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参加医保比例达到99%。(五)民族团结进步跨越提升扎实推进“七进”“四微”“石榴红”等城市民族工作实践创新,“十三五”时期,全市历届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9个、模范个人13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3个,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1个

12、,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57个、模范个人109人,全省民族团结创建重点培育单位13个,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试点学校4所。景宁县委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景宁县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并成为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国家级试点。截至2020年底,丽水全市行政、事业干部共有74523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2770人,占干部总量的3.72%。当前,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一是“三大差距”仍然存在。特别是少数民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省级农村居民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二是特色产业发展有待提质。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的问题普遍存在,民族地区和领域人力、资本要素供给不足,丽景民族产业园等产业平台基础较弱,云景聚落区产业平台尚未形成。三是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有待加强。以畲族为代表的传统习俗和礼仪逐渐消亡,大量畲族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畲族传统技艺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四是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有待提高。过于强调少数民族特殊性和差异性,有意无意忽视了中华民族共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