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科技与创新会议上讲话.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7965809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局科技与创新会议上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水利局科技与创新会议上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水利局科技与创新会议上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水利局科技与创新会议上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水利局科技与创新会议上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局科技与创新会议上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局科技与创新会议上讲话.docx(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利局科技与创新会议上讲话我局在机淤综合技术、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南北展宽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工作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我局自行研制开发的zdt-i型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经省级科技鉴定,居当前国际领先水平,取得技术发明和实用新型两项国家专利,先后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被水利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二是成功开发的多种取沙汇集系统,提高了机淤固堤施工效率。由某市局与有关大学、生产单位共同研究的“lqs型两相流潜水泵疏浚系统”、某局研制的“挖塘机和汇流泥浆泵组合输沙试验研究”、“某淤背固堤综合技术研究”,都通过了省级

2、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和黄委的科技进步奖。目前,以上成果已在多个市局推广应用,其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在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机淤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大力开展河口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延长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通过多方努力被列入国家重点八五科技攻关增列专题,*年取得研究成果,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某总理在视察黄河工作时,曾给予高度评价。该成果对于指导河口综合治理,实现下游的长治久安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南北展的研究也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四是防汛抢险新机具的研制和推广应用,促进了抗洪抢险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研究开发的“工程抢险

3、应急照明车”、“防汛抢险钢桩及快速旋桩设备”、“液压自动抛石机”等一大批防汛抢险新机具,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得某省和某科技进步奖,并得到了及时推广应用;由某机修厂研制的“工程抢险应急照明车”在国家防总招标中一举中标,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五是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增加了某工作的科技含量。结合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广泛采用和推广了混凝土截渗墙和垂直铺塑截渗等多项堤防除险加固新技术,以及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护底和土工格栅堆石筑坝技术等用于坝岸加固的新材料、新技术。在我局多处控导工程施工中,应用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护底,总面积达万多平方米,基本达到了不抢险或少抢险的目的。“数字黄河”系统工程

4、建设,提高了我局治黄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我局先后筹集投入资金2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在许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建成并投入运用了一系列信息操作系统。一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某办公自动化系统、某网站、省局至市局的视频会议系统等。实现了省局到市、县局的2mb广域连接和三级文件、资料、办公信息的网上传输,同时也为远程会议、防汛会商、网上审查、水量调度、远程教育和远程会商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手段。二是开发建设了某防汛指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防汛信息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开通了某防汛网站。实现了防洪预案、抢险方案、防洪工程、实时险情、防汛料物、防守队伍及灾情信息、凌情的信息化管理,

5、建成了47处自动遥测水位站,在全局完成了大规模信息集成与开发的“某水雨情管理系统”,为处理水雨情综合信息提供了数字处理平台。在*年的某秋汛和今年的调水调沙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开发建设涵闸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座引黄涵闸远程监控,提高了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与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四是“数字水政”、“数字人劳”、“数字建管”、“数字财务”、“数字计划”正在开发建设,并已陆续投入管理运用。积极筹备建设“河口模型”,加快河口治理研究步伐。为做好“河口模型”建设的前期工作,组织人员到某水利科学院与上海长江河口、钱塘江河口模型实验基地进行了技术考察,派员参加了*年中国水利学会在珠海召开的“中国江河河口研究及

6、治理、开发问题研讨会”,协助某筹备召开了高层次的“黄河河口治理与对策研讨会”,有力的推动了河口模型建设工作的开展。目前某部已批准“河口模型”建设规划,某市政府无偿划拨了亩土地,胜利油田出资500万元,该工程已于10月12日开工奠基,某批准成立的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口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河口模型的开工建设与研究院的成立,促进了河口治理工作的开展,推进了模型某建设、某综合治理规划任务书的制订。这样大的科研项目落户我局,这样高规格的科研单位在我局成立,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局科研工作上台阶、上水平。11月30日,某部又颁布实施黄河河口管理办法,这都将对河口的综合治理开发与管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力开展形

7、式多样的创新活动,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是群众性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成果突出。据统计,近3年全局共开展各类劳动竞赛次;技术比武次;提出合理化建议条;技术攻关项目623项;取得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成果392项。获得优秀创新成果90项、优秀合理化建议条二是引黄供水管理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某局与地方水务部门联合,以合同方式规定政府提供优惠,规范运作的民营供水韩店平原水库已经建成投入运用,年供水量万吨,年投资回报率达以上,为我们进一步开发利用好某水资源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三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跨河交通迅猛发展。探索了浮桥合作经营、控股经营和跨河交通联合入股经营的新模式,找到了新的经济切入点,为

8、我局的经营创收工作注入了活力。四是创新淤背区土地经营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收到了良好效果。*年某局借鉴温州民营经济的经验,大胆尝试淤背区生态林改革,对林权进行确权拍卖,取得了成功经验,在全局进行了推广。五是界定工农业用水,规范滩区引水,采取协议供水、加价收费等措施,促进了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广泛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加强对外交流,为某科技与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一是结合某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深入进行学术交流,五年来全局交流学术论文多篇,学术气氛进一步浓厚。二是立足于某的长治久安,组织专家对我省黄河及黄河三角洲、大汶河、东平湖、北金堤和南北展宽区进行考察

9、,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三是广泛进行合作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我局先后派出个考察团组以及随团人员人次出国学习考察,接待国外专家多人次,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回顾五年来我局的科技与创新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第一,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是搞好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关键。近年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创新的意识不断增强,加快创新步伐,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各项工作发展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重视支持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加强领导和管理,省局调整充实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数字黄河领导小组、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与科技创新的办法和机制,促进了科技与创新工作的

10、开展。第二,加大资金投入是做好科技与创新工作的保障。近5年,省局及各市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用于科技与创新工作,并且每年都有一定的增长,保障了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第三,我们的实践也充分证明科技与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某局的跨河交通、博局的林权制度改革、邹平的引黄供水创新、齐河北展堤的植树、滨州局的企业整合和改制、利津的机淤汇浆系统的研制与推广、梁山机修厂研制开发的抢险应急照明灯、液压自动抛石机、工程管理多功能车、柳石枕捆抛机等科技创新成果充分表明了这一些。二、治黄面临的形势和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11、基础动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使我国科技工作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与创新的这些重要论断,既是我们全面推进科技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又对我们做好新时期的黄河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当前,全国、黄委系统上下都在全面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12、新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理念,树立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水资源,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黄委党组高度重视科技与创新工作。今年年初,黄委党组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并初步形成了“1493”的理论和实施框架。这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长期研究与实践的结晶,是治黄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就我们山东局来说,目前正在紧紧围绕“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新思路,按照已经批复的“三条黄河”建设规划积极开展工作。标准化堤防建设和亚行贷款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东平湖综合治理和黄河滩区安全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将全面

13、展开,有关治理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我局“数字黄河”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数字防汛”、“数字水调”、电子政务等应用系统的框架基本形成,并在治黄工作中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局在科技与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局的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科技与创新还不适应治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施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推进治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科技与创新做支撑、做动力。“二级悬河”的成因及治理研究,东平湖治理综合运用研究,河口演变的内在机理、河口淤积延伸对下游河道冲淤

14、的影响、河口的整治方向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还需要尽快拿出具有较强指导性的研究成果。另外,还需要增强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治黄新思路,探索治河新方法的能力。需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研运行机制,增强自主开展科技研究和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和认识分析形势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科技与创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科技与创新工作发展不平衡。大家通过看会议资料和会场外的展板就可以知道,有些单位科技创新成果很多,有些单位几乎没有什么成果。凡是领导重视的单位,科研成果就多,领导重视程度的高

15、低,直接决定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好坏。最近几年,省局一直鼓励和支持技术人员到系统外以及国外进行技术交流,但有的单位对于学术交流不够积极,没有给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条件,缺乏战略的、发展的高度来看待重视这个问题。二是科技与创新的意识不强,观念淡薄,动力不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和意识没有真正树立起来,科技与创新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尚未健全和完善,政策落实不够,搞科技与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多数人员晋升职称后,没有了动力,文章不写了,科研也不搞了。三是经费投入仍然制约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开展。经费投入的机制与体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市局和局直单位科技投入力度不够,缺乏主动性,对于已经出现的创新成果总结不及时、已经完成的项目没有进行后续工作,如科技鉴定、报奖、推广、应用等。四是科技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学科带头人和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科技人才分布不均,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法律、财会、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比较少,尤其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五是科研项目的前期工作调研不够。科研基础性工作不扎实,不深入,缺乏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提出的有针对性的课题少、项目少,缺乏对上与对下、对内对外各个层面上的交流。特别是在河口、东平湖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上我们还不够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