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语言学课件.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958860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系语言学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文系语言学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文系语言学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文系语言学课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文系语言学课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文系语言学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文系语言学课件.doc(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学部分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与学习方法首先讲语言学的学科性质。我们知道,语言学是科学的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么,它是怎样研究的,我们所学的这门课在语言学研究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呢?请同学们来看一张语言学研究的概况图。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学首先可以分语本体语言学与边缘语语言学两个部门,边缘语言学有许多分支,大多是同语言应用有关的,因而又称为应用语言学。传统语言研究通常都对语言本体(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研究,因而也称传统语言学。传统语言学可以分为普通语言学与专语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普遍规律的,专语语言学是研究某种或几种具体语言或方言的。其中各自又有许

2、多分支。我们将要学习的语言学概论属于普通语言学的范畴,我们已经接触过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则分别属于历史语言学与描写语言学的范畴。了解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下面我们再来谈谈怎么学习这门课。 有顽强的学习精神,要有战胜学习中各种困难的决心; 参阅相关问题的各种辅助材料,尽量搞清问题; 善于思索,勤于实践,做到脑动、眼动、口动、笔动; 善于联系实际,在现实生活理解发现语言学问题; 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要有开阔的视野。第二节古今对语言的认识一、古代人们对语言的认识语言问题作为人类自身之谜,古往今来,不知引起了多少好奇与关注。让我们看看古代人们对语言的认识。1、关于“名”与“实”的问题“名”就是事物的名称,

3、“实”就是事物的名称所代表的事物。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古代人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名”与“实”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一种认为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荀子,他对这个问题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2、关于语言起源的问题这是一个让人入迷的问题,可以分几个层次来谈。古代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谁教会了人说话,也就是人的语言能力是怎么来的?关于这一点,据基督圣经记载,是上帝教人的,上帝教会了亚当说话。那么又是谁给万事万物命名的呢,基督教人认为是人自己给事物命名的。据基督教圣经上帝教会亚当说话后,把泥土捏制成

4、各种飞禽走兽带到亚当面前,看他叫它什么,亚当怎么叫它们,就成了后来的万事万物的名称。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语言是人们在自己的生存斗争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古代人们不仅对语言如何发生感兴趣,也对最早的语言是什么感兴趣,古埃及有个国王名叫卜萨梅蒂库斯,他就想用实验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我们知道这是徒劳的。还有一个与语言起源相关的问题,如“语言为什么由一种变成多种”,“语言是不是神而具有神力?”这些都是古代人们想知道的问题。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古代人们没有对这一系列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但是,了解古代人们对语言及其起源问题认识的历史是有意义的。二、现代人对语言的认识古代没有解决语言是什么的问题,现

5、代人们仍旧在思考相关的问题。 程文超先生指出,“过去我们大多把语言作为工具,作为媒介,其实语言是一种符号,是人的特征,是接近人类心灵的一种结构。人在语言中进行独特的发明与创造”。 王一川先生说,语言是一块空地,在荫翳蔽日的密林中,有那么一块空地,蜿蜒曲折的小道通向它,但并非只有一条,而是若干条。我们可能从不同的小道进入它。我们不会不想进入,但我们只能选择一条,有意无意的。道不同,不相为谋。道路的不同规定了我们进入方式的不同。从而也规定了我们各自实际领会的“空地”的不同。文学家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他们对语言的看法,然而,对于语言的本质、功能、结构及对其正确的描写和解释,我们仍然有很长一段路

6、走。第三节语言科学研究历史 人们对语言问题关注时间已经很长了,但语言学作为独立的科学,是在语言研究语文学时期以后的事。在这一节里,分几个阶段谈谈语言研究的历史。一、语言研究的语文学时期19世纪以前,在不同的国度里,虽然有人对语言做过不少观察,有时甚至是很精细的观察,如印度波尼尼语法、希腊罗马人的语法学说,中国文字音韵研究等等,以及对语言起源问题的饶有趣味的意见,但正如后人所评价那样,这些意见并非都是正确的。加上这一时期的语言研究通常都是独立的,因而我们将19世纪以前语言研究称为语言研究的语文学时期。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影响语言学作为独立的科学建立于19世纪前25年,其标志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

7、立。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正当我国乾嘉学者将传统语文学研究(当时称为小学)推向顶峰时期,欧洲一些学者在广泛收集世界语言标本的基础上,通过与梵语材料的比较与对照,在寻求各语言的来源和亲属关系的探究中,建立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最大研究成果是语言类型的建立和谱系树的发现。历史比较语言学对后世的语言研究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确定了以语言本体作为研究对象的格局。三、结构语言学形成与流派世界进入20世纪后,本体语言学有了长足的进展,历史比较语言学经过日内瓦学派的演化,产生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就是这个学派的鼻祖。这个学派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不是语音语义本身,而是音义之间在特定位置中构

8、成的关联与联系。这个学派又分为布拉格功能学派、哥本哈根语符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学派。 四、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建立 20世纪前半期是结构语言学的鼎盛时期,到了20世纪中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兴起,批判了结构主义,以新的姿态占领了语言学阵地。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语言能力,世界语言的不同面貌是适应性转换的结果。并力图从用形式化的语言手段构建这种转换过程。其影响一直延伸到了21世纪。五、形式语言学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文化的兴起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研究语言的目的已经不再只是人对人进行语言的解释和描写,进而需要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向机器说明语言现象,并进一步让机器使用人的语言同人对话

9、,这就有将我们所有对语言的认识形式化(即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要求,在这方面,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开了一个好头,虽然距离人类充分说明语言事实的要求还很远,但语言学终归进步着。我们期待着语言学的更大发展。第四节语言学对周边学科的影响语言科学从19世纪创立以来,作为独立的学科发展到现在,对其相邻学科产生过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本体语言学与文学理论中的“文本”瑞典语言学家索绪尔在其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将言语过程、言语环境、言语交际方面的理论机制摈弃于语言研究之外,从而使语言研究从纷繁的事实中解脱也来,为结构语言学研究确定了纯粹的稳态的研究对象,奠定了结构学的发展基

10、础,对语言研究有很大促进。 与语言现象一样,文学现象也是一个十分纷繁的现象,一部小说,一百个人有一百样的评论与认识。于是,它在语言研究方法的启迪下,对文学现象进行剥离,建立了“文本”(TXET)的概念,从而对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有所推动。二、语言学中的音位与文学理论中的“原型”音位与音位学的创立,是结构语言学的一大发明,因为它发现了人是用不同的语音表达意义并从不同的语音领略同一意义这一事实。以此为契机,文学家从不同情景、不同情节、不同人物、不同主题的文学作品中,发现文学现象中也有类似于音位的东西,这就是所谓“原型”,以此建立起来的文学批评,称之为“原型批评”。三、语言学与符号学结构语言学的创始人

11、索绪尔发现语言的音义之间,有一种符号关系,语音就是可以表现某个特定内容的能指,语义就是由能指所表达的所指。它们的结合是任意的,但具有一种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从此以后,有关符号学的理论便成为一种时髦,于是人们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符号学。四、语言学与信息科学信息科学是研究各种信息传输、处理、存贮、转换理论和方法的科学,语言是人类社会使用最为广泛、最为灵便、同时也是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语言传输、处理、存贮、转换各种信息的特点,是信息科学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课题。同样,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也常常被信息科学借鉴与运用。五、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人类社会开拓着一个计算机文化的时代,而计算机科学最终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12、,就是用自然语言进行“人”“机”对话。这个目标的最终实现,有赖于语言学研究深入与其成果的运用。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语言(数理语言)也都是参考和借鉴自然语言编制的。六、语言学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就是让机器摹拟人的智能、思想、行动、识别与理解,完成只有人才能做的工作,从而减轻或代替人的体力与脑力劳动。由于语言在人类思想行为中所占的不可或缺的地位,许许多多人工智能课题本身就是语言问题,与此同时,有关人思想、思维与理解的许多语言问题的解决自然也有助于这方面人工智能的实现。第五节当代语言学发展趋势在各种社会需要推动下,各语言学派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语言的奥秘,语言学家打破了过去语言学的种种局限性,向语言

13、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使当代语言学研究呈现以下趋势。一、语义研究日趋受到重视当代语言学十分重视语义研究,打破了传统语言学研究只在语法和词汇学中有限的研究语义的现象,在较大范围中展开了对语义的本质、结构、形式化问题的研究,小到义素分析、词义分析,大到句子意义、话语意义的研究,都被语言学家所重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21世纪是人们最终要解决语言意义问题的一个世纪。二、语言研究对象日趋扩大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创立的时候起,人们倾向于对语言本体进行研究,发展到结构主义语言学,主张研究语言单位在特定位置上的关联与联系,则进一步发展这种研究倾向,从20世纪中叶起,语言研究的对象日趋扩大,语言学家倾向于从语言体

14、系、言语活动、言语机制等多个方面和层次研究语言现象,从而有可能使人们在更大范围内说明语言现象。三、语言研究从描写到构建应当说,过去的一切语言研究,都属于描写和解释语言学的范畴。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如此,结构主义语言学也是如此。但是,当世界进入计算机时代以后,在本体语言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之后,人们不再满足于对自然语言的描写,进而发展到在大规模占有语言事实基础上用人们了解的语言规律来构建自然语言,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转换生成语言学占领语言学阵地50多年,都是在这个背景下驱动的。虽然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但是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了。四、语言研究多学科协同作战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后,语言

15、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不再是一个学科独立作战,而是多学科协同作战。由于语言自身的性质,与哲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以及符号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有着先天的联系,因而,语言学问题的最终解决,也有待于与这些学科协同作战,才有助于局部的有限目标的语言学问题得到解决,也有可能在本来意义上使语言与人的问题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说明。五、语言成果被多方面应用由于语言与语言学与人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一方面人类社会生活不断地向语言学与语言学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另一方面,语言学的每一个研究也获得多方面的认可并加以运用,传统领域如语言教学内不断使用语言学研究成果不必说,单是语

16、文政策的制度、人类信息处理识别、传输与存贮,就须臾也离不开语言及语言学研究成果。如小到文字的录入、资料的编目,产品的编号,人名的排序,大到人工智能、机器翻译,都运用并等待着语言研究的新的成果。第二章 语言的性质与功能第一节言语过程一、什么是言语言语在不加界定时,通常与语言通用。作为语言学上一个科学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广义的言语通常指人类的一切言语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狭义的言语通常指人类的言语行为以及通过这个行为所产生的言语作品。可能通俗地表述为“说话”(行为)和所说的“话”(作品)。二、人类言语交际相关因素人类的言语交际通常分为两个过程。这就是说写过程和听读过程。也就是一方面有人在说和写,一方面有人在听与读。但是细细地分析一下这个过程,并不象表面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