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手册.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795219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专业发展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专业发展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专业发展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专业发展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专业发展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发展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发展手册.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专业发展手册分个人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教学进度表、选修课课程记录、导师工作记录表、课题研究进度表、期中期末工作小结、年度工作总结等部分,以教师个人年度发展规划为总目标,要求每位教师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改进、期末有总结,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在教学实践的同时,每学年坚持做到“六个一”: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进行一个教学课题研究、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做好一个多媒体课件、出好一份模块考核试卷、撰写一篇教研论文,以一些“小而实”的教学工作为切入口,促进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方向发展。(周晓丽叶延武)加快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

2、长,本学期,莲都区老竹民族学校教科室给每一位教师发了一本专业成长手册。手册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个人学习计划、专业阅读记录、校本培训记录、听课研讨随想、同伴结对登记、每月反思记录、开课活动记录、课题研究情况、个人获奖登记、学年个人总结等内容组成,学校希望每一位教师通过记录专业成长手册,及时总结反思教育行为,弥补自身不足,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开启品质教育的芳香之旅开启品质教育的芳香之旅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探索品质教育模式的实践品质,在人们心中代表高尚、规范、优质和美好。引申到教育上,就是要引导师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共同成长,拥有智慧的力量,享受创造的自由,追求办学的开放、合作、生态,促进师生和谐、可持

3、续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幸福奠基。在成都,有一所将“品质”作为核心理念的学校成都市玉林中学附属小学。文风鼎盛的“天府之国”名校林立,隶属于成都高新区的玉林附小没有显赫的历史,也没有辉煌的过去,是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然而,这所建校不到20年的年轻学校,一直倡导文化育人、科研强校,坚持生态教育、礼仪教育、国学教育和社团活动等办学特色,先后荣获“全国礼仪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现代学校联盟行动计划加盟学校”、“全国文化经典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四川省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成都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等数十项荣誉。这些业绩足以让玉林附小跻身省、市优质学校

4、的行列,却无法突破从优质学校向品牌学校迈进的瓶颈。在新世纪第二个10年,附小人决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们借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提出“共建品质生态、奠基品质人生”的“品质教育”理念,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以品质课程、品质德育、品质管理、品质研修为途径,引领师生共建共享高品质的教育生活。不再是雷打不动的老师讲、学生听,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听讲、记笔记,甚至不再是喧闹而拥挤的校园,玉林附小的孩子们走进了社区,体验着全新的学习方式调查研究与访问、社会参与和服务、实验研究与观察、信息收集与处理。在附小的品质课堂中,他们为未来的人生拼图

5、涂抹上鲜艳而丰富的底色。“品质教育就像一扇窗,让七彩阳光照了进来!”朱祥烈校长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灿烂阳光下,孩子们露出了纯真的笑脸,玉林附小的品牌发展之路也越发清晰。品质课程为品质教育寻找一个支点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对于玉林附小的师生而言,撬动品质教育模式探索的关键支点,无疑是品质课程。2011年9月,朱祥烈来到玉林附小,成为了这所学校的新任校长。此时的玉林附小,在前几任校长和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办学业绩一流,办学亮点频现,生态教育、礼仪教育、国学教育蜚声市内外,民乐团远近闻名,数学教研组组人才辈出然而,优点、亮点很多,却无法整合为办学优势;业绩一流,却无法创新出办学

6、品牌。附小的老师们早已经发现了这一问题,但苦于不知道怎么解决。听课、访谈、专家会诊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朱祥烈带领着老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支点课程。课程是一所学校提供给学生的“营养菜单”,也是学校特色与品牌最核心的要素。有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素质结构与教师发展方向。“相当一部分教师重课堂而轻课程,缺乏对现有课程的有效反思和重构。从课堂到课程,虽然一字之差,带来的却是思维境界和实践水平的高下之判。”朱祥烈说,“缺乏课程意识,教师课堂教学再好,也只能是教书匠;缺乏课程意识,学校也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因为没有对现行课程的反思和重构,学校就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办学特色,更无法让这一特色真正成

7、长为品牌。”于是,附小人在朱祥烈的引领下,开始反思学校现行课程的不足:原有课程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落实课程计划一板一眼,统得过多、管得较死,缺乏灵动与个性;附小以前虽然进行了不少探索,但是尚未完全形成课程文化,教师行动参差不齐。基于上述反思,学校从“品质生态,品质人生”的理念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品质课程的重要概念。品质课程,指向素质教育的深化,切合学校实际,符合教师意愿,能极大程度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具有系统性、丰富多样性、整合性和创新性等特征。接下来是如何重构的问题。“我们在构建品质课程时,主要从两组关系的厘清出发:一是学校培养目标与课程的关系,目标决定课程,课程反

8、作用于目标;二是课程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课程通过教学目标作用于学生,实现学生发展,学生发展反过来验证课程、完善课程。”教导处主任谭林说。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玉林附小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将课程目标的核心价值聚焦为“民族情怀、现代素养、国际视野”。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及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要求,他们将课程核心价值具体化为十大学生素养目标(简称十个一),即拥有一副好身体、一身好品行、一门最得意的文化课程,掌握一门外语基础口语、两项运动锻炼技能、一项艺术特长,习得一项劳动技能、一项科技爱好、一项自选特长。前七项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目标,后三项是个性化发展目标,学生可以选择,允许学生自我设定特殊

9、发展目标。为了使学生既能达成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又能在个性化发展需求上得到充分满足,附小人界定了课程核心框架,提出了“133”品质课程结构。“1”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着力拓宽学生学科视野,增强学科素养;第一个“3”指地方、校本课程分三类进行整合实施,着力丰富课程内涵,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第二个“3”是指班本课程分三级阶梯有序实施,着力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人文情怀。“133”型课程相互融合,共同达成学校“十个一”的培养目标。玉林附小针对国家课程的特点,采取了“1+X”校本化实施策略。其中的“1”是指每一门国家基础性课程,“X”指学科个性化拓展,内容上有单个学科拓展,也有多个学科整合拓展,方式上有

10、校本拓展和班本拓展,落实学校整体关照和师生个性化探索,既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同时又体现学校特色。以语文学科为例,“X”包括多种类型,校本拓展有国学诵读、书法课程等,班本拓展有演讲、主持、课外阅读、假期小课题研究等。地方、校本课程主要分为文化类、艺体类、科创实践类整合实施,整合课时、内容,体现综合化,必修、选修结合,突出社团式选修;班本课程落实阶梯式序列化实施,低段开设生活实践课,中段开设生活礼仪课,高段开设国际理解课。支持并奖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在课程评价方面,玉林附小注重实施个性化评价。在课程成果展示中,落实师生、家长、社区、专家等多元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实施奖励、完善课程的重

11、要依据。通过课程的优化,全校学生兴趣爱好更加广泛,学习自信增强,综合素质发展良好,学生纷纷登上全国和国际交流的舞台,艺术团先后参加中央电视台少儿春晚演出、参加维也纳金色大厅国际比赛获得金奖;绘画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大奖,有的作品还入选了教材;今年囊括高新区艺术节各项目一等奖;科技教育成果连年名列全市前茅每学年获得各级各类比赛等级奖的学生就达到上千人次。品质德育进入社团“2.0”时代随着品质课程体系在实践中的日渐丰富,玉林附小的传统特色社团活动也极大地被激活。无论是从活动内容还是方式上,都有了重大突破。玉林附小地处肖家河社区。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个社区作为成都市最早开发的商品房小区之一,吸引了

12、大量的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附小从诞生之日起,就和肖家河社区有着良好的互动和共振,探索出了一整套社团活动的实践经验。随着品质课程探索对学校发展瓶颈的突破,附小的社团活动也呈现出勃勃生机。2012年6月,在省、市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社区文化建设背景下小学生社团自主活动研究立项为省级重点资助金项目课题并正式开题。这标志着玉林附小社团活动的探索进入“2.0”时代品质活动时代。品质社团活动对传统社团活动的突破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在时空上更加开放,突破传统的“第二课堂”范畴;在内容上更加丰富,更加注重分层分类开展,打破“特长生活动”属性;在方式上更加民主和自主,打破原有教师或者家长主导的格局我们不妨先来看

13、以下案例案例1:三(2)班班主任杨爱蓉是位英语老师,但她却在班上掀起了一股国学社团的热潮。这个由全班46位同学组成的“国学经典社团”有着非常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从早晨的弟子规、美德礼仪经典诵读开始,中午的国学视听时间,再到下午的国学读书会,甚至每周五晚上还有一次通过QQ群视频举行的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弟子规试听讨论会;还有不定期的国学礼仪小品表演。让杨爱蓉有些意外的是,“国学经典社团”的效果出奇地好。“三(2)班的班风变得朴实而典雅。”有一次,班上两个孩子打架。杨爱蓉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让他们背诵弟子规中的“兄道友,弟道亲,兄弟睦,孝在中”说来也奇怪,两个孩子马上消了气,不但认识到自

14、己的错误,还马上互相道起歉来。更让杨爱蓉感到高兴的是,“两个孩子道歉的方式是互相深鞠躬,正好是美德礼仪读本中学到的东西。”从上面案例中,我们可以一窥玉林附小品质社团活动的独特,这是玉林附小把班级德育活动社团化的生动体现,目前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里都有一个或多个社团。比如在班主任胡秀文的指导下,三(1)班成立了拇指剧团,下设舞蹈社团、爱乐之家、体育竞技、课本剧、百灵鸟等5个社团,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参加。省教科所研究员周林指出,社团的“自主”是教师主导到学生主导的区间选择,是一种学生自由程度的标志。请看案例2案例2:能不能让学生自己组建社团呢?这个想法一出来,立刻引起了高年级学生的积极回应。小干部们首

15、先对学生社团进行了初评,遴选出校园好声音、相声剧社、快乐藏彝语等10个社团进行摆摊。第3个星期周二的中午,操场上一片人声鼎沸,学生自主社团各自圈了一块地,开始摆摊招募了。有的发传单,有的负责填表,有的甚至直接拉人了,好不热闹!“植物之家”社团也自主成立起来,“生意”不错。如何给学生自主社团配备辅导老师呢?学生何佳懋找到老师,说他们在社区找了义工,每两周来一次辅导他们。由于微博的关注,相声社团聘请了成都市哈哈曲艺社的吴易担任辅导员,快乐藏彝语社团聘请了家长担任辅导员,文学社聘请了彭仕权老师担任辅导员很多老师都担任了学校社团的指导老师。郑仁清辅导的音乐创作社团把孩子自己创作的歌声传唱开来;李曦的民乐社团将课堂搬进了社区,吸引了社区的男女老少;高屏辅导的数学社团形成社区自主学习模式;李翠的爱心社团定期慰问社区孤寡老人,改变着每一个社员的个性;张琴的摄影社团走进社区、走进社团捕捉最美瞬间;大队部国学社团还把三字经搬上了舞台对此,德育处副主任黄仁松介绍说:“小学校,大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