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头的传说.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951951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石头的传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黑石头的传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黑石头的传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石头的传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石头的传说.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石头的传说说明:删除用红色标示,添加用绿色字体,改写用蓝色显示于原文后,原文红色下划线黑石头村位于襄南乡东南部,地处通渭、甘谷、秦安三县交界处。牛谷河自东向西横贯全村。黑石头建村,史载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地处三县交界处,人流、物流往来频繁,使得黑石头村的集市贸易也很繁忙较繁华。每逢集日,附近三县的村民均来赶集,热闹非凡。村名谓之黑石头,皆因该村南山山坡上两块黑石而得名黑石头村因村南面山坡上有两块黑石而得名。这两块黑石一大一小,屹立于山坡两侧,间隔6米左右。大者高约2米,外围约3.5米,小者高约1米,外围约3米。这二石近观两块石头其色黑如墨,黑中夹有黄红绿等杂色斑点。细看其似石非石

2、,似铁非铁,质地不能确定。据当地人相传,此石大者为雄,小者为雌,而关于它们的来历则有一段传说。这两块石头原来是天上的两块顽石,实为一雄一雌,经过千年修炼,修成人形。这两块顽石修成人身之后就想偷偷溜下界,兴风作浪来了。它们看到一个水草丰美、牛肥马壮、人口稠密的地方,便去落脚。一天夜里,村里人都进入了梦乡,忽闻然天上轰隆隆一阵巨响一阵轰鸣,紧接着又传来“砰、砰”两声山响,把村里人都给惊醒了,人们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早晨起来一看,却原来是村外牛谷河畔飞来了两块巨大的石头,细看其色如炭,相峙而立。这两块石头正是天上修成人形的那两块顽石。顽石下界后,看到这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人口稠密,便落脚于此。自

3、从这两块顽石落到村子里后,村里人就再也没有太平过。由于这两块石头要继续修炼,故而它们便常在夜间幻化成人形抓村民饲养的牲畜去吸血食肉。到河边取水去的村民也防不胜防,就被黑石碰了,碰了之后往往非死即伤。久而久之,村里人大都吃过了这两块黑石的亏,都对它们恨之入骨不小心就撞上它们了。凡撞上的人轻则生病,重则丢命,因此村里人对它们恨之入骨,便想除去它们,可这两块石头太大,搬不动。于是,村里人便请来三州五县的石匠,到河边去凿它。希望将这两块黑石凿碎,使它们再不能不再害人。没想到石匠前一天凿掉一块,第二天黑石便又重新长出来了。如此反复,凿了又长,长了又凿。再后来,石匠凿着凿着,这两块黑石竟流起出血来了。这把

4、石匠们都吓坏了,都不敢再凿了。村里人是既恨又气,可又拿这两块石头没有一点办法。时间一长,这两块石头将村里的牲畜都害完了,接着就害起人来了。村东头有户王姓人家,家里有一儿一女,长的得乖巧可爱。这一年六月初六夜里,两块黑石将这两个娃娃掳去了。这可急坏了夫妇二人,丈夫跑去追赶,被黑石伤了眼睛,妻子悲愤交加却无计可施。村里有年长者给她出主意,说箭竿岭上供有玉皇爷,听说很是灵验,你去求求或许管用。妻子听后连夜动身往箭竿岭而去。到箭竿岭后,赶到箭竿岭去,她向玉皇爷哭诉了自己的不幸,并许诺愿如果玉皇爷能了此救出孩子,并帮助除去祸害,一定以后每年这一天一定在箭竿岭搭台唱戏,答谢玉皇爷。于是玉皇爷同情她的遭遇,

5、便派驾前两只仙鹤随她前去降伏这两块顽石。两只仙鹤到村子里后,不光救出了王姓夫妇的一对儿女,治好了丈夫的眼睛,还将两块黑石的法力收去,囚于南山山坡。自此以后,这两块黑石便不再兴风作浪,为害村民了,它们仅仅成两块普通的石头罢了。还收去了两块黑石的法力,使它们再也不能兴风作浪,为害村民。从此以后,这两块黑石便永远留在了南山山坡上。村民为纪念此事,遂将此地更名为白鹤镇,一直到1952年土地改革时,因传说盛行不衰,又才更名为黑石头村。而箭竿岭上的玉皇爷也每年享用着人们为答谢他而唱的庙会。而今,每年六月初六的箭竿岭庙会已经是襄南乡最大、最热闹的庙会了。而每年六月初六至初 ,箭竿岭上的玉皇爷也享用着人们为答谢他而唱的庙会。1976年,国家地质部来通渭实施地质地貌普查。在黑石头村,他们对这两块黑颜色的石头做了研究。结果证明,对黑石头村的这两块黑色石头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块石头是远古时代从天上掉下来的陨石。自此,终于揭开了罩在两块黑石上的神秘面纱,但关于黑石头的传说却一直流传至今。1、“山坡两侧”:我没去过黑石头,不知这个说法确否?2、“箭竿岭庙会已经是襄南乡最大、最热闹的庙会了。” 箭竿岭属李店乡,山上主祭的是太白三爷。3、箭竿岭庙会从六月初六开始,共几天?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