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946820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经济政策,承接了以香港、台湾为主的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经过二十余年的高速发展,珠三角经济实力得到极大的加强,迅速走过了工业化的前、中期阶段。随着该地区人工费、土地使用费的上升,珠三角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珠三角必须将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有承接能力的欠发达地区转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只有这样,珠三角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增强. 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原因珠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初期,为了迅速发展经济,引进和发展了许多技术水平低、劳动密集度高、污染较大

2、的企业.虽然这些企业在以往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制造业特别是低利润占主导的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土地、能源、劳动力、环保等成本的提高,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增加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续的地步,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已是迫在眉睫.现在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打造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使得的产业结构在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下走上良性发展之路.二十年的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已走过了工业化的前、中期阶段,随着珠江三角洲地

3、区劳动力、土地成本的不断提高,珠江三角洲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珠江三角洲必须将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有承接能力的经济久发达地区转移。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全面进入了产业优化升级的阶段,无论从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是从解决环境和企业资源等问题来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二、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类型珠江三角洲地区向外转移的产业绝大多数都是传统产业(钢铁、煤炭、电力、建筑、汽车、纺织、轻工、造船等工业;也包括手工业,农业等),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次产业转移中占很大的比重。曾经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占一席之地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

4、配及补偿贸易的统称)外向型加工企业正在不断的退出珠三角地区.正如当年港澳把这些企业向珠三角转移一样,现在因为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珠江三角洲也需要把这些产业向周边地区和内地转移。近年来持续走高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使得许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XX省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工资提高100元珠三角就会有数百家劳动密集型工厂倒闭.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空间已经是十分的狭小了,产业转移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产业转移可以让这些企业把工厂转移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利用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而把研究和市场销售的中心仍然放在珠三角地区,像

5、当年香港和珠三角“前店后厂”的关系一样,和珠三角形成“前市后厂”的关系. 三、珠三角各城市产业转移的特征目前,珠三角传统制造业抱团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抱团转移能够保持规模效应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有利于珠三角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广东万国城市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经营协会会长王廉在演讲中指出,珠三角各个城市的产业转移过程迅速,转移的特征日益明显。 (一)、深圳企业抱团转移趋势加剧王廉详细分析了各主要城市的产业现状,他指出,深圳目前迫切需要转移的产业是纺织服装业。“服装业的利润越来越低,几乎没什么利润,已经有很大部分转出.”王廉认为,这部分产业转移出去,有利于城市产业的升级。“政府应

6、该以更加包容的心态看待产业转移,转出去的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优势产业进入,这对完善城市的产业布局非常有好处。”据介绍,深圳的产业转移还有一块是生物制药.“这一块不是简单的搬迁,主要是在一些资源优厚的地方设点,很多总部仍然在深圳。”他指出,生物制药目前主要看重的是西南地区。“云南、四川的生物资源几乎占到全国的50,这对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非常有好处。而一些加工配套的产业转移到天津的比较多。”“加工型转移的抱团趋势在加剧。王廉说.而在众多加工型企业看来,配套的东西一定要转移出去,只有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亲戚朋友多了当然是好事情。”一家加工型企业的老板告诉记者. (二)、广州

7、建材、装饰加快出走速度广州的专业市场发达,仅以皮具为例,皮具专业市场的发达带动了工业设计公司的发展。目前建材和装饰向外的出走速度加快,水泥企业刚刚有一家转移到广西,前后达成的时间不到一个月。“有些产业是整体走的,走的力度很大。服装、纺织方面,XX县区的几个大的纺织厂在当地都几乎没什么前途,有的正考虑向越南迁徙. (三)、东莞会考虑科研气氛浓的地区东莞目前产业转移的压力最大,据不完全统计有3万家企业,个体工商户比较集中,约占广东的1/10.东莞的产业布局是,各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都具有一定的规模.据王廉介绍,仅虎门一个镇,去越南的电子信息产业就有300多家,东莞还在越南建立了东莞工业区,主要的模式是越南出市场,东莞出资源.在谈到东莞产业转移的现状时,王廉说,东莞首先要转移的是纺织服装业,其次是电子信息业,最后是家具企业。纺织企业已经开始抱团去外地寻找第二、第三商机。信息电子产业不是全面转移而主要是针对外地的合作。他说,自己前不久考察成都的工业园时发现,有20多家东莞的信息、电子产业,还有几家是深圳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制造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很多企业考虑向技术研发的方向走,如果搬出去,一定会考虑接下来如何发展的问题,所以,选择时多会考虑一些科研气氛、配套完备的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