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7959625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都市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比拟分析 南京都市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比拟分析 南京都市圈地跨江苏、安徽两省,以XX省省会南京为核心,以扬州、镇江、淮安、滁州、芜湖、马鞍山、巢湖等7个城市为主体。南京都市圈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地区的交汇地带,是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的核心地区,南京都市圈的形成,给南京和区域内的其他城市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合作时机。安徽现在正处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时期,正在实施“东向战略,政策优势不断积聚,而南京都市圈的滁州、芜湖、马鞍山、巢湖均为承接示范区的重要城市,芜湖更是核心城市之一,这些城市纳入南京都市圈规划,势必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加强南京都

2、市圈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对于芜湖来说,在城市圈内向南京等先进城市学习借鉴,对于芜湖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承接产业示范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南京都市圈的经济发展背景、环境交通方面的优势,在苏皖两省发展中的地位和对周边的辐射带动能力,以及芜湖与南京都市圈主要经济指标结构的比拟,提出我市在南京都市圈发展的优势及不足。 一、南京都市圈的整体发展态势及优势: “南京都市圈是其范围锁定在南京周边100公里左右,故又被称为“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城市概念,而是一个被兴旺的交通网络紧密联系起来的城市群落。其实质是以南京为中心形成一个经济区域带,即以一个城市为龙头来带动一大

3、批城市及周围农村发展。南京都市圈土地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占江苏、安徽两省面积的23.4%;8城市202023末户籍总人口为3160.16多万人,约占两省总人口的 1 21.8%。南京都市圈经济运行呈现总量高、增速快、质量优,辐射带动能力强等特点。 一整体经济看,202023,8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54亿元,占两省总和的26.2%,8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均保持11.5%以上的增幅,其中最高的增幅为芜湖,到达15.4%。从人均水平看,8城市的人均gdp均在万元以上,其中,4万元以上的城市有3个,南京、镇江和马鞍山分别到达55290元、54732元、51897元,扬州和芜湖在3万元-4万元之

4、间,分别为41406元、39142元。 二工业经济看,各市随着工业实力不断壮大,规模效益的不断提高,工业发展逐步由大到强,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南京都市圈各市均有自己的优势产业,南京的石化、电子、钢铁、汽车成为本市工业发展的支柱;镇江的化工、机械、金属制品成为工业的主导;扬州的机电装备、石油化工、汽车船舶奉献最大;马鞍山的钢铁业独树一帜;滁州家用电器制造形成自己特色;芜湖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新材料等三大支柱产业,拥有奇瑞汽车、海螺水泥等一批知名品牌。 202023,8城市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85亿元,占两省的比重到达24.1%,其中南京和扬州的工业增

5、加值总量均超过千亿元,分别到达1459.48亿元、1131.25亿元,8城市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南京、马鞍山的产值增幅分别仅为3.0%、-0.6%,其余城市的增幅均在15.0%以上,其中淮安、扬州和芜湖增幅较高,分别到达27.2%、26.4%和24.7%。 三国内市场供需旺盛,投资消费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1、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后劲。2020238城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58亿元,比上年增长29.5%, 2 较安徽、江苏的平均增长水平高1.1个百分点,占两省的比重到达29.5%,芜湖增长46.5%,高于都市圈平均水平16.5个

6、百分点。从投资规模看,固定资产投资额在2022亿元以上的城市有1个,为XX市,到达2668.03亿元,在1000至2022亿元之间的城市有3个,分别是淮安1100.00亿元、扬州1063.92亿元和镇江1010.57亿元。8城市共完成工业投资4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99亿元,增长17.4%,分别占到投资总量的比重到达49.7%、16.9%。芜湖工业和房地产投资比重分别到达50.8%、23.0%,高于都市圈平均水平1.1、6.1个百分点。 2、消费品市场繁荣活泼。8城市202023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占两省的比重到达27.

7、8%,除镇江、扬州外各市较上年增长均在18%以上,增幅最高的是淮安19.1%,芜湖增长18.9%,高于都市圈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益稳定增长。经济的增长为财政收入带来了稳定的增长源头,202023,8城市共完成财政总收入2115亿元,增长21.1%,除马鞍山外各城市增幅均在16%以上,4个城市增长20%以上,其中增长最快的镇江到达28.3%。从财政收入的总量看,最高的城市南京超过900亿元,镇江和扬州在300亿左右,芜湖和马鞍山在100亿元-150亿元之间。202023,8城市共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62亿元,占两省的比重到达23.5%,增长20.2%,5个城市增长20%以上,其中

8、马鞍山、淮安分别到达47.2%、35.2%,芜湖增长27.6%,高于都市圈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五金融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展。202023末,8城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累计余额18521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69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0%。202023 3 末8城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累计余额14150亿元,比上年增长32.6%。我市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增幅分别为34.2%、45.4%,分别高于都市圈平均水平2.9、12.8个百分点。 六旅游业发展蓬勃兴起,成为都市圈各城市合作的重要载体。旅游业是较早实现都市圈内各市沟通交流,共同发展的的重要行业,2020

9、238城市共接待国内外旅客13419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近13180万人次,分别增长15.4%、15.7%,有4个城市接待国内游客比上年增长20%以上,分别为马鞍山24.6%、扬州22.8%、芜湖21.4%、滁州20.7%,8城市共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473亿元,较上年增长20.8%,占两省的比重到达33.8%。 七交通优势明显,逐渐成为苏皖两地的运输集散中心,带动能力不断增强。2020238城市共完成货运量95057多万吨,比上年增长20.8%,占两省货运量的26.6%,其中铁路完成货运量2679万吨;公路完成63637万吨;水路完成28721万吨。2020238城市共完成客运量92317多

10、万吨,占两省客运量的27.0%,而南京仍是都市圈内主要的运输枢纽城市,202023完成货运量26014吨,客运量36071万人次,分别占到南京都市圈的27.4%、39.1%。 202023末,8城市境内公路里程共73361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77公里,占江苏、安徽两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约28%,超过其土地面积所占比重5.5个百分点。8城市拥有民用汽车135.39万辆,占两省总和的21.6%;拥有私人汽车96.63万辆,占两省总和的22.0%。 202023末,8城市实有公共汽电车13075多辆,202023末实有出租汽车30693多辆,每千人拥有公共汽车近0.5标台,每千人拥有出租车0.97辆

11、。 4 八高等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南京都市圈分布有众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在人才聚集力上具有一定优势,为都市圈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为地方科技事业的发展,企业的科研和自主创新等事业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保障。202023末,8城市共拥有普通高等院校91所,占江苏、安徽两省高校总数的41.9%;8城市高校在校学生含研究生近123万人,占两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8.7%;202023,8城市高校共向社会输送了近30万名高校毕业生,占当年两省高校毕业生总数的48.7%。 九公共卫生和医疗效劳体系不断健全。202023末,8城市共拥有医院、卫生院1246家,医院、卫生院床位9.38万张,分别占江苏、安徽两省

12、总数的25.2%、24.4%;8城市共拥有医生职业医师和助理医师6.2万人,占两省医生总数的31.5%。 二、芜湖与南京都市圈发展的结构比拟: 近年来,我市坚持东向发展战略,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城市之一,无论是发展工业主导产业,还是着力打造的旅游业和动漫产业等现代效劳业,都需要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联系、合作和交流。目前,作为南京都市圈城市之一,我市与南京等长三角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更有利于我市加快融入长三角的步伐,与南京都市圈城市相比,我市在经济发展、结构效益等方面既有优势又存在着不足。 一工业上看: 1、重工业化程度,即重工业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在不断提高,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逐渐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南京都市圈重化工业程度平均为77.1%,各市分别在63.0%-91.4%,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马鞍山91.4%、南京82.5%、芜 5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